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多耶侗语:dos yeeh),亦称“踩歌堂”,是侗族的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歌舞艺术,“多”为“唱”、“舞”等意思,“耶”为侗族民歌中集体边唱边舞的品种,“多耶”即“唱耶歌”。它流行于黎平榕江从江通道靖州等县,最早是一种祭祀活动。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中就已记载这种活动:“辰、沅、靖等蛮,仡伶……农隙时,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1]

由来

传说很早以前,侗族有一个名叫金比的人外出经商。一天,他偶然来到神仙居住的地方,看见仙人们正在举行一个盛大的歌舞集会,动人的音乐、优美的舞姿、华丽的服饰,看得他眼花缭乱,忘乎所以。他就这样如痴如醉地看了三天,方才依依不舍地离去。回得家来,人间已整整过去了三个年头。家人和乡亲们看见三年杳无音信的金比突然归来,纷纷向他询问在外乡的经历。金比详细地讲述了他在仙境的见闻,乡亲们惊喜不已,当即商议决定,公推族中富有声望的老人——侗族的相金、相银,苗族的公谢为代表,携带了珍贵的宝物,结伴前往天上买歌。三人肩负乡亲们的重托,历尽千难万险,终于达到了目的……自此以后,每逢春节期间,侗族就开始有了“踩歌堂”的活动。

功能

“多耶”最初主要用来祭神祀祖。侗族崇拜的女神是“萨岁”——侗族神话中的原始祖母、最高的护佑神,传说她神通广大,能够影响风、雷、雨、电、瘟诸神,人们把她奉为社稷神,每逢大年初一集会于“祖母坛”前,全寨男女老少穿上盛装,在本寨德高望重的老人带领下,按照严格的仪式进入“祖母坛”祭奠,祈求“祖母”保佑全寨人畜平安,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多耶”时每个人都必须虔诚、肃穆,在歌师的带领下,众人唱和,踏歌起舞,人们要把对祖先的崇敬,对神灵的膜拜,通过歌舞表达出来。因此,“多耶”成为侗族的一种固定的文化符号。

侗族人古时生活在贫瘠的山地,无法独立面对各种挑战。这种祭祀活动,最多可有上千人参加,成为侗族宗族社会的有力纽带。双层圈舞和手拉手、肩搭肩的动作,表现了侗族人的集体意识。随着时间的流逝,“多耶”慢慢淡化了祭祀的功能,成为侗族节庆的一种娱乐形式。侗民在边歌边舞中,以一种非常自然的方式起到传递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传统的作用。

形式及内容

“多耶”舞蹈的一般形式是手牵手,或只手搭肩,围成圆圈,用整齐又有节奏的步伐,边绕边唱,边甩手为拍,基本动作有进步摆、退步摆、哆也步、圆圈向顺时针方向前进或向逆时针方向后退。舞者上身挺直,目视前方,身子随脚跺地时左右摆动。前进时有进三步停一步、进三步退两步、一进一退等舞步。节奏多为2/4、3/4拍子的舞曲,或由一人领唱众人合,或男唱女答,唱词中穿插有衬词衬句,如“耶落呀”、“耶呀耶落呀”。

“多耶”有两种类型:“耶堂”和“耶铺”。“耶堂”是祭招性歌舞,每年侗民都要在“萨坛”或“萨堂”前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全寨群众都汇集于“萨坛”或“萨堂”前,进行祭招和耶堂活动,即“多耶”。流行“多耶”的村寨都有自己传统的“多耶”词及专门的唱本,是历代祖传的“侗歌书”,主要歌唱先祖的功德和侗族的历史;“耶铺”则是礼俗性歌舞,在修建路桥、迎宾送客、节日庆典等场合都必不可少,且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凡通年节喜庆,均可即兴演唱,动作亦随领唱者的变化而变化,是侗寨文化生活中最常见的表演形式之一。

由于旅游业的发展,侗族传统文化急剧商业化。“多耶”经常沦为纯商业的表演,一般是边吹芦笙边跳,由三四个小伙将寨主抛起,有时还请游客加入。另一方面,由于汉文化的同化以及侗寨日益失去的封闭环境,“萨岁”信仰濒临消亡,其传统实质难以为继。[2]

参考资料

  1. ^ 杨筑慧.侗族风俗志.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2006.
  2. ^ 黄小明:《侗族文化“多耶”的变迁》.《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