1963年伊朗示威遊行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3月15日事件
在德黑蘭參與示威遊行的伊朗民眾展示霍梅尼畫像
日期1963年6月5日
地點
結果示威被鎮壓,霍梅尼獲釋
衝突方

1963年6月事件或伊朗歷3月15日起義波斯語تظاهرات پانزده خرداد‎ ), [3]是由於伊朗王國的什葉派教士阿亞圖拉魯霍拉·霍梅尼因譴責伊朗沙阿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以色列被當局逮捕而引發的群眾抗議活動。 [4]國王政權對大規模的公眾示威感到驚訝,儘管這些活動在幾天內就被警察和軍隊鎮壓,但這些事件確立了(什葉派)宗教反對國王的重要性,以及霍梅尼作為主要反對派政治和宗教領袖的重要性和地位。 [5]十五年後,霍梅尼領導伊朗伊斯蘭革命,推翻了國王和巴列維王朝,建立了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背景

霍梅尼在庫姆發表講話並批評國王政府

1963年,伊朗國王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在伊朗啟動了幾次現代化改革,被稱為「國王和人民的革命」或「白色革命」 ,由於這是一場不流血的革命,因此被稱為白色革命。這些計劃旨在實現伊朗的社會和經濟變革。 [6] [7]因此,1963年1月26日,國王就白色革命的19條綱領舉行了全民公投。這場革命的內容是土地改革、森林和牧場國有化、國有企業私有化、利潤分享、擴大婦女投票權、組建掃盲隊、組建衛生隊、組建地方重建隊和發展團、組建股本、所有水資源國有化、城鄉現代化和重建、教育改革、工人擁有工業園區股份的權利、穩定物價、免費義務教育、為貧困者提供免費食品,引入社會保障和國民保險,穩定合理的租賃價格或購買住宅成本,以及採取反腐敗措施。國王宣布這場革命是伊朗邁向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此外,國王可以通過他的白色革命賦予政變上台的巴列維王朝以合法性。這場革命造成了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和伊朗什葉派宗教學者烏里瑪之間的深刻裂痕,他們聲稱這些變化對伊斯蘭教構成了嚴重威脅。魯霍拉·霍梅尼是反對者之一[8] ,他在庫姆與其他馬爾賈和學者舉行會議,抵製革命公投。 1963 年 1 月 22 日,霍梅尼發表了一份措辭聲明,譴責國王及其計劃。霍梅尼繼續譴責國王的計劃,發表了一份宣言,該宣言還帶有其他八位高級宗教學者的簽名。他在其中列出了國王違反憲法的各種方式,譴責了該國道德腐敗的蔓延,並指責國王屈服於美國和以色列。他還下令取消伊朗歷 1342 年(1963 年 3 月 21 日)的諾魯茲慶祝活動,以抗議政府政策。 [9] [7]

活動

霍梅尼的布道和被捕

據信是 1963 年霍梅尼被捕時的照片

1963年6月3日下午,阿舒拉節,霍梅尼在費濟耶學校發表演講,將倭馬亞哈里發耶齊德一世與沙阿進行了比較。他譴責國王是一個「可憐、悲慘的人」,並警告他,如果他不改變自己的方式,總有一天,人民會感謝他離開這個國家。 [10]在德黑蘭,估計有 10 萬名霍梅尼支持者參加穆哈蘭姆月遊行,遊行經過國王宮殿,高呼「獨裁者去死,獨裁者去死!上帝保佑你,霍梅尼!殺戮嗜血的敵人!」 [11]

兩天後凌晨三點,安全人員和突擊隊員突然來到霍梅尼位於庫姆的家並逮捕了他。他們匆忙將他轉移到德黑蘭的卡斯爾監獄。 [7]

抗議

抗議者抬着一名遇難者的屍體

6月5日黎明時分,他被捕的消息首先傳遍了庫姆,然後傳到了其他城市。在庫姆、德黑蘭、設拉子馬什哈德瓦拉明,大批憤怒的示威者與裝甲和空降部隊對峙。在德黑蘭,示威者襲擊了警察局、 薩瓦克辦公室和政府大樓,也包括其他各部委。政府宣布戒嚴並從晚上10點到凌晨5點實行宵禁隨後,國王命令由吳拉姆·阿里·奧韋西少將指揮的一個帝國禁衛師進入該市鎮壓示威活動。第二天,少量抗議團體走上街頭,並遭遇坦克和「身穿戰鬥裝備,使用致命武力的士兵」。 [12]瓦拉明附近的皮什瓦村在起義期間聲名鵲起。來自皮什瓦的數百名村民開始向德黑蘭遊行,高喊「霍梅尼或死亡」。他們在一座鐵路橋上被士兵攔住,當村民拒絕驅散並「用他們擁有的一切」攻擊士兵時,士兵用機關槍開火。是否有「數十人或數百人」被殺「尚不清楚」。 [12]直到六天後,秩序才完全恢復。 [10]

據記者 Baqer Moin 報道,警方檔案顯示,6 月 5 日逮捕了 320 名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其中包括 30 名主要神職人員。文件還列出了 380 人在起義中喪生或受傷的情況,其中不包括「因害怕被捕」而沒有去醫院的人,也不包括被安全部隊帶到太平間火化或掩埋的人。 [12]

霍梅尼獲釋

時任總理阿薩杜拉·阿拉姆是逮捕霍梅尼的支持者之一。

政權中的強硬派,如總理阿薩杜拉·阿拉姆薩瓦克高層內馬圖拉·納西里,贊成處決霍梅尼,因為他是騷亂的罪魁禍首,而集市和其他地方的暴力程度較低的罷工和抗議活動仍在繼續。法蒂梅·帕克拉萬——薩瓦克主任哈桑·帕克拉萬 (Hassan Pakravan)的妻子 – 她在回憶錄中寫道,1963年,她的丈夫救了霍梅尼的命。帕克拉萬認為,他的處決會激怒伊朗普通民眾。他向國王提出了自己的論點。在說服國王允許他找到出路後,他拜訪了伊朗高級宗教領袖之一阿亞圖拉穆罕默德·卡齊姆·沙里亞特馬達里,並請求他的幫助。沙里亞特馬達里建議宣布將霍梅尼降至馬爾賈。因此,其他馬爾賈制定了一項宗教法令,並由 Pakravan 和 Seyyed Jalal Tehrani 呈交給國王。 [13]帕克拉萬救了霍梅尼的命,但他也付出了自己的代價。伊斯蘭革命後,帕克拉萬被革命政府判處死刑,與霍梅尼關係密切的帕克拉萬的私人聯繫人前去尋求赦免,並提醒霍梅尼,帕克拉萬救了他的命,霍梅尼回答說「他不應該這麼做」。

在卡斯爾監獄關押十九天後,霍梅尼首先被轉移到埃什拉塔巴德軍事基地,然後又被轉移到德黑蘭達沃迪耶地區的一所房子裡,在那裡他受到監視。 1964 年 4 月 7 日他被釋放並返回庫姆。 [10]

革命後

3月15日這個日期在整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廣為人知。「3月15日十字路口」、3月15日地鐵站均以此日期命名。巧合的是,二十六年後的 1989 年,霍梅尼於 3月15日前夕去世。

參考文獻

  1. ^ Rahnema, Ali. JAMʿIYAT-E MOʾTALEFA-YE ESLĀMI i. Hayʾathā-ye Moʾtalefa-ye Eslāmi 1963-79. Encyclopædia Iranica. Fasc. 5 XIV. New York City: Bibliotheca Persica Press: 483–500. February 20, 2013 [December 15, 2008] [March 15,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17). ...the initial organization and mobilization of the demonstrations that occurred in Tehran after the arrest of Khomeini on 5 June 1963, was the work of the Coalition... 
  2. ^ Shahibzadeh, Yadullah. Islamism and Post-Islamism in Iran: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Springer. 2016: 34. ISBN 9781137578259. The Freedom Movement participated actively in the 1963 uprising, instigated by Khomeini. The leading and younger members of the movement were imprisoned after the event. 
  3. ^ Hosseini, Mir M. The 15 Khordad Uprising. The Iranian History Article. [5 June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October 18, 2012). 
  4. ^ Moin, Baqer (2000).
  5. ^ Staff (undated).
  6. ^ Saeed Rahnema; Sohrab Behdad. Iran After the Revolution: Crisis of an Islamic State. I.B.Tauris. 15 September 1996: 21–35. ISBN 978-1-86064-128-2. 
  7. ^ 7.0 7.1 7.2 P. Avery; William Bayne Fisher; G. R. G. Hambly; C. Melville.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0 October 1991: 281,448. ISBN 978-0-521-20095-0. 
  8. ^ Hossein Alikhani. Sanctioning Iran: Anatomy of a Failed Policy. I.B.Tauris. 2000: 12. ISBN 978-1-86064-626-3. 
  9. ^ Heather Lehr Wagner. The Iranian Revolution. Infobase Publishing. 2010: 39–45. ISBN 978-1-4381-3236-5. 
  10. ^ 10.0 10.1 10.2 "History of Iran: Ayatollah Khomeini"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1. ^ Moin, Baqer (2000).
  12. ^ 12.0 12.1 12.2 Moin, Baqer (2000).
  13. ^ Pakravan, Fatemeh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