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大學菲茨威廉學院
菲茨威廉學院 | |
---|---|
全稱 | 劍橋大學菲茨威廉學院 |
舊稱 | 菲茨威廉學堂(1869-1924) 菲茨威廉宅院(1924-1966) |
名稱來源 | 理查·菲茨威廉 |
格言 | Ex antiquis et novissimis optima |
地址 | 學院路 |
建立日期 | 1869年(建校),1966年(成為劍橋大學學院) |
院長 | 羅伯特·萊斯布里奇教授 |
大學部 | 474 |
研究生 | 180 |
姐妹學院 | 牛津大學聖埃德蒙德學院 |
網站 | http://www.fitz.cam.ac.uk/ |
賽艇隊 | http://www.fitzbc.co.uk/ |
劍橋大學菲茨威廉學院(Fitzwilliam College, Cambridge ,簡稱『Fitz』)是劍橋大學下屬的一個學院。菲茨威廉學院始建於1869年,學院的起源與非學院學生委員會(Non-Collegiate Students Board)密切相關。該委員會的成立旨在幫助經濟條件困難的學生在劍橋大學就讀。學院原址設在劍橋市中心的菲茨威廉大樓內,與菲茨威廉博物館隔街相望。1966年,遷至新址的學院正式獲得學院地位。學院於1978年開始招收女性學生。
現時,費茲威廉學院共有約450名本科生、300名研究生及90名教員。
歷史
創立與早期發展
歷史 創立 1869年,劍橋大學修改條例,允許非學院學生經審理之後入學。彼時,負責此項工作的審理員辦公室設在特蘭平頓街(Trumpington Street),與菲茨威廉博物館隔街相望。更新後的條例令原本無力繳納學費的學生有機會就讀於大學下屬的學院並取得學位。同時,這些學生亦被准許參加考試及申請獎學金。1887年春,在非學院學生聯合會(Non-Collegiate Amalgamation Club)的一次會議上,學院被定名為「菲茨威廉學院」。隨之,劍橋大學將學院所在的建築命名為菲茨威廉大樓。菲茨威廉大樓日後成為非學院學生委員會(Non-Collegiate Students Board)的總部,並設有供學生使用的設施和少量的宿舍。 1922年,該大樓被更名為菲茨威廉大宅(Fitzwilliam House)。
由於菲茨威廉學院學院更注重考察學生的學業水平而非家庭背景,學院迅速吸引了一批優秀人才,其中包括未來的諾獎得主、國家元首及眾多著名的法律界人士。學院在醫學方面頗有建樹,亦為劍橋大學內國際化程度較高的一所學院。
20世紀後半葉開始,由於補助金愈發容易獲得,就讀於劍橋大學的難度隨之降低,故非學院學生的數量開始下降。當時亦出現了關閉學校的提議,但遭到了校友的強烈反對。對此,菲茨威廉學院決定尋求正式的學院地位。學院開始籌措經費並在距市中心1英里處的城堡山(Castle Hill)購入新址。最早一批建築於1963年啟用。
1966年,學院被女王會同樞密院(Queen-in-Council)授予皇家憲章,正式成為劍橋大學菲茨威廉學院。
後繼發展
自從遷至新校址之後,菲茨威廉學院穩步發展,逐漸成為劍橋大學規模最大及最多元化的校園之一。起初學院僅有一幢攝政時期的莊園建築,此後的每十年內則都會新建一至二棟新樓。現時,學院共有五個互相通連的庭院,庭院內則包含著巨大的矩形花園。與劍橋大學其餘學院不同,菲茨威廉學院絕大多數的建築皆為現代設計。
最初兩個庭院及其中心位置的大樓落成於1963年,其中規模最大的大樓包含舊圖書館、食堂、新生休息室等。建築由設計師丹尼斯·拉斯頓(Denys Lasdum, 1914-2001)負責設計。這些建築用於構成校園的「背部」(即最北端的部分)。當資金到位之後,學院便開始往南端發展。20世紀末,新院(1985)、禮拜堂(1991)、威爾遜院(1994)相繼落成。隨著2003年門樓院的建成,學院最終擁有全新的門面。翌年,新會場的落成促使學院成為劍橋大學最佳的表演藝術場所之一。
2007年,學院在劍河邊上修建了新的船屋。2009年,新圖書館和技術中心落成。2010年,學院購入了原屬一家旅店的小屋,用於翻新後供研究生使用。
菲茨威廉學院以其美麗的花園而聞名,而花園本身的歷史亦早於學院。2008年的一次考古挖掘在校園內發現了一座具有3500年歷史的農莊的遺蹟。
校園文化
院名起源
學院的名稱來自於聲名顯赫的菲茨威廉家族。該家族擁有英格蘭和愛爾蘭的貴族血統,其祖宅米爾頓莊園(Milton Hall)即位於劍橋市北。菲茨威廉家族的成員數百年來既是劍橋大學的學生又是其捐助者,故菲茨威廉與大學的關係異常緊密。1816年,第七代菲茨威廉學院子爵將其名下的藏書、藝術品和私人物件捐贈給劍橋大學以成立菲茨威廉博物館。正對博物館的一條街道亦以菲茨威廉命名,而這條街即為菲茨威廉學院的舊址所在。
紋章
學院的紋章在19世紀80年代啟用,以滿足當時為新成立的划艇社提供辨別標識的需要。 就圖案樣式而論,該紋章為劍橋大學官方紋章和菲茨威廉家紋的結合。最初,該紋章僅在非官方場合使用。直到學院決定申請學院資格之後,菲茨威廉學院才正式向紋章院申請授權紋章(Grant of Arms)。學院紋章的設計圖於60年代晚期正式繪製,繪製者為代表女王會同樞密院的諾福克公爵。值得注意的是,菲茨威廉學院的紋章亦為所有劍橋大學學院中唯一吸納了大學自身紋章元素的一例。
格言
學院的格言為「震古爍今」(拉丁文:Ex antiquis et novissimis optima),直譯為「新舊時代的最佳」。這句格言亦體現在學院內古典與現代結合的建築風格上。泛泛而言,「震古爍今」可以理解為學院在傳統與創新之間尋求平衡的理念,或在舊有成就上持續進步的決心。
學院的格言亦被鄰近的哈德威克村(Hardwick)作為其銘言。與之類似的案例是牛津大學聖凱薩琳學院的格言「博古通今」(拉丁文:Nova et Vetera),該學院建立的宗旨與菲茨威廉學院亦非常類似。
學院代表色
菲茨威廉學院亦灰色及紅色作為學院代表色,主要用於圍巾的配色。學院的最早的體育隊記錄中將代表色描述為「灰色及紅寶石色」。1892年復活節前後,又更變成「深紅色和法國灰」。後來亦出現過「藍色與淺黃色」的搭配,故直至1960年代學院體育隊的上裝仍以藍色作為主色調。學院將代表色定為灰色及深紅色。
吉祥物
菲茨威廉學院的學生有時被戲稱為「菲茨羊」(Fitzbilly)或「雄羊」(Billygoat)。因此,山羊即成為了學院的吉祥物。在學院的船屋前部、划艇社社旗及許多不同地方均可以見到山羊的圖案。2018年8月22日學院領養了一隻名叫Leo的山羊,但是它在肯特郡的Maidstone[1]。
- ^ Fitzwilliam just goat a new college pet, and his name is Leo. Varsity Online.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5)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