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謝赫特曼
丹·謝赫特曼 דן שכטמן Dan Shechtman | |
---|---|
出生 | 英屬巴勒斯坦託管地特拉維夫 | 1941年1月24日
國籍 | 以色列 |
母校 | 以色列理工學院 |
知名於 | 發現准晶體 |
獎項 | 諾貝爾化學獎 |
科學生涯 | |
研究領域 | 材料科學 |
丹·謝赫特曼(希伯來語:דן שכטמן,英語:Dan Shechtman,1941年1月24日—[1]) ,或譯謝茲曼、席特曼或夏契曼。 以色列材料科學家。
生平
謝赫特曼出生於特拉維夫,在以色列理工學院取得機械工程學士後,又接連取得材料科學碩士與博士學位。任以色列理工學院菲利普托比亞斯材料科學教授、美國能源部埃姆斯實驗室(Ames Laboratory)助理、艾奧瓦州立大學材料科學教授。1982年4月8日,謝赫特曼在快速冷卻的鋁錳合金中發現一種新形態的二十面體相(Icosahedral Phase)分子結構,開闢了研究准晶體的全新領域[2][3]。
2011年獲諾貝爾化學獎,以表彰他「對准晶體的發現」[4][5]。
職業生涯
1966年謝赫特曼獲以色列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理學士,1968年獲材料工程碩士學位,1972年獲材料工程博士學位。[1]謝赫特曼教授後來成為俄亥俄州賴特·帕特森空軍基地航空航天研究實驗室的NRC研究員,在那裏他花了三年時間研究鈦鋁合金的微觀結構和物理冶金學。1975年他加入了以色列理工學院材料工程系。1981年至1983年,他在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休假,在那裏他參與了國家統計局的合作方案,研究快速凝固鋁過渡金屬合金。在這項研究中,他發現二十面體相,從而開創了准晶體的新領域。
工作遭到惡評
一開始好幾年,謝赫特曼對晶體非週期性的解釋遭到科學界的敵視,萊納斯·鮑林甚至說他在「胡說」,「沒有偽晶體,只有偽科學家。」[6]
謝赫特曼研究小組的組長告訴他,「回去讀教科書」,然後「讓他停止為團隊『帶來恥辱』。」謝赫特曼感到很沮喪。[6]
瑞典皇家科學院的諾貝爾獎委員會說,「他的發現極具爭議性,」但他的工作「最終迫使科學界重新考慮他們對於物質本質的看法。」[6]
獲得實驗證實
後來,其他科學家開始確認並接受准晶存在的實證研究結果。[7][8]
通過謝赫特曼的發現,其他幾個研究小組得以合成類似的准晶,發現這些材料具有較低的導熱和導電性,同時具有較高的結構穩定性。在自然界中也存在准晶。准晶材料有許多應用,包括用於精細儀器耐用鋼,不粘絕緣電線和烹飪設備的製造。[9][10]2011年,謝赫特曼因此項發現獲諾貝爾化學獎。[9]
後來
1992-1994年,他在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公休,在那裏他研究了CVD金剛石的缺陷結構對其增長和屬性的影響。謝赫特曼教授在以色列理工的研究是在路易·埃德爾斯坦中心進行和沃爾夫森中心(他是那兒的主任)進行的。他曾是理工學院多個議事委員會的成員,並且是其中一個的主席。
2004年他加入了艾奧瓦州立大學。現在他一年中有5個月在艾姆斯度過。[11][12]
獲獎
參考資料
- ^ 1.0 1.1 Dan Shechtman – Israel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PDF). [2011-11-0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1-11-10).
- ^ Israeli Wins Chemistry Nobel For Quasicrystals. npr.org. [2011-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07) (英語).
- ^ 閻紀宇. 諾貝爾化學獎 以色列學者獨得. 中時電子報. 2011-10-06 [2011-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08).
- ^ 4.0 4.1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11. Nobelprize.org. 2011-10-05 [2011-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05) (英語).
- ^ 存档副本. [2016-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6).
- ^ 6.0 6.1 6.2 Lannin, Patrick. Ridiculed crystal work wins Nobel for Israeli. Reuters. 2011-10-05 [2011-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6).
- ^ Bradley, David. Dan Shechtman discusses quasicrystals. ScienceBase. Oct 5, 2011 [5 October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3). Shechtman video interview
- ^ Clear as crystal. Haaretz. 2011-04-01 [2011-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 ^ 9.0 9.1 Van Noorden, Richard. Impossible crystals snag chemistry Nobel. nature. 2011-10-05 [2011-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4).
- ^ Carpenter, Jennifer. Nobel win for crystal discovery. BBC. 2011-10-05 [2011-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3).
- ^ Iowa State prof wins Nobel in chemistry ([[Chicago Tribune]], October 5, 2011). [2011-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06).
- ^ Iowa State, Ames Laboratory, Technion Scientist Wins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11-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14).
- ^ Wolf Prize Recipients in Physics. Wolffund.org.il. [2011-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5).
- ^ Israel Prize Official Site - Recipients in 1998 (in Hebrew). [2011-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07).
延伸閱讀
- D. P. DiVincenzo and P. J. Steinhardt, eds. 1991. Quasicrystals: The State of the Art. Directions in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Vol 11. ISBN 981-02-0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