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討論:SElephant/Container2005Q1
阿福太公釣魚,釣上來一隻大象!哇!--阿福 17:03 2005年1月2日 (UTC)
請幫忙參加校驗工作
請幫忙校驗:板→板闆、表→表錶、并→并並併竝、布→布佈,謝謝。--Mountain(Talk) 23:11 2005年1月5日 (UTC)
真是很生氣
每天都有大陸人在挑台灣的毛病。你作的template:Asia也被大陸人挑毛病說台灣應該不能跟中華人民共和國並列啦!!(請見條目評選:亞洲)我在想,繁、簡體的問題雖然解決了,可是目前這個環境對台灣真的很不友善。我對未來的發展很悲觀。--虎兒 03:51 2005年1月11日 (UTC)
關於巴士底獄
看了半天也沒看明白,可以告訴我怎麼做嗎?另外,法國人權宣言明明是有這個條目,為什麼顯示出來的是紅色?始終搞不明白.--heryu 13:15 2005年1月13日 (UTC)
- 關於轉換問題的出現,出自於在系統預設的轉換表裏面,存在着某一筆將巴士轉換為公車的資料,因此當系統看到巴士底這個詞時會將它拆成巴士+底來看待,經轉換後變成公車底,是種自動轉換機制裏很令人無力的烏龍。至於要修正問題,要靠修改MediaWiki:Zhconversiontable/zh-tw與MediaWiki:Zhconversiontable/zh-cn這兩個條目裏面的資料,將巴士底這三個字一起出現時的情況強制視為一個特定的詞彙別進行任何轉換。因為這兩個手動修正表的優先性比系統預設的轉換表來得高,因此轉換機制會將裏面提到的資料當作最高指導原則率先處理。
- 唯獨,為了安全起見避免有心人利用竄改轉換表的內容製造混論,這個表目前是被保護、只有管理員才有資格更動的。因此對於不是管理員的維基人,各位可以幫忙的地方就是盡量在發現轉換錯誤時到通報網頁中填寫回報,管理員有責任盡快替各位將正確的轉換機制修正好。--泅水大象 14:44 2005年1月13日 (UTC)
- 知道了。不過手動轉換還是沒學會,方便的話,還請賜教。--heryu 07:03 2005年1月26日 (UTC)
- 學會了。--heryu 07:12 2005年1月26日 (UTC)
- 哇!還沒等我打完回應就已經說學會了,但是既然已經打好了,我就囉唆點還是貼上吧!
- 關於字碼轉換這點,全面性的轉換還是要靠有管理員身份的人,進上面那兩個網頁進行修改動作才行,但是,如果是在某篇特定的文章裏進行局部的轉換設定的話,可以利用下面這個標籤:
- 注意的是標籤中並不需要四個版本都設定,你可以選擇你要轉換的字碼版本做設定就好(但至少要包含兩種版本,通常是簡體與繁體),建議可以到沙盒裏嘗試玩玩看,熟悉之後就會發現,其實這功能雖然有點小小複雜,但並不難用呢!--泅水大象 07:51 2005年1月26日 (UTC)
- 還是謝謝,試了幾次就知道的差不多了。不過有個小小的要求思慮再三還是說吧,如果對我的,就帖到我的talk上,這樣我看得到。在這,有時我看露了就不知你已經告訴了。像現在,我不知你當天就回答了我的問題,今天想起了這個「手動轉換」到這來看,才知道的。--heryu 08:08 2005年1月26日 (UTC)
- 沒問題!其實平常的習慣,我是同一個回應兩個人的talk頁上都會貼的呢!--泅水大象 08:11 2005年1月26日 (UTC)
知道了
知道了,很高興。--heryu 08:26 2005年1月26日 (UTC)
老兄原來是建築專業的,敬仰敬仰
老兄原來是建築專業的,敬仰敬仰 最近想學一些建築,因為是搞軟件的,覺得二者都是工程學,必有相同之處,而軟件業界言必稱建築,架構,框架,架構師,設計模式等等。
看到亞歷克山大的書,感覺有一種美感,這位老兄和有一位叫彼得聖吉德管理學家都比較敬仰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後有不明白的還要請教了。 --用心閣 11:47 2005年1月28日 (UTC)
- 用心閣兄誤會啦!我是學土木工程的,不是建築,或許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很難分得出這兩門學問有啥不同,但是學過的人就知道,其實重疊的部分也很有限呢!倒是,中文版上其實有正牌學建築出身的維基人,那就是User:Richy,在正牌高手面前我可不敢隨便班門弄斧呀!--泅水大象 12:44 2005年1月29日 (UTC)
Bonjour
Bonjour SElephant,
Can you please tell me the copyright of this pictures Image:Sphinx_of_Cairo.jpg?
Aoineko
有個小問題不清楚
請教,上傳一些公司的logo有沒有版權問題?
- 根據之前的慣例,企業識別標誌通常都可以根據Fairuse(合理使用)的原則上傳張貼,企業開放其他人在介紹該公司的場合時,可以將商標張貼使用,但商標本身的著作權仍然是屬於該企業擁有並未開放,類似的用法可以參考此例:Image:150px-BMW-logo.jpg。--泅水大象 02:38 2005年1月31日 (UTC)
關於列支敦士登
不好意思,昨天修改時確實以為是老兄筆誤了,因為我接觸到的台灣資料也稱該國為列支敦士登,另外,好像其首都在大陸叫瓦杜茲,在台灣叫瓦杜茨,香港又稱為瓦都士,老兄譯為瓦都茲,確實是首次見到。如有冒犯,實屬無意。還有,關於日耳曼和德意志的問題,覺得還是看原文較好,原文用German,即應為日耳曼,如是Deustch,還是叫德意志較為貼切。不知您意下如何?金翅大鵬鳥 04:27 2005年2月1日 (UTC)
- 我不知道您看到的關於台灣這頭的資料標準,是參考自哪裏,但是我所使用的譯名可是完全遵守中華民國外交部官方網站上的標準,詳情可參考中華民國外交部-世界各國國情-列支敦士登,所以如果您是首次見到的話,只能說是您之前沒有注意到而已,不是我自己瞎掰的。至於日耳曼聯邦或德意志聯邦這問題,雖然該組織原本的是德國人的組織,因此原文當然是以德文為主,但很尷尬的是在過去所撰寫的中文歷史書籍上,大都是從英文角度來翻譯的,因此查遍網絡與書本我只見過「日耳曼聯邦」這種寫法。以Google搜尋為例,搜尋「日耳曼聯邦」時約有9480筆資料,全都是意指該組織無誤,但如果搜尋「德意志邦聯」,雖然可以找到25800筆資料,但幾乎都是在指德意志聯邦銀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等等的意思,兩萬多筆資料裏有幾比真的是指「Deutscher Bund / German Confederation」這組織的,似乎不多(至少我沒看到),反而是用來意指另外一個日耳曼人組織「北德意志聯盟」的場合,會比較常見點。因此,目前我們遇到的是原文為主的正確翻譯(德意志聯邦)與慣用翻譯(日耳曼聯邦)互相衝突的情況,在這情況下或許我會建議至少要讓兩種譯名並列,方便讀者聯想的作法,畢竟百科全書雖然具有尋找正確知識的功能,卻不能因為太過計較正名問題,而造成讓人看不懂、失去其實用性的情況才是!--泅水大象 07:54 2005年2月1日 (UTC)
關於列支敦士登,家父曾經外派到該國工作半年,在其帶回的材料之中,有一本台灣出版的雜誌,稱其為「列支敦士登」,不知道台灣官方其實稱其為「列支顿斯登」,是在下孤陋寡聞,實在抱歉。包括瓦杜茨的問題,也是一樣。身在大陸,不容易接觸到對岸的材料,有時候確實覺得,台灣好像比美國還遠,不知這樣的日子何時能結束啊。關於德意志聯邦的問題,大陸這裏的中學教科書上,都是統一用德意志的,究其原因,也許是因為當年教科書都是從俄文聯共(布)簡明黨史翻譯而來吧。所以,實際上這也可以歸結為兩岸譯名不同吧。兩種譯名並列,應該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金翅大鵬鳥 09:29 2005年2月1日 (UTC)
- 所以我才會說,這基本上只是翻譯有差易,而非誰對誰錯,其實在台灣這頭,有很多比較少用的名詞要找正確翻譯,是很辛苦的,因為政府單位本身對於外來名詞的翻譯根本是多頭馬車,根本沒一個統一標準。目前我在翻譯外來名詞時,通常都會先參考外交部跟國立編譯館這兩個單位,沒有時再看網絡上最常用的譯名,如果真的沒有,只好依照自己儘可能的正確發音來找看起來最順眼的譯音。但尷尬的是,縱使是國立編譯館的翻譯方式,也常常會發生互相衝突的奇怪現象,舉例來說,明明是同樣一個地方,海事方面的單元裏寫的是一種譯名,但是外國地理單元裏寫的又是另一種,讓人有點啼笑皆非(顯然負責編纂這兩部份的人是不同的)。至於德意志與日耳曼這兩種用法,我想差異可能在於,大陸那頭的學術概念向來都是偏俄國與歐陸系統,但是台灣的學術則是走英美乃至於日系路線,所以會發生這種落差並不讓人太意外。以台灣這頭來說,說日耳曼還是德意志,兩種用法都有,只是通常提到日耳曼時會是指日耳曼民族相關的事物,而德意志則是指國家相關的事物,但Deutscher Bund這名詞同時牽涉到民族跟國家(它既是一個日耳曼民族組成的鬆散聯邦,又是一個單一國家成立前的雛形),反而讓人有點猶豫該如何取捨,所以當您提起「德意志聯邦」這用法時,我也同意從學術角度上來說這名詞比較好,只是擔心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日耳曼與德意志兩譯名之間的關連性,所以以註釋的方式保留幫助參考,相信這是最能兼顧之道!--泅水大象 11:43 2005年2月1日 (UTC)
索馬里和索馬里蘭
索馬里和索馬里蘭確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目前國際公認的是「索馬里民主共和國」(Somali Democratic Republic),1991年總統西亞德被推翻之後,該國陷入內戰,直到2004年10月10日,方由阿卜杜拉希·尤素福·艾哈邁德(Abdulahi Yusuf Ahmed)當選索過渡聯邦政府總統,勉強組織起一個國家機構。但是,該聯邦政府並不包括已於1991年5月宣佈獨立的「索馬里蘭共和國」(Republic of Somaliland),該政權由索馬里北部5個州組成,主體部分是原英屬索馬里地區,與南部原意屬索馬里地區矛盾較深。因此,若說「索馬里蘭」,就應該指位於埃塞俄比亞東北的那個「國家」。
另外,傳統上埃塞俄比亞的出口都是通過亞的斯亞貝巴-吉布提鐵路進行的,而吉布提在獨立前名叫法屬索馬里蘭,也是位於埃塞俄比亞東北方向。同時,埃塞俄比亞和索馬里南方各部族是世仇,戰火連綿,不存在便捷的交通方式,就算索馬里允許埃塞使用港口,埃塞也無法加以有效利用。
綜上所述,這裏的「索馬里蘭」,應該是在埃塞俄比亞東北方向。如果英文版聲稱是在「東南」,則應該是英文版弄錯了。金翅大鵬鳥 09:14 2005年2月1日 (UTC)
- 嗯,在研讀過Republic of Somaliland的官方網站後,我發現是英文版Wikipedia上面錯誤的地圖造成我的誤解,所以應該是偏北方的那部份才對。不過,因為Somaliland跟Ethiopia這兩個國家的相對位置有點尷尬,到底該算是東方、東北方還是東方偏北才正確呢?無論如何,感謝您的提醒也讓我對東非部分的政治局勢又更有認識,而相關的錯誤業以改正,請查照!--泅水大象 09:49 2005年2月1日 (UTC)
兩張黑臉很嚇人啊
我們兩個會不會太嚇人啦~~Richy 12:53 2005年2月5日 (UTC)
- 對年輕人多一點體諒XD,我也不知道該講什麼。我原本寫了很長的回應,想想算了,不跟貼了,「維基百科的新人」不必然一定是「社會經驗的新人」咩~~~~Richy 09:17 2005年2月6日 (UTC)
愛努族
象兄, 看到你還在線上, 有個問題要請教你. 在英文版維基en:Ainu, 對於愛努族的族稱有以下這段描述:
- Today, many Ainu don't like the term Ainu and prefer to identify themselves as Utari ("comrade" in the Ainu language). In official documents both names are used.
由於我完全不懂日文, 這個Utari應該要怎麼翻譯呢? 日文又應該是什麼呢? 能否請你幫我查一下. 先謝啦. --wdshu|阿呆 18:16 2005年2月6日 (UTC)
- 收到了你的來訊索問,不敢怠惰趕緊四處搜尋,終於在某日本人的個人網頁上找到這句『UTARIとはアイヌ語で「仲間」という意味です』,翻譯起來就是『ウタリ是愛努語裏「夥伴們」的意思』。不過除此之外,我還幫你找到了個好像有點幫助的網頁愛努博物館官方網站(中文版),希望能有所助益!--泅水大象 18:42 2005年2月6日 (UTC)
- 象兄, 多謝你的幫忙. 都快三點囉, 你要早點睡啦(笑). --wdshu|阿呆 18:51 2005年2月6日 (UTC)
新年logo投票
象兄
關於list和category之爭,我們都很難說服對方呀。呵呵。我一個新人,剛上來就指手畫腳,似乎也不大好,無奈,性格所致爾。
怎麼說呢,我總覺得category能做的事情,list都能做到。最近老看到兩者重複的地方,所以無論如何,希望能儘快拿出一個統一的方案。不如年後開元老院會議討論一下吧?我申請旁聽。呵呵。。。
例如:美國電影列表,分類:美國電影,我想,有一個明確的標準,有利於節約共同的資源。否則,有些影片列入list,有些放在category,反而削弱了兩者的完整性。--Hamham 08:00 2005年2月8日 (UTC)
- 基本上我只覺得關於分類與列表一事,只是種討論而已而非爭議,因為縱使大家沒有共識各做各的,也不會造成什麼影響——畢竟只要有人肯出力,我們也沒必要規定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行,除非是違反規則。但是,我不是很確定,你有沒有完全瞭解Category頁面是如何產生的?事實上,Category頁面不是人力寫出來的,它的運作方法是如果有人在個別條目的末尾,放上專用的分類標籤時,這條條目就會被系統自動收集到它所屬的分類裏面去自動秀出,並不是需要某個人去寫分類頁面(除非,如果你想在分類頁面裏做些說明講解,還是可以的編輯分類頁面加上文字),所以,不會發生『有些影片列入list,有些放在category』這種情況,除非有人在影片的條目完成時,忘了在文末加分類標籤。至於List的部分,則需要有人時時觀察維護才有可能完備,因此這是兩件毫不相干(或說完全可以並行)的事。列表雖然有多加些說明,方便查閱的好處,但是需要人手維護,相比之下分類工作可以說是舉手之勞很省力氣,如果我們貿然規定大家以後改用列表別用分類,我敢保證,下場一定是缺人手列表維護不全,原本的分類又沒作用,結果兩頭空...因此,我建議別去擔心這問題,讓它去自由發展吧,只是發表點想法跟意見,態度很心平氣和的喔--泅水大象 10:00 2005年2月8日 (UTC)
- 謝謝你的指點。其實關於category的產生我也已經知道了。呵呵。今天和您討論的結果,讓我也多了中思維角度。很好。我的性格大概屬於精神潔癖型的,這樣不宜於團體合作。呵呵。。今後我還會關注分類問題的。這裏確實應該是加法規則,而不是減法規則。所以,我也不再堅持要求取消category了。--Hamham 10:42 2005年2月8日 (UTC)
邀請
Hi, 您好,SElephant君, 我是阿福, 由於您曾在美國州份貢獻過所知, 因此前來邀請您加入美國州份維基工程, 目前已列出需要幫忙編輯或翻譯的工作項目, 如君願加入,請在該工作項目留下簽名訊息, 謝謝! --阿福 06:56 2005年2月14日 (UTC)
請教一下
在什麼地方可以看自己的編輯次數呢?Lzy100 02:43 2005年2月15日 (UTC)
- 目前我知道有兩種方法可以知道這答案,其中一種比較蠢但是比較比較簡單,那就是點選個人工具裏面的「我的貢獻」,一頁一頁翻,注意看每一頁的列表頂多都有說明這一頁中所列的修改,是從第幾筆到第幾筆,翻到最後一頁就知道總共有幾筆貢獻了。另外一個管道是去英文版的「Special Pages」裏面的「Statistics」,裏面有張類似這樣的表,有列出排行前50名的活躍用戶之貢獻,但問題是這表只列出前50名的人,超過的就抱歉了(而且這表格的Update好像不是即時的?)--泅水大象 06:07 2005年2月15日 (UTC)
不好意思又要麻煩你了
我建立了條目不過我把名字給寫錯了,我應該怎麼改啊?我剛看幫助上面只有刪除難道不能改嗎Lzy100 07:10 2005年2月15日 (UTC)
- 可以用「移動頁面」的方式,將內容(連同討論頁,如果有的話)移到名稱正確的網頁去,原頁會自動變成重定向條目。如果要刪除原網頁,這點就只有擁有管理員身分的人可以幫忙了!--泅水大象 08:17 2005年2月15日 (UTC)
聚會地點恐有變,請參與討論。
今天下午問到老友說Cafe Odeon老闆換了,是不是需要換地點,麻煩請去討論。謝謝。--虎兒 14:18 2005年2月28日 (UTC)
聽說你身體不舒服,問侯一下!
聽說你身體不舒服,問侯一下!要好好休息哦:)--維游 (對話) 14:09 2005年3月5日 (UTC)
- 怎麼了?--璽 16:32 2005年3月5日 (UTC)
- 沒啥啦!只是開春以來連續趕上台灣最近最新的時尚——流行性腸胃炎與B型流行性感冒,倒地不起幾天而已,在此同時也希望各位維基人引以為鑑,寫百科要盡力,但是身體健康也是要顧的呀!--泅水大象 06:35 2005年3月6日 (UTC)
塔之盛宴
本次的wikipedia:條目質量提升計劃的主題是塔,歡迎參加--百無一用是書生 (☎) 08:47 2005年3月7日 (UTC)
- 收到,有空時會去關注一下!--泅水大象 08:53 2005年3月7日 (UTC)
多謝鼓勵
感謝你的鼓勵。最近對於建築和建築裝飾的熱情特別高,就經常出去走走排些照片回來。我很喜歡這種參與維基百科的方式。由於興致高昂,又買了一些建築史和古建築方面的書來讀,希望能夠豐富這裏的古建築的材料。--用心閣(對話頁) 04:29 2005年3月16日 (UTC)
蘇丹一號
象兄您好,我在編寫蘇丹一號的條目,其中食品安全問題一節想請您幫忙寫點台灣的情況,因為我不曉得Sudan I這個東西在台灣叫什麼,民眾對前段時間英國對含它的食品清理和召回怎麼看,雖然好像您販賣的範圍大概不包括辣椒油:)我想您也一定能幫上忙。謝謝! --藍色理想補充每日所需維生素 20:17 2005年3月17日 (UTC)
Benz 0305
台灣有O303 泅水大象要寫嗎?Koi
- 可惜的是我個人是對小汽車與卡車類的領域比較熟析,例如,我是Mercedes-Benz Actros卡車的車迷,有很多這型卡車的模型,如果有機會的話,我想我會先從小汽車與卡車先下手,大客車方面的知識,我承認自己是蠻貧乏的呢!--泅水大象 02:28 2005年3月22日 (UTC)
- 了解,對了,說個題外話,可否到Wikipedia:投票/南北朝發表一下您的看法,現在南北朝被鎖保護,編輯很不方便Koi
- 發表意見是沒問題,但我有個困惑......請問,您是哪位?--泅水大象 14:57 2005年3月22日 (UTC)
- 已經署名了,那麼不知您是否願意去投個票?Koi
請問一個問題
請問,我怎樣才能在已上傳的圖片裏添加版權標誌呢?還有怎樣更改圖片名稱?--冰封沙漠 05:34 2005年3月24日 (UTC)
還有關於圖片的問題
我前年從書店買來了中國地圖出版社的一份波蘭地圖,我將其掃描成為文件,現在我將其上傳到維基,請問,我這樣算是侵權嗎?還有,如果構成侵權,我該怎麼獲得授權呢?難道我還要和出版社聯繫?--冰封沙漠 06:46 2005年3月24日 (UTC)
- 關於上面提到的情況,是的,這是最標準的侵權行為,絕對要避免!如欲獲得授權,你的確應該要先和出版社聯繫詢問他們願不願意開放它們的產品版權讓人隨意下載,或者,在有限的保護下,公開張貼他們的作品但保留讀者利用其再製作成其他出版品的權利(維基只允許張貼在站上的圖片受到轉載禁制的版權保護,但如果是文章的內容,則因為必須完全符合GDFL原則,因此是不能限制轉使用的版權的)
- 因為這版權獲得的過程很繁雜,而且對於商業營利的地圖出版社來說,這種事是百害而無一利的,因此通常他們不會在無償的情況下隨便開放授權。因此,針對地圖類作品的資料取得,這裏建議下列幾種方法:
- 使用CIA World Fact Book網站上的地圖:這幾乎是所有語版的維基在地圖資料與國情數據取得時最常用的手法,因為CIA是美國政府的一部份,而美國政府開放他們製作的任何著作資料的版權作為公共財產供全世界的人們分享,因此使用CIA World Fact Book的地圖是不用擔心版權疑慮的。
- 使用外部連結:像這裏就有一張波蘭地圖,我可以利用外聯結的方法指引有興趣的維基百科讀者前去瀏覽,但卻不必擔心侵權問題(除非該網站有禁制外部連結前往瀏覽,雖然近年來有這種禁制規定的網站,大都會以技術方式鎖住外部來的直接連結)。雖然,沒辦法讓原圖顯示在維基百科畫面上有點可惜,但提供資訊分享的意義是仍然存在的。
- 自己畫:用描圖紙、掃圖後用影像處理軟件......因為一個世界的地理是公共開放的資訊,所以只要換個方法繪製,所有的地圖在畫出來後的相對位置永遠是一模一樣的(除非畫歪)。利用這個小小的漏洞,我們可以利用掃下來或地圖軟件中抓出的地圖,透過簡化、換色、改變文字標示或更進階的美工處理,改變成一張幾乎是自己創作的地圖,自製的程度越高版權的疑慮就越低,算是地圖類資料一個比較變通的製作方法。(但,此方法不適合使用在其他種類的影像檔案上)
- 終極的最後手段:就放它空着吧!反正,維基百科是永遠在構建中的百科,或許有天突然有個會自己畫地圖或握有地圖版權的人想到要貢獻他的創作,到時就可以把這空缺一塊的遺憾補齊了,不是嗎?--泅水大象 07:56 2005年3月24日 (UTC)
不好意思,還想請教關於版權方面的問題(老是煩擾,望見涼)
我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比如「波蘭王國」、「維也納會議」(這兩篇文章是我從網絡上複製的)這樣的文章,我覺得他非常好,用字用詞都已經非常到位,而且介紹也非常確切,而且我也覺得對他的任何更改都是多餘的,所以我才全盤拷貝過來的。我想問的問題是,我並不是不知道這樣侵權,但維基對這樣好的文章全部都不接受嗎?一定要全部自己寫過才算是不侵權嗎?我對這文章稍為改動算不算侵權?這樣會不會限制維基的創作?--冰封沙漠 11:50 2005年3月24日 (UTC)
- 如果,你真的覺得這篇文章寫得很好,覺得維基百科非收錄不可,最快的方法就是直接去信給原作者,徵詢是否可以轉載在維基上並且開放給人二次轉載或修改的權力,如果你找不到原作者,或者找到了他也不願意開放,那麼無論多可惜,這篇文章我們都收不得。這不是只有因為怕維基吃上官司,而是一種基本的尊重。何況,我不覺得全天下就只有這篇文的作者會把波蘭的歷史或把維也納和會寫好,在維基這裏,版權合法的普通文章,遠比一篇盜版的好文有價值。無論是照登還是稍事修改,都不為維基所允許,如果參考的作品資料來源是中文作品,建議最好不要一直看着原作抄寫,容易在有意無意間寫出一模一樣的東西,最好的方法還是把資料研讀過後重新自立撰寫,資料只作為數據參考時用,至於參考外文文章寫作時則比較無此問題,因為在不同語言的翻譯過程中,版權抄襲的疑慮很容易就可以克服。如果連這樣的情況下都沒把握把文寫好,可以考慮直接去翻譯英文或其他語版寫得比較好的對應作品,因為維基各語版間的互譯,在版權方面是完全沒有疑慮的!
- 如果連這樣都嫌麻煩的話,基本上,我會建議就跳過這條目、放過它吧!遲早有另一個願意自己花力氣從頭寫的人想到它而好好完成的,維基百科上缺的文那麼多,何必非執著要這一條?--泅水大象 13:11 2005年3月24日 (UTC)
關於教廷
我怕佔用太多頁面,剛才在互助客棧沒有提及。我也認為這個國家應該稱為教廷,然後首都是梵諦岡城。不過,有一點大象兄沒提到,而我又生怕被你忽視:梵諦岡城應該既是城市也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the State of the Vatican City),根據1929年教廷與意大利簽訂的Lateran Treaty確立,因而具備國際法地位。只不過梵諦岡城這個國家又由教廷全權領有,其外交、締約權等由教廷行使,相當於教廷(全球範圍的、富有宗教涵義的)在世俗世界的基地。其實最後結論都是一樣的,即國家:教廷;首都:梵諦岡城,我只是怕你沒有注意到梵諦岡城這個國家實體的存在。(題外話,至於大陸不將這個國家稱作教廷,我想是因為雙方沒有外交關係及宗教往來吧,所以大陸譯名就借用了梵諦岡城這個世俗國家的名稱。)--roc 支持改採UTC+8時間 (中文用字指正) 06:43 2005年3月25日 (UTC)
看到大象兄的留言很高興,也沒想到你仍惦著此事。現在回頭看我當初的留言,覺得實在是班門弄斧,感到很不好意思。今天才發現中文維基竟然沒有「教廷」這個條目,相當驚訝;並又發現「教廷」這個條目被自動轉換並指向到「梵蒂岡」,就更為驚訝!同時,「梵蒂岡」條目的第一句就說「梵蒂岡」又稱「教廷」,這樣定義的確有誤導,因為「梵蒂岡」只是「教廷」中央的駐地罷了。我覺得這兩個詞是很不同的概念,應該分別立目解釋(跟你的想法大概是一樣的)。另外,有關各地中文用語的自動轉換(不是說繁簡字形轉換),我不清楚應在何處反應,不過對於這種並不總是且完全同義的辭彙,我覺得不適合進行轉換。
關於這個國家的叫法,的確令人頭大;一是因為「教廷」跟「梵蒂岡」本身就有錯雜緊密的關係,二是因為(有眾多中文使用者的)大陸跟教廷有宗教及意識形態矛盾也無外交認可,第三是可能有人覺得「教廷」有推崇天主教的意思因而不夠「中立」。但就國際政治場合的事實,是只有「教廷」而沒有「梵蒂岡」的(因為前者代理後者的外交與締約事務),比如各國使館所用名稱,以及聯合國的地圖[1]及觀察員席位所用名稱(英文為Holy See [2],中文為羅馬教廷[3])。所以,我覺得「梵蒂岡」一詞應侷限用在特指該世俗概念的場合,其餘皆用「教廷」。對於各國首都列表,是否可以這樣:「教廷」的那一行,不註「梵蒂岡」,但「梵蒂岡」的那一行,註上「(教廷)」。在其他敘述場合中用到政治概念時,寫作「教廷(亦稱梵蒂岡)」。而對於地理意涵的名稱(比如歐洲地理的模板),我則很難提出一個說法,因為地理可以理解為國際政治,也可歸為世俗範疇:但如果用「梵蒂岡」的話,應該加註「(教廷)」。看起來可能有點亂,歸納起來如下:
- 教廷:列表中
- 教廷(亦稱梵蒂岡):正文中
- 梵蒂岡(教廷):如果用到
不用:
- 教廷(梵蒂岡)
--roc 支持改採UTC+8時間 (中文用字指正) (TALK) 05:46 2005年4月2日 (UTC)
日本搞笑藝人
我覺得,他的最大問題,是他寫的條目中有很多內容似真非真、似假非假。而且,甚麼「藝能大臣」或「藝能陛下」,有可能是他在某個搞笑節目裏的對白或扮相,就好像香港人經常都拿港督和特首開玩笑一樣。最近香港有一套叫《東宮西宮4之西九龍皇帝─同場加影「大匙羮」》的舞台劇,利用政府開發西九龍填海區的事,加上曾蔭權突然成為新任特首,及最近的《大長今》熱潮炒雜而成的諷刺劇。如果我突然寫一條有關曾蔭權的條目,說曾蔭權是西九龍皇帝,為了取得整個九龍領土而向曾灶財宣戰之類的廢話,可能也會有人信。^__^; --石添小草 08:42 2005年3月31日 (UTC)
- 的確有道理,我看那個「鐵襪」十之八九也是某個爆笑橋段變來的,不過這位日本老兄實在也太低估中文版諸位參與者的智慧與語言能力了,他真的以為我們一看到日文就一定會信以為真嗎?--泅水大象 09:00 2005年3月31日 (UTC)
- 但想不到原來「倫敦2」居然是「倫敦靴子1號2號」的簡稱。我雖然知道日本人的簡稱簡得非常可怕,但也想不到會可怕到這個地步。-__-... -- 石添小草 09:03 2005年3月31日 (UTC)
hi
你好,本人不好意思去更改了你的「葉里溫」條目。這是因為塞浦路斯(台灣稱賽普勒斯)是如此寫的我才這樣寫啊,我並沒有冒犯你的意思,還有,我怎麼才能更改塞浦路斯條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