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城隍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南昌城隍廟,始建於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由南昌知府趙文奎興建。明朝以前城隍廟位於南昌城東(今象山北路),明朝重建後移址於城東南。根據清朝乾隆年間的《南昌府志》中的《南昌府治圖》、《三湖九津圖》兩幅地圖,南昌城隍廟的原址位於今象山北路西面的工人文化宮處。此外,南昌歷史上先後有過數個城隍廟,位於城區不同的位置。但工人文化宮處的城隍廟是其中最後、也是規模最大的一個。

據《南昌名典》記載,城隍廟「直深三十八丈,橫闊二十六丈」。陳宏緒所著的《江城名跡記》記載城隍廟縱深約有120米,寬約有80米。

明朝正統年間(公元1436年-1449年),知府胡本惠對城隍廟進行修葺,張房傑為之作《記》。景泰年間(1450-1456)知府蘇仕再修,韓楊作《記》。萬曆年間(1573-1619)知府范淶複修兩廡。南昌城隍廟的衰敗始於抗日戰爭期間。當時南昌由日軍佔領,城內民不聊生,百姓逃亡,城隍廟的香火因此日益衰弱。抗戰勝利後,南昌光復時的城隍廟已經破爛不堪,一度成為國民政府的「難民救濟總署」的辦公處。1949年以後,城隍廟又成為南昌市公安局的臨時辦公處。

南昌城隍廟作古不及100年,其遺址已不複存,但廟門楹聯仍被記載下來:

料此身未得長存,為什麼急急忙忙,作幾般惡事
想前世俱已註定,何必不乾乾淨淨,做一個好人

城隍

《江城名跡記》記載南昌歷史上曾有過兩任城隍。第一任城隍是漢朝大將軍灌嬰,修建的灌嬰城是南昌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城池。灌嬰于漢高祖六年(公元201年)封「潁陰侯」,南唐時封「輔德王」,南宋淳祐八年(1248年)封「忠惠王」。到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天下城隍神封號及塑像盡行革除。

南昌第二任城隍是明朝布政使黃公卿。歷史記載黃公卿為官清正廉潔,愛民如子,清除官場積弊,關心民間疾苦,因此得到城內百姓敬愛。民間傳說在他積勞成疾、英年早逝時,全城百姓聞知後都焚香祭祀。繼而傳言說有人夢見黃公卿繼任城隍,於是城隍廟中的城隍改由按照黃公卿的容貌重新塑造。黃公卿因而成為南昌第二任城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