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胡稑薌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胡稑薌,1857年—1920年,清末民國著名銀行家、錢業經理人,中國銀行元老和江浙財團早期中樞人物之一[1]。原名胡善登,號稑薌,以號行世,又作胡稑鄉胡桂薌[1]

生平

浙江餘姚縣人,生於錢業世家,其父胡小松,為五口通商上海灘錢業翹楚,清廷賞四品銜河南試用通判。胡稑薌是胡小松第六子,弟胡蓴薌亦是銀行家[2]

1864年7歲入私塾,1874年15歲時隨父胡小松移居上海。清光緒八年(1882年),任惠生錢莊實習生,師從上海惠生錢莊執贄姚采屏學習錢業,因精於核算而深得器重。後任兆豐匯劃錢莊經理,又當選上海北市錢業公所董事。於清廷捐鹽運使運同銜,加四品封典,賞戴花翎,成為紅頂商人。清光緒二十八年五月十七日(1902年6月22日),當選上海商業會議公所議董[3]

1905年,浙路公司成立後倡導籌辦全浙鐵路,籌得股款42餘萬元。1908年,大清戶部改組作大清銀行。1910年,任大清銀行上海分行協理,協助宋漢章辛亥革命後入民國,改任中國銀行上海分行副總經理,常年擔任,直至去世[1]。任期間,支持宋漢章抗拒北洋政府「停兌令」,並以中國銀行名義向英國滙豐拆借200萬銀元維持貨幣穩定,抵抗擠兌風潮。

1911年,當選上海總商會首屆議董,並聯任四屆[4]。又曾任滬北商團公會會員,上海總商會會員兼議董,浙紹公所董事等公職[1]。胡熱衷慈善辦學事業,1903年任慈善機構永錫堂會館董事,又捐巨資辦學、興建醫院衛生機構,創辦希明學校,興修水利設施[1]

代表著作

  • 編印《浙紹永錫堂徵信錄》。

參考來源

  1. ^ 1.0 1.1 1.2 1.3 1.4 林呂建主編;盧敦基,張學繼,項義華等副主編. 《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 杭州: 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3-01: 445頁. ISBN 9787308107907. 
  2. ^ 印象千年古集五车堰村. 新餘姚公眾網. 2016-09-13 [2016-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8). 
  3. ^ 第二节 上海商业会议公所议董、机构及会员.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19-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27). 
  4. ^ 第四节 上海总商会会董、机构及会员.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19-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