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菩提达摩曾面壁九年

易筋经》,经唐豪著作《少林武当考》中结论为道光三年市隐斋版的易筋经是紫凝道人作品。其作品有两序一跋。一序托古于李靖而另序托古于南宋牛皋

李靖序中说达摩面壁于少林寺。在嵩山少林寺留下的两本经书之一(另一本为《洗髓经》)。

最早版本

“易筋经十二势”载于清咸丰八年,潘霨整编成的《内功图说》中,并收载于《卫生要术》。第一势图说是“韦驮献杵”,韦驮为寺院护法神,唐初才开始安放寺院门前。书中内容为道教人士的导引术,亦有僧人不会练习的下部(睾丸玉茎)行功法,认为这种毫无根据之所谓仙道采补之术,岂会是苦行沙门之经文,故认为纯乃托古伪造。清代凌廷堪在《校礼堂文集·与程丽仲书》认为易筋经是天台紫凝道人假托达摩之名所作。也有人说易筋经是由古印度的瑜伽姿势和特殊的呼吸法两部分组成的。 “易筋经十二势”在清朝中叶的广东武术发展中,演生出十八罗汉手,为洪拳原始型态。洪拳在民国初年称为少林拳

小说情节

很多武侠小说都将《易筋经》描写为修练至高无上内功武术秘笈。根据金庸在《笑傲江湖》,易筋经乃少林派至高无上内功心法,与另一套少林神功九阳真经可谓难分高下;易筋经为达摩所著。达摩涅槃后,二祖慧可带着仍不理解的佛经与易筋经访众高僧,虽明白了佛理,但武学仍无法透彻。后,隋末唐初于长安大道上,遭遇一个武功高强的青年畅谈三天三夜,终于明白个中道理。后来那青年成为唐朝开国将领卫国公李靖,而《易筋经》也自此发扬光大。瑜珈术相传即是易筋经别名。

参考书籍

  • 《健身气功》,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编,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5年

参见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