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設計簽名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相比較於許多其他維基計劃來說,中文維基百科的簽名文化頗為發達。不少中文維基百科人在此下足了功夫,日以繼夜地研發新式的簽名來展示自己的個性,然而由於此項活動參與人數眾多,難免容易出現良莠不齊的現象。好用好看的簽名可以多種多樣,不好用且不好看的簽名總有重複的雷區。本文總結設計簽名時的常見誤區,供參考。

不符合本文建議的簽名可能並沒有錯,但是如果有人指出您的簽名中可能存在的問題,請仔細考慮對方的建議之後思考是否需要改善,並友善與對方溝通。

簽名的功能

大家都知道簽名能夠留下自己的使用者名稱/使用者討論頁/貢獻頁(前半部分),也知道簽名能夠標註留言日期(後半部分)。留言日期為系統自動生成,我們無法控制。然而,對於簽名的前半部分,我們可以將其功能大概理解為:

  • 讓別人知道是誰在留言
  • 進一步了解留言者
    • 想進一步了解您的人可以方便地透過簽名檢視您的使用者頁面
    • 想與您一對一溝通的人可以方便地透過簽名進入到您的使用者討論頁
    • 想知道您最近在維基百科上幹了什麼的人可以很方便地進入到您的貢獻頁
  • 標誌一段留言的結束
  • 展示自己的理念與個性

雖然說這幾條的權重因人而異,但是考慮到簽名首先是用來方便交流,其次才是展示自我的,通常建議先保證能夠實現前幾條的基礎上,再考慮展示個性與美觀。

理想狀態的簽名

理想狀態的簽名,應該不會干擾到正常討論,能夠很大方地融入到討論環境當中,在其基礎上美觀、個性。讀者在快速掃讀大段的討論時,能夠清晰地看到哪段留言由誰作出;在仔細閱讀留言時,不會因為簽名過於花哨而使得正常的正文閱讀受到干擾;等讀者有這個閒情逸緻來欣賞簽名時,又會發現簽名寫得很有意思,希望進入簽名主人的使用者頁面/使用者討論頁/貢獻頁進一步了解這位維基人的所做、所想。讀者若是使用手機來瀏覽您的留言,其體驗應與在電腦上的使用感受所差無幾。

常見誤區

從以上總結出的簽名功能,我們可以推導出如下的幾個常見誤區:

顏色對比度低

錯誤示範

您可以使用{{Color contrast ratio}}來檢查您的顏色對比度。WCAG 2.0建議,小字號(即您簽名字號的大小)應該至少在4.5以上。因此,像大紅配大綠、大紫配大藍、大粉配大橘……等「飽和色配飽和色」的設計不但讓人感覺十分不舒服,而且對於患有色盲色弱的視覺障礙人士來說實在難以閱讀。此外,顏色過淺,如透明度0.2、淺灰、淺黃之類的顏色,也會造成顏色對比度過低。

簽名與使用者名稱長得不像

錯誤示範

使用者名稱與簽名差距過大,會讓人在歷史記錄中看到名字、但是在留言中找不到人,也容易讓人(特別是新手)在想{{ping}}您的時候找不到人,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簽名大量使用紅色

錯誤示範

簽名中大量使用紅色,會讓讀者誤以為是有模板出錯了,然後系統跳出提示報錯。如果您已經建立了您自己的使用者頁面,也請不要刻意使用那種容易讓人以為您的使用者頁面還沒有建立的紅色(即#a55858)。使用其他顏色,或者將字號改小,或者將紅色部分的內容減少,則不會有這種問題。

簽名字號過大或過小

錯誤示範

字號過小(或者font-weight過細)會讓人看不清楚;字號過大(比如超過150%的行高),會使您留言最後一行的行高大於其他留言,對於排版而言實在無法做到美觀,此外也干擾到讀者的閱讀。

頻繁大幅更換簽名

錯誤示範
(同一個頁面不斷交替)exampleexampleexample

鑑於其他參與討論的維基人有時會透過簽名的背景顏色、簽名的字型顏色等資訊快速跳讀,如果您頻繁且大幅地更換簽名,也是容易干擾到其他人的跳讀的,無利於溝通。

連結指向不明確

錯誤示範

如果您簽名中的連結多於一個(比如簽名中有兩個連結,一條指向您的使用者頁面,另一條指向您最喜歡參與的一個專題),請在連結中明確地標示哪些按鈕指向哪個連結。請不要將您的使用者名稱分割區拆成好幾段,每段指向不同的內容。不要將連結「藏」在某處等讀者一個個去找(比如藏在半邊括號里,或者意義不明的顏文字中)。這對於用手機參與討論使用者而言並不友好。

指向使用者頁面、討論頁、貢獻頁的連結過小

錯誤示範
User:example

因為類似上一小節的原因,請不要將連結縮在一個小到難以點擊的區域(比如一個句點中)。

其他建議

  1. 如果您使用了某些不常見的字型、CSS代碼,建議您在設計完簽名之後去其他平台上測試一下(不同裝置、不同瀏覽器、不同作業系統等),以確保有個較為統一的外觀。
  2. 雖然簽名方針中對於代碼的要求僅限於255位元組,但如果可能的話,請儘量減少您簽名中代碼的位元組數,這樣原始碼比較整齊一些,方便其他想要留言的人進行編輯。
    1. 您可以用「U:」、「UT:」來代替「User:」、「User Talk:」空間。
  3. 請在變更代碼之後檢查您的HTML標籤是否全都閉合,否則您的簽名將會「污染」剩下的討論(比如把簽名下方的所有討論都染成了紫色)。
  4. 研製簽名雖然有意思,但是這不是維基百科討論文化的重點,請注意討論的內容比設計簽名、展示個性更為重要。

注釋

  1. ^ 對比度是3.7235338918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