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題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命題論希臘語ἀποφαντικός,英語:Apophantic)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創造的一種術語,指一種特定類型的陳述性的説明,可判定一個邏輯命題與現象的真假。它同樣被埃德蒙·胡塞爾馬丁·海德格爾接納并成爲現象學的一部分。[1]德裔美國哲學家赫伯特·馬爾庫塞將其定義爲“判斷的邏輯”。[2]

在亚里士多德的用法當中,希腊语ἀποφαντικὸς λόγος(命题论)的含义是,通过觀察命题本質,可确定一个句子的谓语是否可在逻辑上歸屬于其主语,从而判定该语句的真实性。譬如,逻辑命题可分为语义确定的命题和语义不确定的命题,如 "所有企鹅都是鸟类 "以及 "所有拳击手都是施虐狂"两个命题。在第一个命题当中,主语是企鹅,谓语是鸟类,所有鸟类的集合是一个类别,企鹅作为主语必然属于鸟类(即谓语)。在第二个命题当中,主语是拳击手,谓语是施虐狂。这是一种主观且偶然的聯係,並不一定必然會產生聯係。

现象学中,马丁·海德格尔认为,按照个人主观的嗜好与欲望的判断(合稱“嗜欲判断”)来获得真理往往是最不可靠且最不客观的,因为這是从与主体关系的原始分析框架中分離出来的判斷方式。[1]然而,在此之前,他的老师埃德蒙·胡塞尔已经在1920年代中期将嗜欲判断的作用集中在他的现象学里的“超验逻辑”当中。

这个概念被亚里士多德称为“jâzim”,或称"真理适当的用法"。[3]

参考文献

  1. ^ 1.0 1.1 Roderick Munday, "Glossary of Terms in Being and Tim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2012-05-27
  2. ^ Herbert Marcuse, "One Dimensional Man: Part II, Chapter 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2012-05-27
  3. ^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Arabic and Islamic Philosophy of Language and Logic"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2012-05-27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