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讨论:投票/条目中出现待翻译非中文的处理方法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投票题目

投票题目是否应该改一下?出现待翻译外文改成出现待翻译非中文。--Theodoranian|虎儿 (talk) 00:06 2005年5月27日 (UTC)

中文维基,外文应该没有异议吧?---肚脐 | 。| 01:10 2005年5月27日 (UTC)
个人浅见以为非中文比较政治正确一点啦!--Theodoranian|虎儿 (talk) 02:43 2005年5月27日 (UTC)
同意。非中文比外文更准确,就像有些在美国的华人,滥用“外国人”一词称呼非自己族群(自我中心),还不如改称“非华人”。--Jusjih 07:26 2005年5月27日 (UTC)
这里真是敏感呀。呵呵。。。以后大学名称都要改成“北京非中文大学”,“东京非日文大学”了。开开玩笑。--Hamham 07:33 2005年5月27日 (UTC)
恩,赞同将外文改为非中文,以一个海外华人的角度来说,华文是我的母语。但是英语对我来说不是外语。英语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官方语言之一,由于在这里长大和受教育,所以这也是我的第一语言,因此英语对我而言不是外语,另一方面,马来语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国语,所以对我们来说,马来语也不是外语。--阿仁 12:15 2005年5月27日 (UTC)
好,赞同。---肚脐 | 。| 14:21 2005年5月27日 (UTC)

太敏感了,简直就是矫枉过正。对于中文来说,中文以外的文字就是外文……中文维基以外的维基就是外文WIKI。这有什么问题呢?这里的外文是相对语言文字来说的,中文以外的文字。中文维基WIKI要消除国界地使用中文,可为什么中国大陆地区以外的中文使用者会如此政治敏感呢,--Eternal 06:41 2005年6月1日 (UTC)

描述内容

建议将“待翻译外文”后面再加上“正文”两字。

赞同,在内容修改,不必修改标题。---肚脐 | 。| 14:21 2005年5月27日 (UTC)

许多生物的分类学名,在中文地区的科学界都尚无正式翻译,或是编辑者无足够的资料显示此物种的科学分类名称已有中文翻译,但若将之删去,对于整个分类族群的物种有失完整性。--KJ (talk) 11:44 2005年5月27日 (UTC)

其实只要改写为‘暂时没有中文翻译可以替代的非中文专有名词’,大致上应该可以减少这种问题。因为迄今为止很少看到名词之外,有其他词性的外文词汇会有无法翻译又重要到不能不列出的情况。如有个案,我相信以大部分维基人的判断能力,应该有足够智慧看得出这是因为想翻译但翻译不出来而以原型态存留,或是因为没翻译完或甚至懒得翻译而以原型态存在的差别。--泅水大象 讦谯☎ 13:32 2005年5月27日 (UTC)
赞同。----肚脐 | 。| 14:21 2005年5月27日 (UTC)

其实不只是生物学,许多地名也一样。编辑者没有足够资料找到此地名的已有中文翻译,建议保留原文地名,让其他有资料的人再作补充和完善。若贸贸然翻译就会有过去如Middlesex翻译成"中六郡"一类的争义。--Wingchi 18:02 2005年5月27日 (UTC)

删除条件

对于删除的两个条件:“不是为了解释条目中的中文”,“暂时没有中文可以替代”,该如何认定呢?由删除者自行认定吗?--Wikijoiner 09:33 2005年5月27日 (UTC)

任何的规则无论再严密,也仍然需要执行者本身一定程度的判断能力来辅助,但没翻译完跟无法翻译中间的差别,相信稍具智识的参与者都能轻松辨别。--泅水大象 讦谯☎ 13:37 2005年5月27日 (UTC)
可以举例,如可以保留的情况。若有争议,则选择删除投票。---肚脐 | 。| 14:24 2005年5月27日 (UTC)
比如说,有人认为某个词暂时没有中文可以替代,但另一个人给出一个中文词说这个可以替换,但对方又认为不妥,争执不下,该怎么办呢?我认为还是把删除条件改成“整段非中文”,这样比较好判断,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Wikijoiner 15:12 2005年5月27日 (UTC)
只要给出的中文词是被正式发表过的就可以(不是自己发明的,乱翻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15:18 2005年5月27日 (UTC)
如果特定单词或特定单句有疑问,必须将原文列出,以便修改。如有争议,在该条目的讨论页讨论,此次讨论并不涉及。不可将删除条件改成“整段非中文”,若如此,段落中出现零星中文的将如何处理?应改为除去整段中文,全为非中文或部分为非中文的段落都应删除,即在此段中仅存一句或零星中文的也要将此段删除,要求翻译以整段为单位。---肚脐 | 。| 16:38 2005年5月27日 (UTC)
对翻译不要太死板了吧,为何就一定要照原文原封不动的翻,再加工为何不可?只要加上<!--代码-->把非中文部分暂时隐藏起来就是了,对于仅仅查阅的人来说就没有问题了。--3dball 13:05 2005年5月28日 (UTC)
“部分为非中文的段落都应删除”,如果全段仅有一个非中文单词,其余均为中文,也要删除段落吗?--Wikijoiner 04:51 2005年5月29日 (UTC)
请您看清楚前提:“如果不是为了解释条目中的中文,或是暂时没有专有中文可以替代”。---肚脐 | 。| 16:11 2005年5月29日 (UTC)
“部分为非中文的段落都应删除”,如果全段仅有一个非中文单词(满足前提),其余均为中文,也要删除段落吗?--Wikijoiner 04:10 2005年5月30日 (UTC)
第一,如果是破环页面而在整段中文中加入的,做“回退”处理;第二,如果是翻译者无意漏掉,任何人(当然包括管理员)都可以将这个“仅有”的非中文单词翻译成为中文,如同其他可坐快速删除处理的条目,只要有人愿意修改,并达到保留要求当然可以保留;最后,如果是翻译者自己没事找事,想叫别人将自己翻译的段落删除,管理员当然可以成全他,令其“求仁得仁”,善莫大焉。---肚脐 | 。| 20:57 2005年5月30日 (UTC)
第二种情况和第三种情况怎么做区分呢?

第三种情况就是,翻译者说“删了吧”。请你留言后签名。谢谢。---肚脐 | 。| 17:05 2005年5月31日 (UTC)

整篇非中文

如何处理?快速删除只规定了从其他维基条目复制的情况,那么其他情况呢?是否也应当做快速删除?还是投票删除?抑或是在此次投票中解决?---肚脐 | 。| 16:56 2005年5月27日 (UTC)

快速删除啰,这个没有异议吧, 在快速删除的约定里加注一条应该就可以了--阿福( Talk) 06:33 2005年5月28日 (UTC)
这种情况绝大多数应该怀疑侵权吧?---肚脐 | 。| 17:00 2005年5月28日 (UTC)

鼓励使用<!--代碼-->

  • 我曾经帮几篇文章用代码的方式把"非中文"藏起来,给大家参考--阿福( Talk) 06:33 2005年5月28日 (UTC)
    • 如果大量非中文存在,隐藏对于统计或者编辑也有影响吧?至少这样隐藏的内容也应有保留的期限,但处理起来就比较麻烦,因为不易发现。是否使用一种模版,提示本条目中有大量隐藏非中文内容?---肚脐 | 。| 17:10 2005年5月28日 (UTC)
      • 同意用注释标记,但是建议在有大量非中文的情况下,在可显示页面标出来,如
这里有部分非中文内容,供参考翻译<!--非中文内容-->
也许一个好的模板会很有用。而由于某种原因,未能翻译的专有名词,可以加注
这样的表示未能翻译的小标志(最好是像wiki教科书里的那种表示完成进度之类的小标志图片),另外建立待翻译词汇列表并将标有标记的词汇放入列表--Super1留言 04:05 2005年5月29日 (UTC)

投票选项的整理和修改

由于大家不在讨论期限内提出自己的意见,导致投票选项在投票开始后不能充分表达大家的意愿,我已经将选项做整理和修改,尽量满足大家的选择。对于没有选择时效的投票者,暂时按“直到翻译完毕”处理,如有异议,请大家自行修改自己的选项。谢谢。---肚脐 | 。| 20:50 2005年5月30日 (UTC)

感觉投票选项偏离了原来开设的意思

本来是讨论到什么时候删除,现在变成了用什么形式来隐藏或是表现其中的非中文部分了。--Panda 04:31 2005年6月4日 (UTC)

没办法啊,也许是讨论时间太短,大家意犹未尽。---肚脐 | 。| 00:56 2005年6月5日 (UTC)
原来的设定是要删除啊,有一部分人希望不要直接删除,因此自然会有删除以勿的别种选项出现啰!--Theodoranian|虎儿 (talk) 03:30 2005年6月6日 (UTC)

我对投票结果的解读

我对投票结果的解读是,绝大多数投票者都支持保留到翻译完成(22名),其中采用注释方法13.5票,灰色显示方法7票,因此我建议简化投票,就是采用灰色显示,还是注释方法处理未翻译完成的内容。可以双方就其优缺点进行讨论一周后进行投票。--用心阁(对话页)Wikimania 2005! 01:47 2005年6月6日 (UTC)

我觉得因为未有选项超过2/3,因此宣布本项投票没有结论是不公平的。原来投票规则中就没有说要达到2/3,更何况在这么多的选项中已经可以看得出来多数意见为何了,如此却说未有结论似乎与事实不符。--Theodoranian|虎儿 (talk) 03:33 2005年6月6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