颶風伊西多爾

這是一篇優良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颶風伊西多爾
Hurricane Isidore
三級颶風(美國
位於墨西哥灣的颶風伊西多爾
形成2002年9月14日
消散2002年9月27日
最高風速1分鐘持續 125英里/小時(205公里/小時)
最低氣壓934毫巴百帕);27.58英寸汞柱
死亡直接導致19人死亡,間接致使3人喪生
損失$13億(2002年美元
影響地區委內瑞拉牙買加開曼群島古巴尤卡坦半島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
2002年大西洋颶風季的一部分

颶風伊西多爾(英語:Hurricane Isidore)是2002年大西洋颶風季第9場獲得命名的風暴和第2場颶風,也是這年9月共計8場命名風暴中的第5場[1]。氣旋的最高強度達到大型颶風標準,對牙買加古巴墨西哥和美國構成破壞,共計奪走22條人命[2]

伊西多爾一度構成以四級颶風強度襲擊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地區的威脅,但由於中途改道,在尤卡坦半島上空停留超過一天而減弱,最終襲擊美國時強度已大幅回落至中等熱帶風暴水平。風暴造成的主要影響是令墨西哥東南部普降暴雨,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地區中部到俄亥俄谷之間地區也有類似災情。[3]

氣象歷史

根據薩菲爾-辛普森颶風風力等級的強度繪製的風暴路徑圖
圖例
  熱帶低氣壓(≤62 km/h)
  熱帶風暴(63–118 km/h)
  一級(119–153 km/h)
  二級(154–177 km/h)
  三級(178–208 km/h)
  四級(209–251 km/h)
  五級(≥252 km/h)
  未知

9月9日,一股東風波離開非洲海岸。雖然行經海域環境趨於乾燥,但由於上空有反氣旋形成,系統的組織結構還是有所改善。9月14日,對流已在小規模的閉合式環流周圍充分組織,系統因此在千里達及托巴哥附近發展成本季第十號熱帶低氣壓。[2]但由於受到委內瑞拉陸地的影響,低氣壓之後又退化成東風波。系統繼續向西北偏西方向經過加勒比地區,於9月17日在牙買加以南約230公里海域再度發展成熱帶低氣壓[4]

受弱轉向氣流影響,氣旋向西北方向飄移,於9月18日在牙買加近海升級成熱帶風暴並獲名「伊西多爾」(Isidore[5]。掠過該島後,風暴快速強化,於9月19日在古巴以南洋面達到颶風標準。行進至青年島附近時,伊西多爾的最大持續風速達到每小時160公里,之後略有減弱,再於9月20日晚以風速每小時137公里強度從弗朗西斯角(Cabo Frances登陸[1]颶風穿過古巴進入墨西哥灣,行進速度有所放緩。由於水溫較高,氣旋得以快速增強,於9月21日達到風力時速201公里的最高強度[6]

伊西多爾登陸路易斯安那州

雖然衛星通過德沃夏克分析法判斷颶風風速一度達到每小時233公里,但颶風獵人偵察機測得的數據表明伊西多爾此時的風速為每小時201公里,仍屬三級颶風標準,最低氣壓則是934毫巴百帕,27.6英寸汞柱),通常要達到四級颶風強度的熱帶氣旋才會有這麼低的氣壓值[7]。伊西多爾此時已創下有史以來氣壓最低的三級大西洋颶風紀錄並保持至今[1]。由於附近環境非常理想,氣象機構預計風暴會繼續強化,在墨西哥灣北部上空達到風力時速240公里的最高強度[8]。但在北側的高氣壓影響下,颶風被迫南下,於9月22日以大型颶風強度從尤卡坦州特查克港Telchac Puerto)登陸。氣旋在尤卡坦半島上空幾乎停止移動,在陸地上空保持約30小時後強度已降至熱帶風暴標準下限。[5]

伊西多爾的內層對流核心在位於墨西哥東南部上空期間瓦解,北上重返墨西哥灣後,風暴規模龐大,但強度已降至弱熱帶風暴標準。雖然外界環境有利於顯著增強,但氣旋的中心對流並未馬上得以發展,而是在行進至墨西哥灣北部後才開始強化。9月26日,正在增強的伊西多爾以風力時速105公里強度襲擊路易斯安那州格蘭德艾爾,然後很快就在深入內陸期間降級成熱帶低氣壓。氣旋朝東北方向前進,於9月27日轉變成溫帶氣旋,最終於當晚在賓夕凡尼亞州鋒區吸收。[9]

防災措施

伊西多爾達到颶風強度前,氣象部門就曾擔心風暴會對陸地構成重大威脅[2]。氣旋前方的環境非常有利於熱帶天氣系統發展,海面熱含量非常高[10]。距離2001年11月對古巴造成毀滅性打擊的颶風米歇爾還只過去10個月,伊西多爾又對該國形成類似威脅。比那爾德里奧省為此有約29萬2000人和數以千計的農場牧畜轉移。[11][12]當地在風暴登陸48小時前就收到颶風警告,因此有充足的時間來做好應對準備[5]

進入墨西哥灣後,風暴達到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下的三級颶風標準,最高持續風速為每小時201公里[1]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此時預計氣旋會在墨西哥灣內向西前進數天,然後轉向北上,以四級颶風強度逼近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地區[13]。氣象機構起初預計伊西多爾會保持在尤卡坦半島以北,所以直到颶風登陸前一天才發佈颶風警告,在此以前沒有發佈過觀察預警[14][15]。尤卡坦半島有超過7萬人撤離[16],多個港口被迫關閉。墨西哥政府在風暴來襲前宣佈進入緊急狀態[17]接下來伊西多爾意外轉向南下登陸尤卡坦半島,在陸地上空減弱至熱帶風暴強度,對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地區的威脅程度因此大幅降低。面對氣旋來襲,美國紅十字會趕在伊西多爾預計登陸數天前動員德克薩斯州阿拉巴馬州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佛羅里達州各地的志願者和工作人員。[16]許多志願者提前幾天採取行動,確保潛在災區的每一戶人家都制訂好家庭救災方案,並在家中留有災害應急包。路易斯安那州卡梅倫到密西西比州帕斯卡古拉之間地區於9月24日上午進入颶風觀察預警生效狀態,但到了9月25日早上,氣象部門預計伊西多爾已不大可能再度增強成颶風,觀察預警因此取消。[5]

影響

加勒比群島

行經向風群島期間,風暴尚處弱熱帶低氣壓強度,沒有報道表明氣旋曾對該群島構成破壞或引起人員傷亡。開曼群島測得熱帶風暴強度大風,而且很可能出現一定程度的洪災,但同樣沒有出現風暴造成損失或人員死傷的報道。伊西多爾在牙買加降下暴雨,紅棉溝(Cotton Tree Gully)的降雨總量高達690毫米。[5]

古巴

颶風在古巴產生瓢潑大雨,多地降雨量超過300毫米,並以該國西部的伊莎貝爾盧比奧(Isabel Rubio)最高,達550毫米[5]。降雨同高達3.7米的風暴潮共同影響,共計摧毀77套房屋[11],還引發多地停電,部分樹木被連根拔起,許多房屋的屋頂被風颳落[18]。超過130間煙草烘乾室受到一定程度影響,其中貴重的煙草存貨遭到破壞[12]。共有2萬4000公噸柑橘和132公噸咖啡毀於一旦,數以千計的牧畜死亡,不過沒有出現人員喪生[18]

墨西哥東南部

伊西多爾在墨西哥和美國的降水分佈

颶風伊西多爾是有紀錄以來僅有的4場從北側吹襲尤卡坦州的風暴之一,也是1970年後第一個襲擊該區域的熱帶氣旋和1935年後首場襲擊當地的熱帶風暴,還是1888年後第一場吹襲尤卡坦州北部的颶風和唯一一場襲擊當地的大型颶風[1]

墨西哥國有石油企業墨西哥石油公司的原油生產因風暴中斷。鑽井作業和出口均暫停1周,該公司為此蒙受的損失達1億零870萬美元[19]。位於該國墨西哥灣近海的阿萊納島幾乎完全被颶風產生的風暴潮淹沒,幸而島上居民已在氣旋來襲前撤離[20]

伊西多爾以風力時速201公里強度從尤卡坦州梅里達附近登陸,並在其上空逗留近36小時之久。風暴產生超過760毫米雨量,並以坎佩切附近所測數值最高。[3]尤卡坦州南部部分地區出現高達6米的風暴潮,全州所有漁船有近三分之一因氣旋受損[21],還有近3萬6500套房屋被狂風摧毀[21],另有8萬3000戶民宅受損,約50萬人因此流離失所[19]。倒塌的樹木和中斷的電纜在尤卡坦半島北部大部分區域隨處可見[22],75%的穀倉或倉庫不是徹底被毀便是嚴重受損。農作物和牲畜受災程度極其嚴重,全國各地共有2000平方公里玉米和400平方公里果樹受損。[23]風暴期間,尤卡坦州損失的家禽和牲畜總量高達70%。墨西哥電網受到價值1976萬美元的破壞。尤卡坦半島超過25%的道路受到中等程度或重度破壞,鄉村地區為此蒙受了價值988萬美元的損失。[19]坎佩切的農業受到重創,共計損失3萬頭牛,還有400平方公里農業用地顆粒無收[5]

颶風伊西多爾共計奪走尤卡坦半島17條人命,但有兩人不屬風暴直接引起。整個墨西哥一共蒙受了9億5000萬美元的巨額損失。[20][24]

中美洲

受太平洋的上坡流影響,伊西多爾在危地馬拉降下暴雨,該國南部和西部多地發生山泥傾瀉和洪災。降雨還導致河水暴漲,有兩人在試圖渡河時溺亡。全國共有至少350戶家庭蒙受損失。[18][20]

美國東部

颶風伊西多爾同之後不久的颶風麗麗共同影響,導致墨西哥灣開放海域的多個石油或天然氣鑽井平台停產。兩場颶風幾乎接踵而至,致使石油減產1440萬桶(合229萬立方米),天然氣減產25.2億立方米。路易斯安那州里格萊茨(Rigoletes)和密西西比州格爾夫波特都測得2.5米高的風暴潮。[5]受伊西多爾影響,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地區中部到俄亥俄谷之間的大範圍地區降下暴雨,其中又以路易斯安那州傑佛遜堂區梅泰里Metairie)所測雨量最高,達406毫米[3]。洪災對莊稼構成中等程度破壞,損失總額達3億3000萬美元(2002年美元)[25]。氣旋還致使5人喪生,其中4人屬直接引起,均為溺亡;1人為間接導致,是密西西比州1名男子因心臟病發去世[5]

退役

由於這場風暴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世界氣象組織於2003年春將名稱「伊西多爾」退役,今後永遠都不會再在北大西洋熱帶氣旋命名時採用。用來取代的新名稱是「艾克」(Ike),於2008年首度啟用[26][27][28]

參見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1.4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Hurricane Research Division. Atlantic hurricane best track (HURDAT version 2). United States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5-06-04 [2015-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2). 
  2. ^ 2.0 2.1 2.2 Lixion Avila. Tropical Depression Ten Discussion Number 1 (報告). Miami, FL: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2002-09-14 [2016-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3). 
  3. ^ 3.0 3.1 3.2 David M. Roth. Tropical Storm Isidore’s Rainfall (GIF) (報告). Miami, Florida: United States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6-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4. ^ James Franklin. Tropical Depression Ten Discussion Number 6 (報告). Miami, FL: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2002-09-17 [2016-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Lixion Avila.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Hurricane Isidore 14 - September 27, 2002 (PDF).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報告) (Miami, Florida: United States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03-07-02 [2016-04-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04). 
  6. ^ Stacey Stewart. Hurricane Isidore Discussion Number 22 (報告). Miami, FL: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2002-09-21 [2016-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7. ^ Stacy Stewart. Hurricane Isidore Discussion Number 26 (報告). Miami, FL: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2002-09-22 [2016-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8. ^ Stacey Stewart. Hurricane Isidore Discussion Number 23 (報告).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2002-09-21 [2016-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9. ^ Andrew Orrison. Public Advisory Number 47 For Tropical Depression Isidore. Hydrometeorological Prediction Center (報告) (Camp Springs, MD: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2002-09-27 [2016-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07). 
  10. ^ James Franklin. Tropical Depression Ten Discussion Number 7 (報告). Miami, FL: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2002-09-17 [2016-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2). 
  11. ^ 11.0 11.1 Emergency Report n. 39 September 27, 2002 (報告). World Food Programme. [2008-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17). 
  12. ^ 12.0 12.1 Cuba : Hurricanes & Cyclones in Cuba. Cuba-Junky. [2016-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8). 
  13. ^ Stacey Stewart. Hurricane Isidore Disussion Number 27 (報告). Miami, FL: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2016-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2). 
  14. ^ Lixion Avila. Hurricane Isidore Advisory Number 20 (報告). Miami, FL: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2002-09-20 [2016-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15. ^ Miles Lawrence. Hurricane Isidore Advisory Number 21 (報告). Miami, FL: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2002-09-20 [2016-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16. ^ 16.0 16.1 Mason Anderson. Red Cross Urges Hurricane Preparedness as Three Storms Strengthen. The American National Red Cross. 2002-09-24 [2008-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2). 
  17. ^ Hurricane Isidore threatens Mexico. BBC News. 2002-09-21 [2016-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6). 
  18. ^ 18.0 18.1 18.2 World Food Programme. ODM-WFP emergency situation report on Latin America & the Caribbean Oct 10, 2002 (報告). ReliefWeb. 2002-10-10 [2016-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9). 
  19. ^ 19.0 19.1 19.2 Federal, State Governments Accused of Mishandling Assistance Efforts to Victims of Hurricane Isidore. SourceMex Economic News & Analysis on Mexico. 2002-10-09 [2016-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09) –透過HighBeam Research. 
  20. ^ 20.0 20.1 20.2 Isidore pummels Mexico's Yucatan Peninsula. USA Today (Gannett Co.). Associated Press. [2016-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22). 
  21. ^ 21.0 21.1 MWH. Linking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and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 for Sustainable Poverty Reduction (PDF) (報告). [2008-07-2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8-07-23). 
  22. ^ Hurricane Isidore batters Yucatan Peninsula, could head toward U.S. Gulf coast. Associated Press. 2002-09-24 [2016-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07) –透過Amarillo Globe-News. 
  23. ^ Programme Update (PDF).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ed Cross and Red Crescent Societies. 2002-12-19 [2016-04-0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10-22). 
  24. ^ Cenapred, Cepal y Servicio Sismológico Nacional. Principales desastres naturales, 1980–2005 (PDF). El Almanaque Mexicano 2008. 2008 [2009-06-1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02-17). 
  25. ^ John L. Beven II; Richard J. Pasch; Miles B. Lawrence. Atlantic Hurricane Season of 2002. Mariners Weather Log (Miami, Florida: Tropical Prediction Center,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Spring/Summer 2003, 47 (1) [2016-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2). 
  26. ^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Final Report of the 2003 Hurricane Season. 2004. 
  27. ^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Subject: B3) What names have been retired in the Atlantic and East Pacific basin?.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6-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28. ^ Robbie Berg.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Hurricane Ike (AL092008) 1 - 14 September 2008 (PDF).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報告) (Miami, Florida: United States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09-01-23 [2016-04-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10-02). 

外部連結


2002年大西洋颶風季的熱帶氣旋編輯
薩菲爾-辛普森颶風風力等級
TD TS C1 C2 C3 C4 C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