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瓦苏丹国
戈瓦苏丹国 Sultanate of Gowa Baté Salapang ᨅᨈᨙᨔᨒᨄ | |||||||||||
---|---|---|---|---|---|---|---|---|---|---|---|
14世纪—1946年 | |||||||||||
国旗 | |||||||||||
地位 | 印度尼西亚的一部分 | ||||||||||
首都 | 松古米纳萨 | ||||||||||
常用语言 | 望加锡语 | ||||||||||
宗教 | 伊斯兰教逊尼派 | ||||||||||
政府 | 君主制 | ||||||||||
苏丹 | |||||||||||
• 1300 | Tumanurung | ||||||||||
• 1653-1669 | 苏丹哈桑丁 | ||||||||||
• 1946-1978 | Muhammad Abdul Kadir Aiduddin苏丹 | ||||||||||
• 2014至今 | Kumala Idjo Batara Gowa苏丹 | ||||||||||
历史 | |||||||||||
• 建立 | 14世纪 | ||||||||||
• 苏丹国分解 | 1946年 | ||||||||||
货币 | 无官方货币,使用以物易物模式 | ||||||||||
| |||||||||||
今属于 | 印度尼西亞 (戈瓦县) |
印度尼西亚历史 |
---|
戈瓦苏丹国(印尼语:Sultanate of Gowa,戈瓦Gowa有时写作戈阿Goa,勿与印度的果阿Goa混淆)是苏拉威西地区最强大最成功的王国。苏丹国的人民来自于居住在苏拉威西岛南半岛最南端西海岸的望加锡部落。
历史
在戈瓦王国成立之前,这一地区被称作“Makassar”(望加锡),这里的人民叫“Suku Makassar”(望加锡人)[1]。戈瓦苏丹国的历史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伊斯兰王国和伊斯兰教的苏丹国。
前伊斯兰王国
- 主条目:戈瓦和塔洛克早期历史
根据《爪哇史颂》,在赞美满者伯夷国王Rajasanagara的部分,列出了1365年时的望加锡是王国的一个分支[2]。
戈瓦的首位女王是Tomanurung Baine[1]。关于王国建立确切时间和首位女王的事不得而知,仅在第六任国王Tonatangka Kopi统治期间,当地文献记载了关于将王国拆分为两个国家的记录,两个国家由Kopi国王的两个儿子领导:戈瓦王国由Batara Gowa领导,作为国家的第七位君主,领有Paccelekang、Pattalasang、Bontomanai Ilau、Bontomanai Iraya、Tombolo和Mangasa等地区;Kopi国王的另一个儿子Karaeng Loe ri Sero统领一个叫塔洛克王国(Talloq)的新王国,范围包括Saumata、Pannampu、Moncong Loe和Parang Loe等地区[1]。
多年来两个王国经常发生战争,直到塔洛克王国战败。第十任戈瓦国王I Manriwagau Daeng Bonto Karaeng Lakiung Tunipalangga Ulaweng(1512-1546在位)统治期间,在被叫做Rua Kareng se're ata的合约下,两个王国重新实现统一成为二元王国[1]。从这之后,当某人成为塔洛克国王,他也同时成为了戈瓦国王。许多历史学家将“戈瓦-塔洛克王国”简称为“望加锡王国”或直接称为“戈瓦王国”[1]。
序号 | 姓名 | 生活年份 | 在位时间 |
---|---|---|---|
1 | Tumanurung Baine | 14世纪中期 | |
2 | Tumassalangga Baraya | ||
3 | I Puang Lowe Lembang | ||
4 | I Tuniatabanri | ||
5 | Karampang ri Gowa | ||
6 | Tunatangka Lopi | ||
7 | Batara Gowa(衔称为Tumenanga ri Paralakkenna) | ||
8 | Pakere Tau Tunijallo ri Passukki | 1510年末 - 1511年初 | |
9 | Daeng Matanre Karaeng Tumapa'risi' Kallonna | 1510年末/1511年初 - 1546年末 | |
10 | I Manriwagau Daeng Bonto Karaeng Lakiung Tunipalangga Ulaweng | 1511 - 1565 | 1546 - 1565 |
11 | I Tajibarani Daeng Marompa Karaeng Data Tunibatte | 1517 - 1565 | 1565(仅40天) |
12 | I Manggorai Daeng Mameta Karaeng Bontolangkasa Tunikallo | 1545 - 1590年末 | |
13 | I Tepukaraeng Daeng Parabbung Tuni Pasulu (被废黜) | 1593 - ? |
伊斯兰苏丹国
南苏拉威西的伊斯兰教可以追溯到14世纪20年代,当第一个叫Sayyid Jamaluddin al-Akbar Al-Husaini的赛义德到达南苏拉威西,他是瓦利•松戈的爷爷[5]。
1605年9月22日,第14任戈瓦-塔洛克国王Karaeng Matowaya Tumamenaga Ri Agamanna皈依伊斯兰教,王国转变为伊斯兰苏丹国[6],之后他改名为“苏丹阿劳丁”(Sultan Alauddin)。他在1591至1629年间统治这个国家,他皈依伊斯兰教与三个米南加保的乌理玛到来有关::Ri Bandang Datuk、Datuk Datuk ri ri Tiro、Patimang。1608-1611年,戈瓦王国用武力在布吉人-望加锡人地区传播伊斯兰教,并成为了这一地区最强大的国家[7]。17世纪上半时期为鼎盛时期势力范围远达加里曼丹岛东岸和努沙登加拉群岛[7]。
从1630年直到二十世纪早期,戈瓦的统治者和伊斯兰教工作人员都是从贵族行列招来[6]。1607年开始,戈瓦苏丹制定了欢迎所有外国商人的政策[2]。1613年,一座英国工厂在望加锡建立,这开始了英国与荷兰在望加锡的敌视状态[2]。
王国最著名的苏丹是在1666年到1669年发动“望加锡战争”反抗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苏丹哈桑丁,荷兰东印度公司有布吉人王朝波尼苏丹国的王子阿隆•帕拉卡协助[8]。
序号 | 姓名 | 生活年份 | 在位时间 |
---|---|---|---|
1 | I Mangari Daeng Manrabbia Sultan Alau'ddin,衔称Tumenanga ri Gaukanna | 1586 - 1639年6月15日 | 1593 - 1639年6月15日 |
2 | Tumamenang ri Papambatuna Sultan Malikussaid(Muhammad Said),衔称Karaeng Ujung, Karaeng Lakiung | 1607年12月11日 - 1653年11月5日 | 1639 - 1653年11月5日 |
3 | I Mallombassi Daeng Mattawang Karaeng Lakiyung Bonto Mangape Sultan Hasanuddin,衔称Tuminanga ri Ballaq Pangkana | 1631年1月12日 - 1670年6月12日 | 1653 - 1669年6月17日 |
4 | Sultan Amir Hamzah,衔称Tuminang ri Alluq | 1657年3月31日 - 1681年5月7日 | 1669 - 1674 |
5 | Sultan Muhammad Ali(Karaeng Bisei),衔称Tumenanga ri Jakattara | 1654年11月29日 - 1681年8月15日 | 1674 - 1677 |
6 | I Mappadulu Daeng Mattimung Karaeng Sanrobone Sultan Abdul Jalil,衔称Tuminanga ri Lakiyung | 1677 - 1709 | |
7 | La Pareppa Tosappe Wali Sultan Ismail,衔称Tuminanga ri Somba Opu | 1709 - 1711 | |
8 | I Mappauraqngi Sultan Sirajuddin,衔称Tuminang ri Pasi | 1711 - | |
9 | I Manrabbia Sultan Najamuddin | ||
10 | I Mappaurangi Sultan Sirajuddin,衔称Tuminang ri Pasi(第二次继位) | 1735 - 1735 | |
11 | I Mallawagau Sultan Abdul Khair | 1735 - 1742 | |
12 | I Maappibabasa Sultan Abdul Kudus | 1742 - 1753 | |
13 | Amas Madina Batara Gowa (流亡斯里兰卡) | 1747 - 1795 | 1753 - 1767 |
14 | I Mallisujawa Daeng Riboko Arungmampu,衔称Tuminanga ri Tompobalang | 1767 - 1769 | |
15 | I Temmassongeng Karaeng Katanka Sultan Zainuddin,衔称Tuminanga ri Mattanging | 1770 - 1778 | |
16 | I Manawari Karaeng Bontolangkasa | 1778 - 1810 | |
17 | I Mappatunru/I Mangikarang Karaeng Lembang Parang,衔称Tuminanga ri Katangka | 1816 - 1825 | |
18 | La Oddanriu Karaeng Katangka,衔称Tuminanga ri Suangga | 1825 - 1826 | |
19 | I Kumala Karaeng Lembang Perang Sultan Abdul Kadir Moh Aidid,衔称Tuminaga ri Kakuasanna | ? - 1893年1月30日 | 1826 - 1893年1月30日 |
20 | I Malingkaan Daeng Nyonri Karaeng Katangka Sultan Idris,衔称Tuminanga ri Kalabbiranna | ? - 1895年5月18日 | 1893 - 1895年5月18日 |
21 | I Makkulau Daeng Serang Karaeng Lembangparang Sultan Husain,衔称Tuminang ri Bundu'na | 1895年5月18日 - 1906年4月13日 | |
22 | I Mangimangi Daeng Matutu Karaeng Bonto Nompo Sultan Muhammad Tahur Muhibuddin,衔称Tuminanga ri Sungguminasa | 1936 - 1946 | |
23 | Andi Ijo Daeng Mattawang Karaeng Lalolang Sultan Muhammad Abdul Kadir Aiduddin | ? - 1978 | 1956 - 1960 |
苏丹国消亡
1669年,望加锡战争战败后戈瓦苏丹国的国土仅局限于首都周围地区,其余归入荷属东印度公司版图,国家名存实亡[7]。从1673年开始,鹿特丹堡附近的地区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城市,现在这座城市叫做望加锡[9]。1904年开始,荷兰殖民政府进行了一次南苏拉威西远征,对南苏拉威西的几个小王国发动战争,包括戈瓦苏丹国。1911年,戈瓦苏丹国在战败后失去主权独立地位,成为了荷属东印度的一个县[10]。自1945年印度尼西亚从荷兰独立以来,苏丹国不再存在,成为了印度尼西亚南苏拉威西省的一部分,即戈瓦县。苏丹则作为文化的象征被保留下来。
望加锡战争
1644年,波尼起义反抗戈瓦,Passempe战役后波尼被击败,由一个伊斯兰宗教委员会的负责人摄政管理。1660年,波尼苏丹国的阿隆•帕拉卡王子[11]领导布吉人武装反抗戈瓦,但是最终失败了[2]。
1666年,在科内利斯•斯皮尔曼上将的指挥下,荷兰东印度公司试图征服北方的小王国。另一方面,苏丹哈桑丁登上王位,为戈瓦苏丹国第16任苏丹,他尝试联结印尼东部的其他小王国一同抗击荷兰东印度公司。
1666年11月24日上午,荷兰东印度公司考察队和东部驻守区人员在斯皮尔曼海军上将指挥下起航。船队由Tertholen海军上将号和其他二十艘船只组成,共载有1860人,其中有818名荷兰水手、578名荷兰士兵、395名来自安汶Captain Joncker本地部队以及阿隆•帕拉卡管有的布吉人和Arung Belo Tosa'deng[12]。斯皮尔曼还接受了特尔纳特苏丹国的供给,特尔纳特方面为他提供了一些战争独木舟以在攻打戈瓦的战争中使用。1667年6月19日后的一个星期,斯皮尔曼的船队从布顿岛开始向苏拉威西岛望加锡方向航行[12]。当船队到达苏拉威西海岸时,斯皮尔曼收到了5月份布吉人在波尼起义失败以及阿隆•帕拉卡在通过卡巴那岛时失踪的消息。
戈瓦苏丹国和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战争之后在1666年打响[13]。1667年戈瓦战败,1667年11月18日交战双方签订彭加耶条约,戈瓦承认荷兰东印度公司在望加锡拥有贸易垄断权[7],试图尽早结束战争。之后感到不满的哈桑丁再度开战,战争持续到1669年,最终荷兰东印度公司向巴达维亚要求提供援助部队。战斗在各地爆发,苏丹哈桑丁激烈抵抗。巴达维亚派出的军队绝对性的加强了荷兰东印度公司远征军的实力,因此荷军在1669年6月12日攻破了戈瓦苏丹国最坚固的堡垒Somba Opu堡,标志着战争的结束,荷兰最终削弱了戈瓦[12]。从此戈瓦苏丹国的国土仅局限于首都周围地区,其余归入荷属东印度公司版图,国家名存实亡[7]。苏丹哈桑丁在1669年退位,于1670年6月12日逝世。
望加锡战争之后,科内利斯•斯皮尔曼海军上将破坏了Somba Opu这座最大的堡垒,更喜欢鹿特丹堡(斯皮尔曼以他在荷兰的出生地命名这座城堡)作为荷兰东印度公司活动的中心。1672年,阿隆•帕拉卡得到王位,成为波尼苏丹国的苏丹。
这场战争被认为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历史上最浩大的战争。
图集
参见
参考资料
- ^ 1.0 1.1 1.2 1.3 1.4 Sewang, Ahmad M. Islamisasi Kerajaan Gowa: abad XVI sampai abad XVII. Yayasan Obor Indonesia. 2005 [2017-06-14]. ISBN 978-9-79461530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7) (印度尼西亚语).
- ^ 2.0 2.1 2.2 2.3 MAKASSAR. [March 4,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2).
- ^ 3.0 3.1 Cummings, William P. A Chain of Kings: The Makassarese Chronicles of Gowa and Talloq. BRILL. 2007-01-01 [2017-06-14]. ISBN 9789004254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7) (英语).
- ^ 4.0 4.1 Sejarah Lengkap Asal-Usul Kerajaan Gowa Disertai Silsila Beberapa Raja Gowa. www.dzargon.com. [2017-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7).
- ^ Hannapia, Muhammad Ali. Masuknya Islam di Gowa. Universitas Hasanuddin. 2012 [2017-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5) (印度尼西亚语).
- ^ 6.0 6.1 Hefner, Robert W.; Horvatich, Patricia. Robert W. Hefner, Patricia Horvatich , 编. Islam in an Era of Nation-States: Politics and Religious Renewal in Muslim Southeast Asi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7. ISBN 978-0-824819576.
- ^ 7.0 7.1 7.2 7.3 7.4 东南亚历史词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5: 53. ISBN 7-5326-0222-2.
- ^ Ricklefs, M.C. A History of Modern Indonesia Since C.1200 revised. Palgrave Macmillan. 2008 [2017-06-14]. ISBN 978-1-13705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7).
- ^ Backshall, Stephen. Rough Guide Indonesia illustrated. Singapore: Rough Guides. 2003. ISBN 978-1-858289915.
- ^ National Centennial Commission (Philippines). Elmer A. Ordoñez , 编. Toward the first Asian republic: papers from the Jakart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Centenary of the Philippine Revolution and the First Asian Republic. Philippine Centennial Commission. 1998.
- ^ Esteban, Ivie Carbon. The Narrative of War in Makassar: Its Ambiguities and Contradictions. Sari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Malay World and Civilisation. 2010 [2017-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7).
- ^ 12.0 12.1 12.2 Andaya, Leonard Y. The Heritage of Arung Palakka: A History of South Sulawesi (Celebes)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Volume 91 of Verhandelingen van het Koninklijk Instituut voor Taal-, Land- en Volkenkunde illustrated.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13. ISBN 978-9-401733472.
- ^ Lach, Donald F.; Van Kley, Edwin J. Asia in the Making of Europe, Volume III: A Century of Advance. Book 3: Southeast Asia illustrated, revised.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8. ISBN 978-0-226467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