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道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杜道俊(?—453年),魏郡鄴縣(今河北省臨漳縣)人,北魏外戚、官員。

生平

杜道俊獲賜爵發乾侯,鎮守枋頭。杜道俊後來爵位升為南康公,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七月,魏太武帝拓跋燾詔令枋頭鎮將、平南將軍杜道俊幫助防守兗州[1],杜道俊後出任兗州刺史[2][3]

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十月,魏太武帝討伐劉宋。十一月,魏軍攻克鄒山,魏太武帝派楚王拓跋建和南康公杜道俊向泗水西岸進軍,到了蕭城,杜道俊向泗水東岸進軍,到達留城。宋孝武帝劉駿派參軍馬文恭到蕭城,江夏王劉義恭派軍主嵇玄敬到留城,都進行偵察。蕭城的魏軍隱藏旌旗,馬文恭偵查部隊不清楚這一點,最終與魏軍遭遇,馬文恭於是離開汴水前往南山,剛向東到達南山,魏軍就將宋軍包圍。馬文恭戰敗,僅僅自己一個人逃走倖免。嵇玄敬也和留城的魏軍相遇,幢主華欽跟在嵇玄敬部隊的後方,杜道俊看見嵇玄敬後面有軍隊就撤走,退向苞橋。魏軍到了到了苞橋後,想要渡過泗水;沛縣的百姓焚燒了苞橋,夜間在樹林中擂鼓,魏軍以為宋軍大規模的前來而爭渡苞水,河水太深且是天氣極冷,魏軍凍死和溺死的人將近有一半[4][5][6][7]

正平二年(452年)四月,劉宋冀州刺史張永北伐北魏,當時劉宋建武將軍垣護之率領兩千人跟隨張永進攻碻礉,垣護之先佔據委粟津(今河南孟津縣東),杜道俊和尚書伏連前來支援碻礉,垣護之率士兵抵抗,魏軍就引兵向東而去[8]

興安二年二月己未(453年3月11日),杜道俊的堂兄弟杜元寶被定罪處死,杜道俊在內的杜氏親族都被斬首[9]。後來,杜道俊在兗州的屬吏汲宗等人認為杜道俊在兗州有德政,之前杜道俊受牽連被削除爵位被誅殺,屍骨暴露請給於收葬。表章上奏後,魏文成帝認為正當就聽從了,贈予杜道俊散騎常侍安南將軍、南康公,諡號[10][11]

家庭

祖父母

  • 杜豹,北魏追贈鎮東大將軍、陽平景王
  • 某氏,北魏追贈鉅鹿惠君

父親

  • 杜超,北魏駙馬都尉、征南大將軍、太宰、陽平威王

兄弟姐妹

參考資料

  1. ^ 《魏書·卷四下·帝紀第四》:詔枋頭鎮將、平南將軍、南康公杜道俊助守兗州。
  2. ^ 《魏書·卷八十三上·列傳外戚第七十一上》:鳳皇弟道俊,賜爵發乾侯,鎮枋頭,除兗州刺史。
  3. ^ 《北史·卷八十·列傳第六十八》:鳳凰弟道雋賜爵發乾侯,鎮枋頭,除兗州刺史。
  4. ^ 《魏書·卷九十七·列傳第八十五》:十一月,車駕從東安山出下邳,義隆鄒山戍主、魯陽陽平二郡太守崔邪利降。楚王建、南康侯杜道俊進軍清西,至留建成。義隆鎮軍劉駿參軍馬文恭至蕭城,軍主嵇玄敬至留城,並為覘候,見官軍俱時退走。
  5. ^ 《宋書·卷九十五·列傳第五十五》:其十一月至鄒山,鄒山戍主、宣威將軍、魯陽平二郡太守崔耶利敗沒。燾登鄒山,見秦始皇刻石,使人排倒之。遣楚王樹洛真、南康侯杜道雋進軍清西,至蕭城;步尼公進軍清東,至留城。世祖遣參軍馬文恭至蕭城,江夏王義恭遣軍主嵇玄敬至留城,並為覘候。蕭城虜偃旗旌,文恭斥候不明,卒與相遇,乃舍汴趣南山;東至山而虜圍合,文恭戰敗,僅以身免。玄敬亦與留城虜相值,幢主華欽繼其後,虜望玄敬後有軍,引去,趨苞橋。至,欲渡清西,沛縣民燒苞橋,夜於林中擊鼓。虜謂官軍大至,爭渡苞水,水深,溺死殆半。
  6. ^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五》:楚王建自清西進,屯蕭城;步尼公自清東進,屯留城。武陵王駿遣參軍馬文恭將兵向蕭城,江夏王義恭遣軍主嵇玄敬將兵向留城。文恭為魏所敗。步尼公遇玄敬,引兵趣苞橋,欲渡清西;沛縣民燒苞橋,夜於林中擊鼓,魏以為宋兵大至,爭渡苞水,溺死者殆半。
  7. ^ 《水經注·卷二十五》:自下黃水又兼通稱矣。水上舊有梁,謂之泡橋。王智深《宋史》云:宋太尉劉義恭於彭城,遣軍主嵇玄敬北至城,覘候魏軍。魏軍於清西望見玄敬士眾。魏南康侯杜道俊引趣泡橋,沛縣民逆燒泡橋,又於林中打鼓。俊謂宋軍大至,爭渡泡水。水深酷寒,凍溺死者殆半。清水即泗水之別名也。
  8. ^ 《宋書·卷五十·列傳第十》:率二千人復隨張永攻碻磝,先據委栗津。虜杜道俊與偽尚書伏連來援碻磝,護之拒之,賊因引軍東去。
  9. ^ 《魏書·卷八十三上·列傳外戚第七十一上》:未幾以謀反伏誅,親從皆斬,唯元寶子世衡逃免。
  10. ^ 《魏書·卷八十三上·列傳外戚第七十一上》:後兗州故吏汲宗等以道雋遺愛在人,前從坐受誅,委骸土壤,求得收葬。書奏,詔義而聽之。贈散騎常侍、安南將軍、南康公,諡曰昭。
  11. ^ 《北史·卷八十·列傳第六十八》:未幾,以謀反伏誅,親從皆斬,唯元寶子世沖逃免。時朝議欲追削超爵位,中書令高允上表理之。後兗州故吏汲宗等,以道雋遺惠在人,前從坐爵受誅,委骸土壤,求得收葬。書奏,詔義而聽之。贈散騎常侍、安南將軍、南康公,諡曰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