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篙山之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竹篙山之役发生于1895年10月左右,为马关条约签立后,日本统治台湾期间发生的反抗行动,为台湾民主国时期乙未战争台南地区发生的武装抗日运动。[1][2]

事件经过

1895年马关条约签立后,同年5月30日北白川宫能久率领卫师团从澳底(现万隆)入侵,占据基隆、台北、新竹、台中、嘉义。同年10月10日,日本派遣贞爱亲王统第四旅团[3]布袋港登陆,义首侯西庚率众拒于港口,11日北白川宫能久复遣近卫从嘉义进攻盐水港,总兵谭少宗督义民翁煌南等据屋相抗,林昆冈率众数十人推新营生员沈芳徽统之,遣人赴台南请军器仅获得旧铳数十只[4]并携刀枪扼守八掌溪以待,11日近午日军一队侵入杜仔头庄林昆冈、沈芳徽、陈连发围攻之,日军死伤甚众。

十八日,日佐佐木大佐带一联队入侵蚵寮、倒风寮庄宅仔港一带,林昆冈与赖安邦合兵死抗。

日军攻略铁线桥,义军退守曾文溪,当时刘永福镇守台南增遣刘光明、苏建邦、苏定邦、徐荣光等带兵千众支援,屯兵于麻豆庄,10月19日日贞爱亲王分兵南下,一攻萧垅,一攻曾文溪,刘光明不战而退。[5]

20日下午,日泷本大佐渡曾文溪侵入东势宅庄,一军徐骧据曾文溪支流东岸(溪尾庄东)拼死阻击,不幸战死。佐佐木大佐带一联队沿海岸南进,侵入萧垅附近,林昆冈据竹篙山[6]率义民义勇冲杀,林昆冈不幸中炮,自刃以殉[7](一说为中弹身亡[8]),享年45岁。[9]

参考资料

  1. ^ 南瀛抗日誌. 台南县文化局. 2000: 45–52. ISBN 957-02-5459-9. 
  2. ^ 黄, 昭堂. 台灣民主國之研究. 台北市: 稻乡出版社. 1993. ISBN 957999630X. 
  3. ^ 曾, 旺莱. 蕭壠走番仔反:臺灣抗日秘辛. 台南县文化局. 1998-11: 53–54. ISBN 957-02-2744-3. 
  4. ^ 连, 雅堂. 台灣通史卷三十六列傳八. 
  5. ^ 陈, 美惠. 1895年日本征台遺跡:伏見宮貞愛親王之鹽水港御舍營所. 台湾文献. 
  6. ^ 邱, 奕松. 乙未南瀛抗日記. 南瀛文献. 2000, 1: 97-98. 
  7. ^ 臺南縣志卷八人物志. : 21–22. 
  8. ^ 林崑岡. 国家图书馆 台湾记忆. [23-09-08] (中文). 
  9. ^ 林崑岡. 台南研究数据库. [2023-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8)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