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遠炮台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座標29°58′15.581″N 121°44′51.414″E / 29.97099472°N 121.74761500°E / 29.97099472; 121.74761500

鎮海口海防遺址
宏遠炮台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所在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
分類古建築
時代民國
編號4-0140-3-062
登錄1996年

宏遠炮台中國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的一處炮台,今存遺蹟。炮台位於笠山東北麓,三合土築成的炮台始建於1887年,曾為鎮海縣境內最大的炮台,目前尚存部分殘牆。鋼筋混凝土炮台建於1936年。1996年,宏遠炮台與其他鎮海口海防設施一同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歷史

19世紀末的甬江入海口,照片中部可見宏遠炮台

宏遠炮台始建於光緒十三年(1887年)。當時的寧紹台道薛福成在總結中法戰爭鎮海之戰經驗時認為,甬江口有游山、虎蹲山作掩蔽,戰艦很難直接通行,而笠山旁的小浹江口則是外海進入內河的捷徑。笠山位於甬江口最前方,三面受敵,如在此修建炮台,能夠阻斷敵艦進入甬江,且可與口內諸炮台相呼應。建設炮台所需的經費由商民捐款而來,炮檯曆時兩年完工,耗資七萬五千兩白銀,內設三門克虜伯後膛炮,為當時甬江口裝備最精良的炮台,亦成為甬江口第一道防線[2]

抗日戰爭前夕的1932年,國民政府聘請的德國軍事顧問佛采爾在考察寧波海防時,認為笠山炮台的設施已經陳舊,因而擬定了新建炮台的計劃,以原炮台台壁為掩體,內部新建盆式炮台,設置旋轉鋼軌,增設防空設施。新的炮台完工於1936年。抗日戰爭開始後,日軍對炮台實施轟炸,遭到炮台守軍還擊。1939年6月7日,日軍6機編隊企圖偷襲炮台,長機被炮台高射炮火力擊落[2]。1941年日軍占領鎮海,炮台中的火炮及營房被毀。1970年9月,炮台改為鎮海縣氣象站[3],北侖區成立後改為北侖區氣象站[4]

形制

宏遠炮台中的清代炮台基礎為大青石堆壘而成,炮台本身為半圓形環山炮台,由石灰、黃泥、沙礫、糯米汁混合而成的三合土鑄成,從底向上略有收縮,內置2門24公分口徑後膛炮,1門21公分口徑後膛炮,此外還有營房、彈藥庫等設施[1],同時有薛福成撰「宏遠炮台銘」碑一方,下有龜趺[2]。20世紀30年代建設的炮台將清代建設的三合土炮台作為掩體,在其中心新建兩座盆式炮台,直徑14公尺,高3公尺,內有旋轉鋼軌。清代兩門24公分口徑後膛炮得到保留,新增一門克虜伯17公分口徑後膛炮,同時設置4挺高射機槍和2門高射炮以增強炮台防空火力。炮台在抗日戰爭及此後的建設中損毀較為嚴重,三合土炮台僅存殘牆,混凝土炮台僅存一座,火炮、營房、彈藥庫等均已不存[1][3]

保護

外部圖片連結
image icon 鎮海口海防遺址(宏遠炮台)保護區劃圖,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6月9日

宏遠炮台在抗日戰爭中損毀嚴重,1970年9月,炮台舊址曾被鎮海縣氣象台占用,炮台中薛福成作「宏遠炮台銘」碑不知去向[2][3]。炮台於1989年12月與威遠城等鎮海口海防設施一起以「鎮海口海防遺蹟」的名義被列入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成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炮台保護範圍東、南、西至氣象站圍牆,北面為炮台北側向北2公尺,整座山為建設控制地帶[5]

圖片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镇海口海防遗址. 北侖區文保所. 2006-01-04 [2013-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14). 
  2. ^ 2.0 2.1 2.2 2.3 宏远炮台. 寧波市北侖區人民政府. 2018-03-07 [2018-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0). 
  3. ^ 3.0 3.1 3.2 陳一鳴. 百年旧影话笠山. 北侖新聞網. 2016-07-29 [2018-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0). 
  4. ^ 宁波气象志. 北京: 氣象出版社. 2001: 193. ISBN 7-5029-3175-9. 
  5. ^ 镇海口海防遗址—宏远炮台保护区划. 寧波市文物保護管理所. 2018-01-22 [2018-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0).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