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地洼学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地洼

地洼学说diwa theory)是一种大陆地壳构造学说,由中国地质学家陈国达创立。

陈国达于1950年代指出,中国东部的“中国地台”在中生代中期以前的地壳演化情况可以通过“地槽地台学说”进行解释,然而在三叠纪末期或侏罗纪之后,“中国地台”已大部分衰亡,并转化成为新型活动区。因此,他于1956年在传统的两类大陆地壳构造单元“地槽区”(活动区)与“地台区”(稳定区)的基础上,提出了第三类构造单元,并称之为“活化区”或“活化地台”。1959年因其主要特征为区内出现地洼盆地,于是更名为“地洼区”。

他还认为,地壳演化过程是在“活动区”与“稳定区”之间相互转化、螺旋式发展的,地洼阶段之后可能还会有其他基本构造单元,故称之为“地壳动定转化递进律”。此外他还提出了地洼(递进)成矿理论,认为地洼阶段是重要的成矿阶段,并因为强烈的地质活动而常形成“多因复成矿床”。1977年,他又在原先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地幔蠕动热能聚散交替假说,用以解释地壳演化递进律的动力来源。

参见

参考文献

  • 刘唐生、刘亚民. 地洼学说基本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河北地质学院学报. 1993, (6). 
  • 《中国大百科全书》(地质学卷).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3. 
  • 徐世芳、李博主编 (编). 《地震学辞典》. 地震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