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張常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張常經(?—1857年),山西汾西縣(今山西省臨汾市汾西縣)人。清朝軍事人物,武進士出身。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張常經中式甲辰科武殿試張殿華榜二甲第八名進士,授官三等侍衛。咸豐七年(1857年),任職福建清流縣遊擊期間,與太平軍石達開部激戰。[1]歷官福建汀州協鎮。後與捻軍戰鬥時身亡。[2]

註釋

  1. ^ 清流縣志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咸豐七年五月十三日 太平軍石達開部眾十餘萬人進佔清流。知縣陶慶章、游擊張常經逃出縣城,秘密糾集七里甲丁欲圖收復。其時廈門游擊廖朝彬回家護母喪,張知其英勇善戰,勸令協助反攻。朝彬組織廖武300餘甲丁,從銅盤由黃地橋抵南郊鳳龍亭下,與太平軍激戰,朝彬戰死,石部撤退。
  2. ^ 光緒《汾西縣志·卷五·選舉》頁十五:武科進士 國朝 張常經,(道光)甲辰科,挑侍衛,官至福建汀州協鎮。殉匪捻難,新入忠烈。

參考文獻

  • 游智開、史夢蘭,《永平府志》,清光緒五年(1879年)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