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宗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朝宗橋
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所在北京市昌平區
分類古建築
時代
編號3-26
登錄1984年5月24日
朝宗橋北端的文保碑

朝宗橋,即「沙河北大橋」,俗稱「沙河橋」,位於北京市昌平區中心以南10公里、沙河鎮以北0.5公里的鞏華城旁邊,跨北沙河溫榆河),和橫跨南沙河的「安濟橋」(沙河南大橋)相對,兩橋相距2.5公里。[1]

簡介

明朝遷都北京之後,在天壽山建陵,即明十三陵,並且先後在明朝正統十二年(1447年)拆除南、北沙河水上的木橋,改建石橋,北邊稱「朝宗橋」,南邊稱「安濟橋」。朝宗橋是北京通往明十三陵的大型石橋,也是北京通往塞北的交通要道,是明朝帝后、大臣謁陵、北巡的必經之道。朝宗橋與盧溝橋、永通橋(俗稱八里橋)並稱「拱衛京師三大橋樑」。[1][2]

朝宗橋下的北沙河發源自昌平區關溝山上,沙河的下游稱為溫榆河,匯入海河後流入渤海。北沙河又有南沙河、東沙河兩個支流。舊時,每逢暴雨季節,洪水泛濫,時期沙河上的木橋經常被洪水衝垮,交通阻斷。南沙河與北沙河交匯處有沙河鎮,明朝稱「沙河店」,清朝改稱「沙河鎮」。明朝正統年間,撥專款興建石拱橋,《日下舊聞考》記載:「安濟、朝宗,二橋皆正統十二年命工部右侍郎王永壽建。」由此建成安濟橋、朝宗橋,兩橋當時是「拱衛京師五大橋」之一。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炮擊朝宗橋,炮擊痕跡留存至今。後來,安濟橋由於年久失修,結構損壞,興建高速公路(如今為京藏高速公路)時遭到拆除,原址興建了鋼筋水泥大橋。朝宗橋則保留至今,堅固如初。高速公路建在朝宗橋東側,高速公路西側的輔路仍在使用朝宗橋。明朝、清朝、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朝宗橋先後多次獲得修繕。[2]

2012年1月,昌平區文化委員會工作人員在巡視中發現朝宗橋的一塊石欄板、一塊石柱、兩塊柱頭散落,便將這4個散落的石構件回收保管,準備在今後的修繕中歸回原位。[3]2012年4月,兩輛大貨車在京藏高速公路西側輔路北運河北側發生追尾,事故前方20米便是仍為京藏高速公路西側輔路使用的朝宗橋。[4]

朝宗橋是一座七孔石橋,全長130米,寬13.3米,中間高7.5米,採用七孔聯拱結構,此橋兩側有石欄柱53對。朝宗橋旁邊不遠處為鞏華城,是明朝皇帝行宮和駐兵之所,用來拱衛京師的北面咽喉。朝宗橋北端東側立有明朝萬曆四年(1576年)立的螭首方座漢白玉石碑一座,寬1.1米,通高4.08米,厚0.39米,碑額正面及背面均為篆書「大明」二字,碑身刻有大字「朝宗橋」。[2][1]朝宗橋是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1]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