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古柏帶特快車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冥王星-古柏帶特快車
冥王星-古柏帶特快車想像圖
名称Pluto Fast Flyby (1992-95)
Pluto Express (c.1995)
任务类型飛越
运营方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
任務時長主要任務預計九年
航天器属性
發射質量478公斤(1,054英磅)
功率228 瓦
 

冥王星-古柏帶特快車Pluto Kuiper Express,簡稱 PKEPLUTOKE)是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提出的星際探測任務,目標是研究冥王星和其衛星,以及一個或多個其他的古柏帶天體。這是繼冥王星350(Pluto 350英语Pluto 350,由於任務耗資過多而取消)與第二代水手號計劃(Mariner Mark II英语Mariner Mark II,也就是後來卡西尼-惠更斯號的前身)後,第三個以探測冥王星為主要任務的計畫。

這項任務提出時,正值美國積極向外太陽系探索的時期(如航海家1號2號),進而催生出數個探索冥王星等外太陽系天體的計劃。而冥王星-古柏帶特快車就是其一,這項任務自提出以來經歷不少更動,一開始任務目標僅限於冥王星和其衛星,但在任務規劃期間,第一顆古柏帶天體的發現使古柏帶引起不少科學家的高度關注,因此任務目標也隨之擴大至其他數個古柏帶天體。然而,由於計劃後期的預估經費遠遠超過原先所認為的金額,終於在2000年,美國航太總署決定取消這項計畫[1][2][3][4],由後來的新視野號任務接棒。

任務歷史

這個計畫原本被稱為「冥王星飛掠探測任務」(Pluto Fast Flyby,PFF),由噴氣推進實驗室於1992年提出;任務分為兩個各重140至150公斤的中小型探測器,預定最快在1998年發射,並花七至八年的時間抵達冥王星。據說這項任務的總花費不到四億美元,因此受到時任美國航太總署局長丹尼爾·戈登(Daniel Goldin)的大力支持[5][6]

「冥王星飛掠探測任務」後來在1995年演變為「冥王星特快車」(Pluto Express),預算定在三億美元左右,和一開始的任務一樣也是分為兩具探測器,但其開發階段漫長,耗費將近十年的時間。期間美國航太總署曾考慮使用俄羅斯的質子運載火箭發射探測器,並且搭載被稱為「Drop Zond」的俄國探測器,分析冥王星大氣的組成成分[7][8]。另一方面,普朗克研究院有意資助美國於俄羅斯發射的費用(當時約為三億美元),希望冥王星-古柏帶特快車能順道搭載德國的探測器,在經過木星時(木星的重力使經過的探測器能產生重力助推的效果,能以更快的速度前往冥王星,後來新視野號的航行就使用了這個方法)讓德國探測器離開飛往木衛一[7][9]

任務的取消之後,大部分冥王星-古柏帶特快車團隊投入新視野號計畫,其任務與冥王星-古柏帶特快車相似。新視野號於2006年1月成功發射,於2015年7月成功飛掠冥王星系統。

參考資料

  1. ^ 史騰(S. Alan Stern). 航向最遙遠的行星. 科學人. 2002年7月號, 5 [2016-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5). 
  2. ^ Bruce Moomaw. Pluto Needs An Express Decision. SpaceDaily. 2000-12-07 [2016-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6). 
  3. ^ NASA's Pluto mission delayed. Spaceflight Now. 2000-10-03 [2016-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6). 
  4. ^ Kenneth Chang. It May Be Now or Never for a Mission to Pluto. New York Times. 2001-02-13 [2015-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6). 
  5. ^ John Noble Wilford. NASA plans quick visit to edge of solar system. The Gainesville Sun. New York Times News Service. 1992-09-11: 9A [2015-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7). 
  6. ^ Michael Carroll. Space exploration: Quick trip to Pluto. Popular Science. June 1993, 242 (6): 27 [2015-08-01]. 
  7. ^ 7.0 7.1 Paolo Ulivi, David Harland. Completing the census. Robotic Exploration of the Solar System: Part 2: Hiatus and Renewal, 1983-1996.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09年1月: 373-378 [2016-12-25]. ASIN B010WF9K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8). 
  8. ^ Mark Wheeler. Destination: Pluto: With a daring, high-speed mission to the icy planet, NASA sets its sights on the solar system's final frontier.. Popular Mechanics. July 1995: 64–66. 
  9. ^ Ben Evans. Three Weeks to Pluto: A World of Tiny Moons and Missed Mission Opportunities (Part 2). AmericaSpace. 2015-06-21 [2015-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8).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