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胡宗瑜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胡宗瑜(16世纪—17世纪),伯暇湖广承天府荆门州[1]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生平

胡宗瑜是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科举人,授临高知县[2],任内政事忠厚、勤政慈惠,尊儒重道,每逢四九日都会向诸生授课,又针对县事利弊兴革,县民感德就创立明通书院祭祀他,在书院中的石亭匾额刻上“神明父母”对联,清朝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时由知县樊庶重修[3]

胡宗瑜在隆武年间升任漳南道佥事,其后辞官回乡,绝口不谈仕宦之事,得人称重[1][4]

引用

  1. ^ 1.0 1.1 同治《荆门直隶州志·卷九·人物志》:胡宗瑜,字伯暇,天启甲子乡荐,以广文迁广东临高令,洁己爱民,不畏彊御,居官十载,归无长物,遂初后绝口不谈仕宦事,以礼自防,为郡国重。
  2. ^ 同治《荆门直隶州志·卷八·选举志》:(天启)四年(举人)……胡忠【宗】瑜 甲子,临高知县,有传
  3. ^ 光绪《临高县志·卷十一·宦绩类》:胡忠【宗】瑜,湖广荆门州人,崇祯间以举人宰临邑,慈惠勤廉、崇儒重道,每逢四九日,会课诸生谈文弗倦;凡诸利弊兴革得宜,感德者久而不忘、咸以文章,政事忠厚贤能称之,通邑士民共创明通书院以祀之,中建石亭,额镌“神明父母”联刻,百里弦歌小试大行之兆,万年香火难酬罔极之恩。国朝康熙四十四年,知县樊庶重修石亭,额镌重振颓风。 以上旧志
  4. ^ 钱海岳《南明史·卷四十八·列传第二十四》:同(傅云龙)时福建监司:……胡宗瑜,字待庵,荆门人。天启四年举于乡。临高知县,累迁漳南佥事。

参考文献

  • 同治《荆门直隶州志》·卷八·选举志
  • 同治《荆门直隶州志》·卷九·人物志
  • 光绪《临高县志》·卷十一·宦绩类
  • 钱海岳南明史》·卷四十八·列传第二十四
官衔
前任:
许真儒
明朝临高县知县
崇祯年间
继任:
欧阳守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