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圣子 (中华文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圣子,意为圣王之子,后来用来专指皇帝的儿子

在近代,该词汇被用于宗教用词或者译词中,如基督教中的圣子

圣子专指皇帝的儿子,有时称皇帝的孙子为“神孙”,“圣子神孙”指皇帝的子孙,如《明史》(志 卷五十一 志第二十七 礼五 吉礼五 庙制):“子孙之身乃祖宗所依,圣子神孙既亲奉祀事于此,则祖宗神灵自当陟降于此。”

文献(按时间顺序)
  • 史记》: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佰﹑仲雍二人乃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荆蛮,自号句吴。
  • 新唐书》:睿宗有圣子,一受命,一追帝,三赠太子,天与之报,福流无穷,盛欤!
  • 新唐书》:天以唐克肖其德,圣子神孙,继继承承,于千万年,敬戒不怠,全付所覆,四海九州,罔有内外,悉主悉臣。
  • 宋史》:绍休前烈,仁化弥隆。笃生圣子,尧、汤比踪。烝尝万世,福禄来崇。
  • 宋史》:天行惟健,天步惟安。圣子中立,臣工四环。民无能名,威不违颜。
  • 元史》:八月甲午黎明,召百官集兴圣宫,兵皆露刃,号于曰:“武皇有圣子二人,孝友仁文,天下归心,大统所在,当迎立之,不从者死!”
  • 明史》:四奏天道传之曲:马负图兮天道传,龟载书兮人文宣,羲画卦兮禹畴,皇极建兮合自然。绵绵历数归明主,祥麟在郊威凤舞。九夷入贡康衢谣,圣子神孙继祖武,垂拱无为迈前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