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宝石路激光制导炸弹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宝石路 III 导引头,位于伦敦亨的英国皇家空军博物馆。
宝石路 III 参加2006 年 ILA 航展
从上到下:2007 年巴黎航展上的宝石路 II 计算机控制组、增强型 GBU-12 和激光制导训练轮

宝石路(英語:Paveway)是一系列雷射導引炸彈

在英文中的PAVE有时用作“精密航空电子矢量设备”(Precision Avionics Vectoring Equipment)的缩写;这种设备是用于控制航空器速度和方向的电子装置。在这其中激光制导(laser guidance)是PAVE的一种方式。

在英语中Pave经常与其他单词连用,成为雷射導引炸彈导引相关目标的各种激光导引系统的名称,例如AN/AAS-35(V) Pave Penny英语Pave Penny雷射追蹤器莢艙(laser spot tracker)、 AN/ASQ-153\AN/AVQ-23 Pave Spike英语Pave Spike鋪路釘雷射指示莢艙[1]AN/AVQ-26 Pave Tack英语pave TackAN/AVQ-10 Pave Knife英语pave knife,以及某些军机的的名称,例如AC-130U Pave Spectre 空中炮艇MH -53低空铺路者HH-60 铺路鹰

发展过程

宝石路系列激光制导炸弹是由德州仪器开发设计。该项目于 1964 年启动,计划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进行研发,但事实证明,在工程设计中强调简单化和经济性是有好处的,这使得其相对于其他更复杂的制导武器更加具有优势。宝石路激光制导炸弹第一次试验是在 1965 年 4 月进行,其使用M117 炸弹作为弹头。

早期版本采用理查德·约翰逊领导的空气动力学设计方案。[2]

1967 年 1 月,美国空军将 3169 项目(Project 3169)作为开发精确制导弹药的正式开发计划,并在 接下来的3 月与德州仪器续签合同,重新设计 M117 套件,留给工程师们设计的时间不多了,要求在一年里进行战斗测试以便部署于越南战争。在 8 月,该项目的领导工作被分配给赖特-帕特森空军基地制导炸弹项目办公室(Guided Bomb Program Office),并于 11 月在埃格林空军基地开始,在一个名为“铺路特遣队”(Pave Way Task Force)的跨机构组织的指导下进行飞行测试。

当时该计划分为三个部分:

  • 宝石路 I:激光制导弹药
  • 宝石路 II:一种由罗克韦尔国际公司开发的光电制导(TV) 弹药,命名为 HOBO(“Homing Bomb”),其最终生产了 4,000 枚,并在战斗中发射了 500 枚。
  • 宝石路 III:一种从未部署过的紅外線導引系统。

军方将“宝石路 I”作为该计划的重点,因为“宝石路 II”虽然更加精确并且性能优异,但每个炸弹的成本高出 4-5 倍,而且不太适用于越南战场上的目标情况。 1968 年 5 月至 8 月,第 8 战术战斗机联队英语8th Fighter Wing将原型武器送往东南亚进行战斗测试。在战斗评估中,OLT-117英语OLT-117(世界上首款激光制导炸弹)的圆概率误差(CEP)(可以理解为精度)為23米(75英尺) ,而宝石路的 CEP 为6.1米(20英尺),这代表着每四颗炸弹中就有一颗直接命中目标。[3][4]

宝石路激光制导套件可连接到各种弹头,并且由半主动激光(SAL)导引头、包含制导和控制电子设备的计算机控制组(CCG)、热电池和气动控制增强系统(CAS)组成。有前翼和后翼以确保稳定性。该武器利用反射的激光进行制导:导引头检测指定激光的反射光,并启动前翼调整炸弹的姿态将炸弹引导至指定点。

最初的宝石路系列,追溯命名为宝石路 I ,在 1970 年代初被改进后的宝石路 II取代,后者具有简化、更可靠的导引头和弹出式后翼,以此来提高这种武器的滑翔性能。 Paveway I 和 Paveway II 都使用简单的起停式控制(“bang-bang” control system),其中 CAS 命令前翼偏转以进行航向修正,从而导致明显的摆动。这对精度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会快速消耗能量,限制其有效作战范围。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战斗机会沿弹道轨迹释放宝石路 I 和 II 武器,仅在武器飞行后期激活雷射指標器以指示弹着点。

1976 年,美国空军发布了对新一代“宝石路 III”的需求,最终于 1986 年投入使用。 宝石路 III 系统使用了更加复杂的导引头,具有更宽的视野和比例制导,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航向修正的能量损失。宝石路 III 比宝石路 II 具有更长的滑翔距离和更高的精度,但它的价格要高得多,限制了其在高价值目标上的使用。尽管宝石路 III 套件是为较小的Mk 82炸彈开发的,但Mk82有限的效果导致美国空军仅在较大的907&nbs;公斤(2,000 lb) 级武器( Mk 84BLU-109 )采用该套件。宝石路 III 制导套件还用于1991 年海湾战争结束时部署的GBU-28 /B 侵彻炸弹。印度空军在 1999 年卡吉尔战争中以幻影 2000作为发射平台使用了宝石路 III 系统。雷神公司是“宝石路 III”系列的唯一供应商,目前正在向美国政府和外国客户提供标准版和增强版。

美国服役的现有激光制导炸弹可以通过添加GPS接收器升级为双模激光制导炸弹 (DMLGB),从而实现全天候使用。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于 2005 年赢得了向美国海军 (USN) 提供 DMLGB 的初始合同,但随后一年的资金已用完,所以美国海军转而支持后续的直接攻击移动目标能力 (DAMTC) 计划。雷神公司的“增强型宝石路 II”已在美国国内和国外签订了合同。

雷神公司先进的宝石路 IV 225 公斤(500 lb) 炸弹自 2008 年起在英国皇家空军服役。在美国服役时,它被命名为GBU-49。 2017年,F-35项目办公室紧急部署GBU-49打击移动目标,以填补CBU-103英语CBU-87 Combined Effects Munition集束炸弹提前退役留下的空白。[5]

2017 年 3 月,洛克希德公司将其宝石路双模增强型武器重新命名为“Paragon”,目的是与JDAM的激光制导系列竞争,因为它提供相同的功能,采用更新的、成本更低的微处理器和制导电子设备工程,同时“费用降低至少 30%”。[6]

宝石路系列炸弹

宝石路系列炸弹包括:

  • GBU-10 宝石路 II – Mk 84或BLU-109 2,000 磅(907 千克)炸弹
  • GBU-12 宝石路 II英语GBU-12 Paveway IIMk 82 500 磅(227 千克)炸弹
  • GBU-16 宝石路 II英语GBU-16 Paveway II – Mk 83 1,000 磅(454 千克)炸弹
  • GBU-58 宝石路 II – Mk 81 250 磅(113.4 千克)炸弹
  • GBU-22 宝石路 III – Mk 82 500 磅(227 千克)炸弹。与GBU-24同时开发,出口取得了一些有限的成功,但没有被美国采用,因为当时认为它的弹头太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 GBU-24 宝石路 III – Mk 84/BLU-109 2,000 磅(907 kg)级炸弹
  • GBU-27 宝石路 III – BLU-109 2,000 磅(907 kg)穿甲弹头炸弹,其专为F-117设计因为GBU-24的大尾翼无法装入F-117的弹舱。
  • GBU-28 宝石路III—5,000 磅(2,268kg)穿甲彈頭炸彈,波斯灣戰爭期間,BLU-109/B硬化穿透炸彈無法擊穿最深又堅固的伊拉克碉堡,因此開發了威力更強大的“碉堡剋星”GBU-28。 GBU-28/B 系列中使用的最新弹头是 BLU-122/B,它是早期 GBU-28 上早期 BLU-113 的增强版。
  • 宝石路 IV– 500 磅(227 千克)炸弹
  • GBU-48 增强型宝石路 II– Mk 83 1,000 磅(454 千克)炸弹。雷神公司的增强型双模 GPS 和激光制导版本的纯激光 GBU-16。
  • GBU-49 增强型宝石路 II– BLU-133 500 磅(227 千克)炸弹。雷神公司的增强型双模 GPS 和激光制导版本的纯激光 GBU-12。
  • GBU-50 增强宝石路 II– Mk 84 或 BLU-109 2,000 磅(907 千克)炸弹。雷神公司的增强型双模 GPS 和激光制导版本的纯激光 GBU-10。
  • GBU-59 增强型宝石路 II– Mk 81 250 磅(113.4 千克)炸弹。雷神公司的增强型双模 GPS 和激光制导版本的纯激光 GBU-58。

虽然GBU-48等是带有GPS/INS的版本的正式名称,但它们被广泛称为EGBU-16(“增强型 GBU-16”)等。[7]

参见

参考

  1. ^ AN/AVQ-23 Pave Spike. National Museum of the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2023-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3). 
  2. ^ Precision Strike Association | Richard H. Johnson Award. www.precisionstrike.org. [2019-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5) (英语). 
  3. ^ Poole, Walter. Adapting to Flexible Response, 1960-1968. Historical Office, Office of the Secretary of Defense. 2013: 352–3. 
  4. ^ John Correll. The Emergence of Smart Bombs. Air Force Magazine. 1 March 2010 [2023-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8). 
  5. ^ Drew, James; Seligman, Lara. F-35 Excels At Destroying Targets—If They Don't Move. aviationweek.com (Penton). 21 February 2017 [21 Februar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1). 
  6. ^ Lockheed “Paragon” Challenges in PGMs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7-03-12. - Airforcemag.com, 8 March 2017
  7. ^ Raytheon Paveway II. designation-systems.net. [2023-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4).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