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庐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虹庐
Hong-Lu Apartments
虹庐正面
概要
状态台北市历史建筑
类型宅第
建筑风格现代主义建筑
所属国家/地区 中华民国
行政区台北市
地点大安区济南路三段18号
坐标25°02′24.2740″N 121°32′3.1139″E / 25.040076111°N 121.534198306°E / 25.040076111; 121.534198306坐标25°02′24.2740″N 121°32′3.1139″E / 25.040076111°N 121.534198306°E / 25.040076111; 121.534198306
竣工日1964年
技术细节
材料混凝土
层数9
设计与建造
建筑师王大闳
保护情况历史建筑
官方名称虹庐
类型登录等级:历史建筑
登录种类:宅第
评定时间2019年4月23日
详细登录资料
地图
地图

虹庐是位于台湾台北市大安区的一座集合住宅建筑,建于1964年,是王大闳的第一件高层住宅建筑,现在已转为私人产权。[1][2]

沿革

1962年9月,王大闳与其建筑公司大洪建筑师事务所对于台北市济南路三段18号的新建筑计划进行承建设计。其建筑最初取照名称为“大虹公寓”,后待1964年落成后,王大闳与其家人则于1965年搬迁到虹庐四楼居住。[3]直至1988年搬离将建筑卖给目前的住户。

2016年,王大闳家属将虹庐初步平面图及透视图、工地及平面布置图、费用估算文件捐赠于香港视觉文化博物馆M+[4]

2018年7月,台北市文化局偕同文资委员至虹庐会勘,后待2019年4月所举办文资会议,将虹庐登录为历史建筑[5][6]。其住户及所有权人因不服受文资影响规划进行都更,曾提出提行政诉愿。[7][8]

建筑设计

虹庐为四层楼集合住宅,其样式为现代主义建筑,正立面由两片巨大、不对称的清水砖白墙构成,在二楼以局部墙面连结形成所谓内凹H形结构。入口以天井进入,所有居室开窗皆位于侧面及后面,以此与街区区隔的“内向式”设计。墙体设有月亮门,该建筑物的主楼梯与屋顶围墙采用分离设计。[9][10]其建筑物的设计被视为是中国水平式合院的高层转化。屋顶女儿墙脱开立面以及阳光投射到立面的阴影具有与中国传统屋顶的联系。[11]

当前,建筑物部分内部结构因改装而稍作更动,围墙也另辟大门当作入口。此外因屋龄过于老旧,其建筑物多处出现漏水、白蚁等问题,目前1楼为餐厅,2楼到4楼则为私人住宅。

参考文献

引用
  1. ^ 中华民国文化部. 虹廬-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memory.culture.tw. [2022-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5) (中文(台湾)). 
  2. ^ 「遇見王大閎特展」——台灣建築現代化的先行者,建築師王大閎線上建築展覽. MOT TIMES 明日志. [2022-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5). 
  3. ^ 【阮慶岳專欄】建築的態度:戰後台灣建築師群像系列一——王大閎. 典藏ARTouch.com. 2021-06-18 [2022-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5) (中文(台湾)). 
  4. ^ 台灣台北市濟南路虹廬(約1964年)工地及平面佈置圖 (1964年4月24日) - 王大閎,大洪建築師事務所 | 藏品 | M+. www.mplus.org.hk. [2022-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5) (中文(繁体)). 
  5. ^ 人间福报. 王大閎設計虹廬 登歷史建築 | 教育. 人间福报. [2022-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5) (中文(台湾)). 
  6. ^ 台北报导, 陈佳鑫 吴嘉堡 /. 王大閎設計「虹廬」自宅 登錄為歷史建築 | 公視新聞網 PNN. 公视新闻网 PNN. 2019-04-15 [2022-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5). 
  7. ^ Hung Lu residents oppose designation - Taipei Times. www.taipeitimes.com. 2019-04-18 [2022-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5). 
  8. ^ 杨心慧. 虹廬列歷史建築 住戶抗議影響都更 - 生活.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9-07-26 [2022-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5) (中文(台湾)). 
  9. ^ 中华民国建筑师公会全国联合会. 《建築師》雜誌第12期. 台北市. 1977-12. 
  10. ^ 简秀枝. 簡秀枝》王大閎遺愛人間 虹廬 - 生活. 中时新闻网. [2022-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5) (中文(台湾)). 
  11. ^ 罗时玮. 《現代都會建築的擬仿向度:從巴塞隆納展覽館到虹廬、良士與鴻霖大廈》. 台北市: 台大建筑与城乡学报. 1993-12.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