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洛維夫人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戴洛維夫人》(Mrs. Dalloway)是由弗吉尼亞·伍爾芙在1925年發表的一部長篇意識流小說

小說描述了主人公克拉麗莎·戴洛維在一戰後英國一天的生活細節。該小說作為伍爾芙的代表作之一,被美國時代雜誌評為1923年-2005年百部最佳英文小說之一。

該小說基於兩部短篇《邦德街的戴洛維夫人》(Mrs Dalloway in Bond Street)和《首相》(The Prime Minister),故事圍繞戴洛維夫人籌備一個上流社會派對而展開。讀者視角穿梭時間跨度,並穿插於主人公的思維與現實之間,通過對戴洛維夫人一天中生活細節的描述,來塑造她一生的經歷以及一戰前後整個英國社會。

情節介紹

一個晴朗的夏日早晨,主人公克拉麗莎·戴洛維走在倫敦的街道,為自己晚上的派對採買物品。美好的天氣使她想起了自己已逝的青春,以及她年輕時的狂熱追隨者彼得·沃爾士。她思忖自己當初嫁了可靠戴洛維,而不是捉摸不定的沃爾士,是不是一個正確的決定。沃爾士當天從印度返回倫敦來看望她,更讓她突然思緒不寧。

同時,在倫敦的另一角是一戰退伍軍人塞普蒂默斯·史密斯和他的妻子露西亞。史密斯患有無名的狂想症,經常幻見在一戰中犧牲的好友伊凡。當權威醫師決定對他實行強制隔離治療時,他跳樓自盡。

戴洛維夫人當晚的派對很成功,名流濟濟。一些難得一見的舊友,那些和她一起經歷了成長及年輕的舊友,也到場了,可她卻抽不出身來和他們細聊。隔了那麼些年,大半輩子,也想不出該說什麼好。她在派對上聞知史密斯的自殺事件,心裏暗自佩服這種解脫: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守住自己內心純粹的快樂吧。

寫作風格

《戴洛維夫人》是典型的意識流小說:所有的思緒,回顧以及現實都發生在六月裡的一天;所有的場景都緊密圍繞人物的思緒展開。通篇小說,伍爾芙淡化了直接對話與間接對話的差異性,以作者直敘和『全知性』口吻描述故事的進展。小說記錄了二十多個角色的自語和心緒,但着重描述戴洛維夫人和史密斯的經歷。

由於小說框架與文風上的相似之處,《戴洛維夫人》通常被看作是作者對詹姆斯·喬伊斯《尤利西斯》 (Ulysses)的響應。

主題

女性主義

戴洛維夫人是一戰後英國社會對女性定義的典型代表:「居家天使」。她接受社會強加的束縛,甚至熱切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政客的太太。小說中的另一位人物, 薩莉·塞頓,年輕時曾是個很獨立的女性。她吸雪茄,在走廊里裸跑去拿洗澡用的海綿袋,並發佈一些直白,不夠淑女的評論。三十多年後,當薩莉再次出現時,她也變成了一個俗套的家庭主婦,嫁着一個有錢的丈夫,生了5個兒子。

存在意識

彼得跟蹤一個在街上偶遇到女孩子,走了半個小時,然後意識到他不過是在「虛構」自己和那個女孩子之間的關係,就好像「虛構人生中所有那些美好的事情」。通過對人物思維和知覺的描述,作者強調了思緒,而不是真實的事件,對命運的影響。有意見認為,《戴洛維夫人》中的許多現實場景都是小說中人物思緒的實現。 雖然體弱,戴洛維夫人卻對生活充滿了熱忱。她熱衷於舉辦派對,因為她想讓人們聚集到一起並創造歡樂。她的魅力源自於對「生活的樂趣」(joie de vivre)的感受。她將史密斯的自殺詮釋為對生命的熱愛;當意識到自己的婚姻不過場鬧劇時,她的情緒也絲毫不受影響。

心理疾病

蒂默斯·史密斯是一個飽受戰爭心理創傷的一戰英雄,接受精神病及抑鬱症的治療。作者將他的病情惡化並導致自殺歸責於醫師的態度:醫生武斷地鑑定他的心理狀況,只對他的妻子(而不是病人本人)說話,拒絕給病人機會坦言真實感受。伍爾芙曾患躁鬱症(bipolar disorder),她的狀況與史密斯有一定的相似之處(都曾幻覺鳥用希臘語歌唱,伍爾芙也曾試圖跳樓自盡)。伍爾芙最終在59歲時投河自盡。

其他

主人公的性格特徵可能來源於作者的一位朋友奧托琳·莫瑞爾(Ottoline Morrell)女士。

在1997年,取材於本書的同名電影荷蘭女導演瑪琳·戈瑞斯(Maleen Gorris)搬上銀幕。其中戴洛維夫人由凡妮莎·蕾格烈芙(Vanessa Redgrave)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