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仁 (清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弘仁《松壑清泉圖》,廣東省博物館

弘仁(1610年—1664年),俗姓六奇;又名鸥盟亡后于福建武夷山出家为僧,法名弘仁无智渐江梅花古衲安徽歙县人,畫家,与石涛髡残八大山人并称为清初“四僧”。擅画山水,初学宋人,晚法萧云从倪瓒等,笔法清刚简逸,意趣高洁俊雅。尤好绘黄山松石,为“新安画派”创始人,和查士標孫逸汪之瑞并称“新安四大家”。兼写梅竹,工诗。

簡介

江韜生於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其父早歿,家境清貧,事母至孝以聞,“以鉛槧膳母”。[1]早年從汪無涯師研讀四書五經,習舉子業。並開始賣畫養家。崇祯十二年(1639年),曾和李永昌、孙逸等五人联画《冈陵图》卷给李生白祝寿。清兵入關後,曾赴閩投奔唐王,参加抗清斗争,但終究不能挽救時局。在極度失望的心情下,順治四年(1647年)在武夷山削髮出家,[2]法名弘仁,住西郊太平兴国寺和五明寺,常往来於黃山、白岳之间。

出家後的弘仁,寄興於自然,曾作“偶將筆墨落人間,綺麗亭台亂後刪,花草吳宮皆不問,獨餘殘沈寫鍾山”的詩句。

康熙二年(1664年)六月十六日,回到歙縣,在豐溪富商吳曦家留憩旬日,吳家為其接風,一日在舟上解衣作畫,受了風寒,回五明禪寺後就病倒了。是年十二月二十二日,[3]圓寂於五明禪寺。[4]

藝術特色

弘仁一生勤於學習,無日不看書作畫,因而詩、書、畫皆有很深的造詣,其中以畫的成就最大。他的山水畫筆墨精謹,格局簡約,山石取勢峻峭方硬,林木造型盤弩猶勁,雖師法倪瓚,但又能“於極瘦削處見腴潤,極細弱處見蒼勁,雖淡無可淡,而饒有餘韻”。弘仁的山水畫很少用粗筆深墨和點染皴擦,畫整體較淡色,線條疏簡,畫山時多用長線,給人以一派純淨、幽曠而又峻逸雋永的意境。

弘仁在書法詩詞上亦有造詣。其行书颜真卿楷书倪云林,畢得其神韵。

作品

弘仁傳世畫作不多,[5]估計數量不足200幅,而且大多已收藏在世界各地博物館中,在自由市場可謂一畫難求。

另外,他亦留下不少詩詞作品,后人辑成《画偈集》,收其詩148首。

墓葬

渐江墓,位于安徽歙县。

注釋

  1. ^ 王泰徵《漸江和尚傳》記載他“一日負米行三十里,不逮期,欲赴練江死。”
  2. ^ 江韜《與程蝕庵書》云:“入武夷山,居天游最胜处,不识盐味且一年。业披缁皈古航本师。”
  3. ^ 《民國歙县志·江韬传》云: “岁壬寅,将游庐山……明年六月归,与许芳诚、程非二、吴不炎兄弟暨从子允凝放後西干,作石宗舟集图,《石淙舟集图》上许楚的溪山翰墨,辐禁缘,极一时文宴之乐。”据汪世清《渐江资料集》记载:“伯炎居士:吴羲,原名曦,字伯炎,一字不炎,歙县西溪南人。”
  4. ^ 殷曙《渐江师传》記: “十二月二十二日,示寂於五明禅寺,报龄五十有四,僧腊二十有一……遂以甲辰二月六日卜地寺左。”《民國歙县志·江韬传》記: “示寂於五明禅院,时癸卯十二月二十二日。”
  5. ^ 《丰南志》记载:“渐江本不轻为人作,殁后遗迹甚希,而周亮工辈坚求之,乃愈珍异。今传于世者,尚有《晓江风便图》为吴不炎作,又《黄山图册》五十页,同时题咏极多,余则零星片楮而已。”
  6. ^ 《海外中國名畫精選 VI清代》,第 12頁,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參考文獻

  • 楊新、班宗華等:《中國繪畫三千年》。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9,明代部份。
  • James Cahill 著、李渝譯:《中國繪畫史》。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頁103-。
  • 汪世清:《江韬不是江一鸿》,《故宫博物院院刊》一九九九年第三期
清初四大畫僧
八大山人 | 石涛 | 髡殘 | 弘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