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喪慟(拼音:sāng tòng;英語:Grief),是對喪亡或死別的多重反應,會表現出悲傷悲哀傷心。這些反應除了在感情上外,也包括生理認知行為社交精神的層面。當人出現喪慟時很多情況下都與所愛的人離世有關,但同時亦可以是失去職業、寵物、地位、安全感或財產。反應可以隨著性格、家庭文化宗教而有所不同。

喪慟雖然是生活的一部份,但若無法排解則會有一定風險。嚴重的反應可能會引起家庭問題或對成員的傷害,例如孩子的死亡會增加離婚的風險。個人的信念或信仰亦會受到挑戰,在面對嚴重傷痛時會重新審定個人的立場。一些人可以獨自撐下來,悲傷輔導或其他的支援小組都對治療有更大的幫助。

理論

喪禮上的情境。

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博士(Dr. Elisabeth Kübler-Ross)將喪慟分開了幾個階段,包括否認、憤怒、協商、抑鬱及接受,統稱為「哀悼週期」。不過這個理論卻被認為過於簡單。於2008年,醫治哀痛輔導中心(Grief Recovery Institute)指這些階段是與喪慟者如何處理重要的人死亡有關。[1]約翰·鮑比(John Bowlby)則列出喪慟的過程,包括震撼與麻木、懷念與搜索、瓦解與絕望、及重組。在心理生理層面上,喪慟的人會感到不真實、人格解體、退隱及麻醉自己。無論地位如何,他們都會傾向感到憤怒、挫敗、無助或受傷。瓦解與絕望都是普遍的過程。重組是消化了失去及重新審定生命及意義。

風險

喪慟的人會感到很大的壓力,對他們的身體及精神會造成很大負擔。在1960年代至1970年代的英國,喪親頭六個月的人多了見醫生,徵狀包括腹痛、呼吸困難等。另外,死亡率自殺的風險亦相應提高。

種類及歷時

喪慟可以分為正常性及創傷性兩種。正常性喪慟一般涉及一連串對失去的短暫行為感情反應。雖然這些反應會因人而異,但通常都會有夢魘食慾問題、口乾、呼吸短促、睡眠障礙及重覆避免傷痛的動作。喪慟初期可能會出現幻覺

自殺謀殺意外及其他突如其來的死亡,都會因突發的震撼而形成創傷性喪慟。這種震撼使到喪慟者首先就是要接受失去的事實。其他與死亡有關的情況也會造成創傷性喪慟。這種喪慟可以歷時多年。

創傷性喪慟最大的問題是喪慟者不願意放低喪慟,而喪慟更成為了他們生活的一部份。根據研究發現,創傷性喪慟會活化腦部的獎賞中樞,產生類似沉迷這些記憶的特性。 [2][3]

五种類型的哀慟

Berger发现了五种类型的哀恸:

The nomads

还没有认识到悲伤对他们人生的影响。

The memorialists

他们热衷于以各种方法保存所爱的人的记忆,包括以纪念仪式怀念。

The normalizers

重建自己对于家庭或社区的归属感。

The activists

以各种方法帮助其他有类似经历的人。

The seekers

产生新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发现新的人生意义。[4]

歷史文獻

舊約聖經約伯記,是古代歷史上最早探討「喪慟」這個課題的文學作品。

參考

  1. ^ Russell Friedman and John W. James. The Myth of the Stages of Dying, Death and Grief (PDF). [2009-02-1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10-29). 
  2. ^ O'Connor MF, Wellisch DK, Stanton AL, Eisenberger NI, Irwin MR, Lieberman MD. Craving love? Enduring grief activates brain's reward center.. Neuroimage. 2008-05-10, 42: 969. PMID 18559294. doi:10.1016/j.neuroimage.2008.04.256. 
  3. ^ Newswise. Chronic Grief Activates Pleasure Areas of the Brain. [2008-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9). 
  4. ^ Berger, S. A. (2009). The Five Ways We Grieve: Finding Your Personal Path to Healing After the Loss of a Loved One. Boston : Shambhala Publications, Inc.[页码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