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使用者:景純/阿斯圖里亞斯傳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阿斯圖里亞斯傳奇》(Asturias (Leyenda)) 是以撒·阿爾班尼士於1892年創作的鋼琴獨奏曲。調性為 g 小調,演奏全長約六分鐘。[1] 這首曲子的吉他改編版十分著名,為古典吉他的標準曲目。

鋼琴譜的開頭。重複的D音是使用持續音的例子。

背景

1892年,樂譜商 Juan Bta. Pujol & Co.在巴塞隆納出版了共有三個樂章的《西班牙之歌英語Chants d'Espagne》,作品232,其中的第一樂章前奏曲就是此曲。

德國出版商霍夫邁斯特英語Hofmeister在阿爾班尼士去世後,將這首前奏曲命名為「阿斯圖里亞斯」。霍夫邁斯特將這首曲子與另外三首作品和原先出版於1882年的《西班牙組曲英語Suite española》四個樂章合併,成為了1911年的西班牙組曲「完整版」,共有八個樂章。不過阿爾班尼士本人從未打算將這部作品收錄在這首組曲中。

雖然取名如此,但其風格並不被認為是西班牙北部阿斯圖里亞斯地區的民間音樂,而是安達盧西亞地區的佛朗明哥傳統曲風。[2]

風格與結構

阿爾貝尼茲的傳記作者沃爾特·艾倫·克拉克(Walter Aaron Clark)形容這首曲子是「純正的安達盧西亞佛朗明哥」。在第一主題中,鋼琴試圖模仿吉他的一項技巧:利用右手的拇指和其他手指交替彈奏,用食指在空弦上彈奏持續音的開放弦,同時用拇指彈奏旋律。 這個主題本身就像是布勒利亞英語Bulería(一種快速的佛朗明哥)的節奏。 表情術語「加重的」/「斷奏」暗示著吉他的聲音和{zh-hans:弗拉明戈; zh-hant:佛朗明哥}-舞者的步法。 這首曲子聽上去,就像是用弗里吉亞調式英語Phrygian mode所寫的典型布勒利亞舞曲。 第二部分使人聯想到科普拉歌英語Coplaーー一種西班牙的四節韻文。 克拉克說,這部分是典型的阿爾班尼士風格,因為它「以單音形式呈現,但再加上十五度音,讓聲響更為豐富」。這段音樂在獨奏和伴奏之間轉換,是佛朗明哥的典型特徵。 作品裡短小的中間部分以另一種佛朗明哥馬拉圭尼亞的風格寫成,並借用了前面科普拉歌的兩個動機。 最後一部分,音樂回到第一主題,直到以緩慢「如讚美詩」的段落作結。

吉他版本

Sharon Isbin在白宮演奏阿斯圖里亞斯。

這首曲子沒辦法直接在吉他演奏。鋼琴原版所使用的音域遠廣於吉他的琴弦,而且調性並不適合吉他。

許多人把第一次的吉他改編歸功於法蘭西斯科·泰雷加,他把此曲改編為 e 小調,也是後來最廣為人知的調性。 但根據吉他手兼吉他學者斯坦利·耶茨英語Stanley Yates的說法,這首曲子的第一次吉他改編很可能是由塞維利諾·加西亞·福爾蒂亞 (Severino García Fortea) 完成的,儘管安德烈斯·塞戈維亞的改編最著名也最有影響力。[2]

參考資料

  1. ^ Some performers see the piece as a challenge to play as fast as possible, though the composer specified Allegro ma non troppo. Sharon Isbin in the example cited takes over six minutes.
  2. ^ 2.0 2.1 Everything You Ever Wanted To Know About... ALBÉNIZ'S LEYENDA (Preludio-Asturias), http://stanleyyates.com/articles/albeniz/leyen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