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比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師生比(Teacher–student ratio)是指在学校大學中,老師學生的比例。例如師生比為1:10表示每十個學生會對應一個老師,也可以用生師比來表示。

這個比例常用來代替班級人數英语class size,不過有許多因素會讓班級人數和師生比之間的關係出現變化[1]。大部份的情形下,生師比的數值會顯著的比平均班級人數要少[2]

在已開發國家常用生師比作為教育相關的統計數據[3]。在初等教育中,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平均生師比略小於16,從巴西的40,到墨西哥的28,到匈牙利及盧森堡的11[3]


和班級人數之間的關係

會影響師生比以及班級人數之間關係的因素有:非任課教師的人數、教師要上幾個班、以及各班教師的人數。此外,若一些學生較小的班級,例如特殊教育班或是第二語言班,其師生比看起來會比較低,但此一結果和平均學生的經歷不同[4],也沒有反映這些班級的教師需要額外付出的心力。

像以色列和美國的平均師生比都是15,但美國每班平均有21個學生,而以色列每班平均則有27個學生。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1. ^ Henshaw, John M. Does Measurement Measure Up?: How Numbers Reveal and Conceal the Truth. 2006: 45–46 [2019-12-04]. ISBN 978080188375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3). 
  2. ^ Smith, Robert B. Multilevel Modeling of Social Problems: A Causal Perspective. 2011: 37 [2019-12-04]. ISBN 978904819855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1). 
  3. ^ 3.0 3.1 OECD 2014,第447頁.
  4. ^ Henshaw 2006,第46頁.

參考書目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