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庞提乌斯·皮拉图斯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本丟·彼拉多
庞提乌斯·皮拉图斯
Pontius Pilatus
试观此人》(Ecce Homo),安东尼奥·奇塞里英语Antonio Ciseri创作的圣画,描绘的是庞提乌斯·皮拉图斯把遭到鞭打后的拿撒勒人耶稣指给耶路撒冷的民众看
第五任[[犹太行省罗马长官英语Prefect(总督)]]
任期
26年—36年
指定提比略罗马皇帝
前任瓦勒里乌斯·格剌图斯英语Valerius Gratus
继任马耳刻卢斯英语Marcellus (prefect of Judea)
个人资料
国籍罗马
配偶未知[注 1]
知名于判处耶稣十字架
庞提乌斯·皮拉图斯
St.Pontius Pilate
圣人殉道者
敬礼于科普特正教会埃塞俄比亚正教会
瞻礼6月25日(埃塞俄比亚正教会

庞提乌斯·皮拉图斯拉丁语Pontius Pilatus古希腊语Πόντιος Πιλᾶτος;?—36年),基督新教译为本丢·彼拉多天主教译为般雀·比辣多,是罗马帝国犹太行省的第五任罗马长官英语Prefect(公元26年-36年在任)。他最出名的事迹是判处耶稣十字架。他是罗马皇帝在犹太地的最高代表。

关于庞提乌斯·皮拉图斯的资料,来自四福音书斐洛约瑟夫斯塔西佗的少许记录。碑文“皮拉图斯之石”更确定了他曾经担任犹大总督的职务。根据这些资料,庞提乌斯·皮拉图斯可能是平托家族骑士团中的一员,并在公元26年接续了第四任总督瓦勒里乌斯·格剌图斯英语Valerius Gratus的治理。他一上任,就冒犯治下百姓的宗教传统,受到了斐洛与弗拉维奥·约瑟夫斯的斥责。根据约瑟夫斯所说,在残酷镇压撒玛利亚暴动之后,叙利亚行省总督卢西亚斯·维特留斯将他解职,他被召回罗马,时间正好在年事已高的罗马皇帝提庇留死后回去,卡利古拉继位,即公元37年3月16日。继任者是马耳刻卢斯英语Marcellus (prefect of Judea),但他只在职一年,随后由马鲁勒斯英语Marullus (prefect of Judea)继任总督。

在所有四卷福音书中,庞提乌斯·皮拉图斯回避处死耶稣的责任。在《马太福音》中,庞提乌斯·皮拉图斯洗手以示不负处死耶稣的责任,且不情愿地送他上刑架[4]。在《马可福音》中,描述耶稣并未对罗马帝国策反,庞提乌斯·皮拉图斯是不情愿地行刑。在《路加福音》中,不单单是庞提乌斯·皮拉图斯否认耶稣对帝国策反,而且加利利的分封王希律·安提帕斯,均找不出耶稣有什么不对的地方[4]。在《约翰福音》中,庞提乌斯·皮拉图斯说:“我没发现他有什么罪过”,并且向犹太人询问是否可以把他释放[5]

学者常常争辩当如何解释关于庞提乌斯·皮拉图斯的描述。而在1961年发现的、刻有庞提乌斯·皮拉图斯的皮拉图斯之石,也为学者们所争议[6][7]

历史中的皮拉图斯

皮拉图斯之石

对于庞提乌斯·皮拉图斯的出生与早年事例,历史所载甚少。

古老传说中,庞提乌斯·皮拉图斯的出生地是今日意大利中部的阿布鲁佐地区、当时称为萨姆尼地区的比森蒂小村庄[8]。有一个罗马小屋被称为是“比森蒂的皮拉图斯之屋”。有的苏格拉传说则称庞提乌斯·皮拉图斯诞生于福廷格尔,佩思郡高地的一个小村里[9]

也有人认为西班牙的塔拉戈纳和德国的福希海姆是庞提乌斯·皮拉图斯的出生地,但由于他是罗马公民,所以最可能出生于意大利中部。[10][11][12]

尤西比厄斯根据早期的伪经,表示庞提乌斯·皮拉图斯在罗马暴君卡利古拉统治时期(公元37-41)生活不如意,被流放至高卢,最后在维也纳自杀[8]。10世纪的历史学家耶拉波利斯的阿加皮亚斯在他的《综合历史》中,表示庞提乌斯·皮拉图斯在公元37/38年,即卡利古拉统治的第一年自杀[13]

其它的传说,则指出他死在瑞士的皮拉图斯山

第一份有关皮拉图斯的物理证据发掘于1961年,即在犹太省会——滨海凯撒利亚的罗马剧院里,则发现了一块皮拉图斯之石的石灰石,作为效忠提庇留的印记[14],石头上刻有[...]ECTVS IUDA[...],通常被认为是“犹大总督”(praefectus Iudaeae)。早期犹大省的执政官都是持“罗马总督”头衔。后来于公元44年起,库斯皮乌·法度斯继任以后,则改为“督察使英语Procurator (ancient Rome)”头衔。碑文被安东尼奥弗拉瓦所领导的小组发现,年代记录为公元26-37年。碑文目前被安置于以色列博物馆,副本被存置于凯撒利亚[15]

官衔与职能

庞提乌斯·皮拉图斯铸造的普鲁特铜币

庞提乌斯·皮拉图斯的官衔,从传统意义上来讲应该是提督英语Prefect#Ancient_Rome,因为塔西佗曾如此称呼他。然而于1961年,在滨海凯撒利亚圆形露天剧场遗址上所发现的、被命名为“皮拉图斯之石”的石灰石碑文——致提庇留·凯撒·奥古斯都——上称呼皮拉图斯为“犹大利亚总督”。[16]

犹大地的执政官衔在《新约》时期有许多变化。公元6年撒玛利亚、犹大和以东地区第一次被罗马帝国兼并为犹大省[17] 公元8年,犹太人叛乱时,该地区由骑士团(相对低级的执政官)来统治。他们持有罗马总督的官衔,直至希律·阿格里帕一世受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于公元41年封为犹太国王为止。希律·阿格里帕去世的公元44年,以东改由罗马帝国直接统辖,提督英语Prefect#Ancient_Rome改称为“督察使”。督察使除了无法直接掌管财政之外,其余与总督的等级及功能没有区别。相同年代的考古结果以及文献,再者根据凯撒利亚的石碑文,公元6年到41年之间以“总督”来称呼当地的最高长官是正确的。

总督或督察使的主要权责与军事有关,当然他们在当地为皇帝征税[18]并拥有一些审判权。其他的世俗管理则交付地方政府:地方议会或是民族自治,比如犹大和耶路撒冷,即交由犹太公会以及他们的议长-大祭司。但是,任命大祭司的权柄至公元41年为止,均在罗马的叙利亚行省总督或是皮拉图斯时期的犹大总督手中。例如,大祭司该亚法被瓦利亚斯·格拉托斯任命为希律圣殿的大祭司,后被叙利亚行省总督卢西亚斯·维特留斯(即后来的罗马皇帝维特里乌斯的父亲)解职。一般来说,皮拉图斯驻守在凯撒利亚,但是常在省内巡回,特别是去耶路撒冷,这是他的职务,在耶路撒冷时他的官邸是希律王宫殿英语Herod's Palace (Jerusalem) (尽管苦路的起点为安东尼亚堡垒,即耶稣时代的一支附属罗马第十海峡军团的军队驻守于此,但事实上安东尼亚堡垒只是军队驻地并不是总督的官邸,总督在耶路撒冷住的是大希律王生前的“希律宫殿”,因此耶稣所有的审判和鞭刑是在希律宫殿发生的。),因此耶稣在犹太公会之后是被带到这里。在逾越节,一个既是犹太国家的也是宗教的节日,作为总督,皮拉图斯都会负责耶路撒冷的秩序。一般他不会出现在朝圣的人群中,因为以一个受到罗马统治者直接征税的省份,犹太人对于总督的存在是很敏感的。

像庞提乌斯·皮拉图斯这样的骑士团员可以指挥一小队部队第十海峡军团),所以在军事上,他必须听从他的上级-叙利亚行省总督;后者可以视情况需要,下到巴勒斯坦。作为以东的执政官,皮拉图斯有一小撮从当地收编的应急部队驻扎在凯撒利亚耶路撒冷,如安东尼亚堡垒,以及任何需要军事控制的地方。他麾下的罗马士兵总数约3000人。[19]

犹太文学中的皮拉图斯

在史学家斐洛记载的文献《犹大利亚的罗马执政官》中,庞提乌斯·皮拉图斯是一个非常刚毅的人,不屈于罗马帝国统治者的指派。然而,裴洛强调说:“他性情急躁,常常不经审理就处死肇事者。”其他的形容,则称皮拉图斯唯利是图,有暴力政治倾向,曾经窃取经费和无间断地处死反抗者。

除了裴洛以外,著名犹太史学家约瑟夫斯对庞提乌斯·皮拉图斯的描述是:庞提乌斯·皮拉图斯对犹太文化完全不了解,常常以武力用事,不尊重犹太人的传统,几乎造成了犹太人大规模的叛乱。这样的事例在庞提乌斯·皮拉图斯执政期层出不穷。他表示庞提乌斯·皮拉图斯的前任尊重犹太人传统,例如:在进入耶路撒冷时,将所有偶像去除,而庞提乌斯·皮拉图斯却允许士兵在夜间把时任罗马皇帝提庇留的像带入城中。当耶路撒冷居民在次日发现时,他们要求庞提乌斯·皮拉图斯把凯撒像移往城外。在故意这样做了5天后,庞提乌斯·皮拉图斯最后命令兵丁用武力威胁犹太人,后者宁死不犯摩西律法。再僵持五天之后,庞提乌斯·皮拉图斯才移走凯撒塑像[20][21]

庞提乌斯·皮拉图斯在日后持续做出了类似的事,例如:在耶路撒冷,他放置了包金盾牌以讨好提庇留。虽然这次盾牌没有什么形象,但是仍然遭到大众反对。犹太人最初向庞提乌斯·皮拉图斯抗议,当他拒绝移除后,写信给提庇留。庞提乌斯·皮拉图斯称:提庇留“写给庞提乌斯·皮拉图斯的信中充满了斥责,以及对前任的不尊重,并要求他立即将盾牌拆卸、送回凯撒利亚首府。”[22]

约瑟夫斯记载了另一件事例,庞提乌斯·皮拉图斯把修护圣殿的款项,转用于修建引水渠。当犹太人再次抗议时,皮拉图斯让士兵藏在犹太人中。在庞提乌斯·皮拉图斯的示意下,士兵乱砍了许多犹太人,封了他们的嘴。[23]

他写道:比拉多害怕犹太人向提庇留派出代表抗议包金盾牌,这样“他们要是真的派出代表的话,他们就可以将他作为执政官的行为曝光,如受贿侮辱抢夺、荒诞奢华、草率处决,无休止地处死反抗者等。”[22]

约瑟夫斯记录庞提乌斯·皮拉图斯作为犹大利亚总督的最后时期。一大群撒玛利亚人被匿名的人说服,去基利心山看摩西所埋的圣物。但在人们必经的泰拉塔纳村庄,庞提乌斯·皮拉图斯“埋伏了骑兵和重型武装的步兵。当他们遇到村里来的第一个人,就投石挑衅,导致争斗。许多人被逮捕,下到监狱里。庞提乌斯·皮拉图斯将其中的领袖与具有影响力的人处死。”[24]撒玛利亚人向罗马驻叙利亚行省总督卢西亚斯·维特留斯(执政官)申诉,后者要求皮拉图斯去罗马向皇帝提庇留解释这起事端。但当皮拉图斯抵达罗马,提庇留已经去世了。[25]

福音书记载

詹姆斯·蒂索《铺华石处的审判》,1886年至1894年间

根据新约圣经所述,庞提乌斯·皮拉图斯是个优柔寡断的罗马地方首长,曾多度审问耶稣,原本不认为耶稣犯了什么罪,却在仇视耶稣的撒都该人首领的压力下,为免引起暴动,遂决定释放强盗巴拉巴,反而判处无罪的耶稣死刑,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随后以洗手表明自己在耶稣被钉的这件事上是无关涉的。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在其著作《编年史》(Annales XV 44)论及罗马皇帝尼禄迫害教会事件中,写道皮拉图斯总督使基督受死刑。[26]但根据犹太史学家约瑟夫所著的《犹太古事记》十八卷三十三章,记载写道“这人就是基督,但罗马总督在我们的上层人物的怂恿下,判钉他十字架。”此处所说的就是皮拉图斯。

艺术描写

关于基督受难戏剧与影片中常常包括了庞提乌斯·皮拉图斯的角色,因为他是耶稣之死的核心人物之一。编剧者认为有理由将皮拉图斯置于核心角色的地位,以补充他人生未知的部分,包含:

  • 软弱而苦恼的官僚
  • 铁腕冷酷的地方官
  • 能看出耶稣的经历会改变人类历史的人
  • 后悔处死耶稣的人(根据编剧的内容而或多或少)
  • 深知加利利被告的重要性的审判长
  • 疲倦的地方官(他并不在乎耶稣是谁,只想尽快将案件脱手)

注释

  1. ^ 后来的基督教传统给皮拉图斯的妻子名为“普罗枯拉”(拉丁语Procula)或普罗克拉(古希腊语Πρόκλα)、[1] 以及克劳迪娅·普罗库拉[2] 有时还有其他名称,例如利维亚或普拉提萨。[3]

参考文献

引用

  1. ^ Demandt 1999,第162页.
  2. ^ Grüll 2010,第168页.
  3. ^ Hourihane 2009,第415页.
  4. ^ 4.0 4.1 Harris, Stephen L., Understanding the Bible. Palo Alto: Mayfield. 1985.
  5. ^ "John 18:38-39 ESV – My Kingdom is Not of This World". Bible Gateway. Retrieved 9 June 2012.
  6. ^ Jerry Vardaman, A New Inscription Which Mentions Pilate as 'Prefect' , Journal of Biblical Literature Vol. 81, 1962. pp 70–71.
  7. ^ Craig A. Evans, Jesus and the ossuaries, Volume 44, Baylor University Press, 2003. pp 45–47
  8. ^ 8.0 8.1 Eusebius, Historia Ecclesiae ii: 7
  9. ^ Marcello De Antoniis. "Cenni Storici" (in (Italian)). Bisenti.eu. Retrieved 21 March 2012.
  10. ^ 存档副本. [2013-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13). 
  11. ^ 存档副本. [2013-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30). 
  12. ^ 存档副本. [2013-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6). 
  13. ^ Agapius, Universal History trans. A. Vasiliev, 1909.http://www.tertullian.org/fathers/agapius_history_02_part2.htm
  14. ^ The word Tiberieum is otherwise unknown: some scholars speculate that it was some kind of structure, perhaps a temple, built to honor the emperor Tiberius.
  15. ^ Inventory number is AE 1963 no. 104
  16. ^ Herry Vardaman, "A New Inscription Which Mentions Pilate as "Prefect,"" Journal of Biblical Literature 81 (1962) 70–71.
  17. ^ H. H. Ben-Sasson, A History of the Jewish Peopl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ISBN 0-674-39731-2, page 246: "WhenArchelaus was deposed from the ethnarchy in 6 AD, Judea proper, Samaria and Idumea were converted into a Roman province under the name Iudaea."
  18. ^ Doug Linder. "law.umkc.edu". law.umkc.edu. Retrieved 21 March 2012.
  19. ^ "Administrative and military organization of Roman Palestine". Retrieved 24 December 2008.
  20. ^ Josephus, Jewish War 2.9.2–4
  21. ^ Jewish Encyclopedia article on Pilate, retrieved 5 May 2009
  22. ^ 22.0 22.1 Philo, On The Embassy of Gauis Book XXXVIII 299–305
  23. ^ Josephus, Antiquities of the Jews 18.3.2
  24. ^ Josephus, Antiquities of the Jews 18.4.1
  25. ^ Josephus, Antiquities of the Jews 18.4.2
  26. ^ 毕尔麦尔(Bihlmeyer)等编著,《古代教会史/Early Church History》,雷立柏(L. Leeb)译,(北京市: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21。

来源

第一手来源

The references to Pilate, outside the New Testament:

第二手来源
  • Bond, Helen K., Pontius Pilate in History and Interpretation (1998).
  • Carter, Warren, Pontius Pilate: Portraits of a Roman Governor (2003).
  • Taylor, Joan E. "Pontius Pilate and the Imperial Cult in Roman Judaea," New Testament Studies 52 (2006) 555–582.
  • Wroe, Ann, Pilate: The Biography of an Invented Man (1999).

参见

外部链接

官衔
前任:
瓦勒里乌斯·格剌图斯英语Valerius Gratus
罗马帝国犹太行省罗马长官英语Prefect
26年–36年
继任:
马耳刻卢斯英语Marcellus (prefect of Jud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