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森特與博士

这是一篇优良条目,点击此处获取更多信息。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10 – “文森特與博士”
異世奇人》剧集
演員
博士
同伴
其他
  • 托尼·库兰文森特·梵高
  • 比·乃爾 – 布萊克博士[1](未署名)
  • 尼克·豪登 – 莫里斯
  • 克里希·科特里尔 – 母親
  • 萨拉·康索尔 – 女服務員
  • 摩根·奥弗顿,安德鲁·伯恩 – 學生
制片
編劇李察·寇蒂斯
導演喬尼·坎貝爾
剧本编辑
制片人
執行制片
制作代碼1.10
系列系列5
長度45分鐘
首播日期2010年6月5日 (2010-06-05)
剧集时序
← 前作 后作 →
冷血 房客
異世奇人故事列表

文森特與博士〉(英語:Vincent and the Doctor)是英國科幻電視劇《神秘博士系列5的第10集,在2010年6月5日於英國廣播公司第一台首播。本集的編劇是李察·寇蒂斯,導演是喬尼·坎貝爾,另有比·乃爾未署名的客串演出。

出於對文森特·梵高一幅畫作中怪物的好奇,外星時間旅行者博士馬特·史密斯飾)與搭檔艾米·邦德凯伦·吉兰飾)回到過去見梵高(托尼·库兰飾),發現普罗旺斯省被一種稱作Krafayis的隱形怪物困擾,而這種怪物只有梵高能看見。博士、艾米和梵高合作戰勝了Krafayis,他們把梵高帶到未來,以讓他了解未來世界對自己的成就的認同。最後艾米認識到,並不是所有的時間都可以被重寫,一些悲劇是博士也挽救不了的。

梵高在世時,不知道自己會聞名。受這一事實的啟發,寇蒂斯有了寫這集故事的想法。他在完成劇本後,向劇組徵求意見,並進行多次修改。寇蒂斯想真實地描寫梵高,而不是殘酷地嘲笑他的瘋狂。本集在克罗地亚特罗吉尔拍攝,並依照梵高的畫作進行了多處佈景。本集在英國廣播公司第一台和高清台播出時,有676萬名觀眾收看。對本集的評價多樣,從極為正面到極為負面的都有。本集的煽情部分很具爭議,普遍的評價是,Krafayis不是一個可怕的怪物,而库兰把梵高表演得很棒。

情節

《奧維爾教堂》,Krafayis出現的地方。

博士帶艾米來到了巴黎的奥赛博物馆,觀賞后印象派畫家文森特·梵高的作品。博士在畫作《奧維爾教堂》中看到近似外星人的形象,決定回到梵高畫這幅畫的時候。1890年,他們在阿爾勒的一家咖啡館找到了梵高,發現他是一個孤獨而且臭名昭著的人。文森特發現,艾米有一絲自己沒有注意到的悲傷,於是對艾米敞開心扉。他們發現,最近被謀殺的人,都像被某種牲畜攻擊過,村民將此責怪到文森特身上,博士和艾米決定幫助他。

當晚,在文森特的家裡,文森特向博士和艾米坦白,人們不認可他的作品,但因為他相信宇宙中充滿奇蹟,因此堅持繪畫。艾米被只有文森特能看到的隱形怪獸襲擊。文森特畫下了怪物,博士識別它為Krafayis,一種成群獵食的猛獸,可能是被遺棄在地球上。知道猛獸將在梵高畫教堂時出現,博士與艾米決定在離開前與梵高一起去教堂。得知他們即將離開的消息,文森特心煩意亂,躺在床上不肯動身。抱怨道,每個人最後都會離開他。博士和艾米獨自去捉猛獸,這時文森特又決定跟他們去。文森特說“艾米能做的事,文森特·梵高也能做”。

文森特開始畫教堂,馬上看到了裡面的猛獸。博士獨自進入教堂與猛獸搏鬥,要求艾米在外面等著,但文森特和艾米後來都進入了教堂幫助博士。文森特得以拯救博士和艾米,他們躲在忏悔室裡,描述猛獸的行動;博士從文森特的描述中迅速發現那隻猛獸是瞎的,可能是因此被遺棄。文森特在猛獸攻擊自己時用畫架刺穿了猛獸的肺。文森特為猛獸的死感到自責,博士安慰了快要斷氣的猛獸。猛獸死後,三人回到教堂外,文森特描繪了他想像的星夜:深藍、包裹着空氣的漩渦。

第二天,博士和艾米準備離開。文森特希望艾米如果想離開博士,就與他結婚。當文森特回家時,博士展示給他了些東西:博士和艾米用TARDIS把文森特帶到現代的奥赛博物馆梵高展覽館。文森特被展品震驚,當解說員布萊克博士(比·乃爾飾)描述梵高是“歷史上最好的畫家”和“歷史上最傑出的人之一”時,文森特十分激動。高潮過後,梵高被送回過去,與博士和艾米做最後的告別。博士和艾米回到現代,艾米以為能看到更多文森特的畫作,但發現文森特仍然在37歲時自殺了。博士解釋道,生活是好事和壞事的結合,他們與文森特短暫的接觸不能糾正太多錯誤,但仍對他的生命做了一些好事。證據就在陳列的文森特畫作中:《奧維爾教堂》中沒有了怪物,《向日葵》中出現了題字:“獻給艾米”。

前後聯繫

第一任和第二任博士的照片出現在了博士的鏡子裝置上,之後從TARDIS打字机印出。[2]艾米評論了博士最近帶她去的地方,包括“世外桃源”。在第二季《末日》一集中,曾提到世外桃源瀑布是時間戰爭的關鍵一點。[2]這集發生在上集艾米未婚夫羅里·威廉姆斯的死之後,由於宇宙中的裂縫將他抹去,這集中艾米不記得未婚夫了。梵高可以感知到艾米對未婚夫死去的悲傷,後來博士不小心稱文森特和艾米為“艾米和羅里”。[3][4]艾米對梵高沒能作出“新畫作”感到悲傷,但在後面《潘多拉魔盒開啟》一集片头前的冷开场(cold open)中,梵高新畫了一幅畫。

製作

創作

“我為梵高的一生和命運十分感動。他可能是唯一在世時作品沒有受到世人稱讚的偉大藝術家——各種形式上的——,如果你注意狄更斯乔叟莎士比亚米开朗基罗列奥纳多·达·芬奇...他們在世時都十分出名。而在一生中,梵高這位十分著名的藝術家從未被人稱讚,毫不誇張地說他只售出過一幅畫。這令我好奇,能否使用時間旅行來糾正這個錯誤。這是我寫這集的最初啟發。”
李察·寇蒂斯[5]

1999年,編劇李察·寇蒂斯曾是《致命死亡詛咒》的執行製作人,這是一个惡搞《神秘博士》的節目是為《喜劇救濟》製作的,編劇是現在的首席編劇史蒂芬·莫法特[6]由於這個經歷,莫法特邀請寇蒂斯寫一集《神秘博士》。[7]寇蒂斯喜歡《神秘博士》中關於歷史的故事,同意寫一集。他已經有了“很長一段時間”梵高這個點子,他尤其對梵高不知道自己會聞名的這個事實,以及他鼓舞人心的故事感興趣。[5][8]寇蒂斯也對抑鬱症和抑鬱症的影響感興趣。他想表達,雖然博士可以重寫時間,但由於梵高的“奇才”(demons),這是他不能重寫的。[9]魔法特對這個故事“充滿熱情”。[8]

寇蒂斯要求魔法特批評故事中的“任何和一切”,說自己的要求很誠懇。[8]执行制作人皮尔斯·温格和導演喬尼·坎貝爾也參與修改了劇本。[5]魔法特告訴寇蒂斯,“開始時要快些”,博士與文森特的會面會“無聊”,需要一些“可愛的”東西,像寇蒂斯在寫電影时做到的。[7]他發現,寇蒂斯把博士說的話寫得太多了,建議他觀看一些先前的故事,“他說話其實更有效率”。[10]寇蒂斯喜歡這個過程,評論道,和獨自工作相比,與別人一起工作“有意思”。[7]在參加全體演員對台詞之後,寇蒂斯進行了更多修改。他評論道為他們這些“令人愉快、時髦、令人放鬆”的演員寫劇本很容易。[8]寇蒂斯的原始標題是“可以看到黑暗的眼睛”,但被否決了。[7]

寇蒂斯寫《神秘博士》是因為他認為,那會“令我的孩子喜愛”。[11]當寇蒂斯寫《文森特與博士》時,將梵高的畫作掛在屋子裡,還有提示情節的索引卡板。他的孩子幫他想了一些主意。[12]吉蘭評論道,本集有不同的風格和方式,更加由人物推动。[8]儘管他對梵高的了解“很多”,仍閱讀了200頁的梵高傳記,這比他在別的項目中花費經歷的更多;他認真對待梵高。[5]就像這樣,他想“真誠而不殘忍”地對待梵高,且關於梵高廣為人知的一隻耳,他拒絕寫任何笑話。[13]他寫了其他的幽默,因為他習慣“讓事情有趣”。[8]

選角和拍攝

藝術部按這幅《夜晚露天咖啡座》在特羅吉爾佈景。

寇蒂斯說,演梵高的演員一定要認真挑選,他想讓觀眾感覺自己是梵高,而不是感覺“一個演過很多節目的傢伙,帶個假橙髮”。[5]托尼·库兰最終飾演了梵高, 寇蒂斯稱他是一位“很棒的演員”,“長得不能更像”梵高。[14]库兰、史密斯和吉蘭設法互相熟悉,吉蘭希望能在節目中心靈互通。[8]未在片尾署名的比·乃爾飾演了奧賽博物館中關於梵高的專家,布萊克博士。當節目恢復播出時,乃爾曾被考慮飾演第九任博士[3][15]坎貝爾說,能讓乃爾飾演這個角色“十分幸運”,據信他能引起觀眾的注意。觀眾需要對這個角色十分注意,因為他講述的史實在故事中十分重要。[9]

普羅旺斯省的場景在克羅埃西亞特羅吉爾拍攝,本集與《威尼斯的吸血鬼》為同一製作部分。在《威尼斯的吸血鬼》一集里,特羅吉爾被描繪成16世紀的威尼斯[6]拍攝在2009年11月進行。[14]奧賽博物館室內場景是在威爾斯國家博物館裡複製的。[2]一些場景是參照梵谷的畫作布置的,比如梵高的臥室[8]博士與艾米第一次遇到梵高的咖啡館,是效仿畫作《夜晚露天咖啡座》佈置的。尋找合適的建築是對藝術部的一項挑戰,他們為此找遍了克羅埃西亞。他們找到了合適的房屋後,架起了遮蓬,更換了窗戶,加上了平台和桌椅。[9]節目最後播放的歌曲是英國搖滾樂隊體育健將的《機會》(Chances)。[2]

播出與反應

《文森特與博士》2010年6月5日於聯合王國的BBC第一台首播,同時BBC高清台播出。[16]當晚,500萬觀眾收看了節目,它是當日收視率第二高,BBC第一台最高的節目。[17]最終的收視人數為676萬,其中629萬人在BBC第一台收看,另外47萬人在BBC高清台收看。是第一台收看人數最高,高清台第二高的節目。[18]它的欣赏指数評分為86,被認為“很好”。[19]

原始播出後,觀眾被提供了熱線電話,詢問關於本節目的問題。《每日镜报》的苏·卡罗尔諷刺說:大多數人“只會因被梵高的蘇格蘭口音困擾而打電話。”[20]2010年9月6日,DVD和藍光版本的《文森特與博士》與後三集一起在区域2發行。[21][22]在2010年11月8日,在完整第五季中發行。[23]

評論

對本集的評論多樣。《SFX雜誌》的戴夫·高德給本集打5分滿分,稱它是“《神秘博士》真正神奇的一集,喜歡它的氣氛,...也充滿魅力”。[2]约翰·摩尔在Den of Geek網站上也正面評價這集,認為本集是“對生命的肯定”,但他批評了故事的部分元素。他認為結尾部分“完全沒用,但絕對藝術”。[24]Metro上的基思·沃森對“梵高世界令人印象深刻的想像”感到驚訝,稱讚了寇蒂斯寫的幽默。他也稱讚表演梵高的库兰,以及製作人們“圓滿克服”了表現梵高抑鬱症的重重困難。[25]衛報》的马克·劳森稱讚本集“格外地好”,“恐怖且有趣,還有教育意義”,注意到本集節目“史實精確”以及“有意思的藝術笑話”,[26]然而德博拉·奥尔寫道,“ 雖然是流行的時間旅行主題,但把它寫成催人淚下的故事很難” ,而且“李察·寇蒂斯使我漸漸流出的對生命肯定,幸福的淚水不是新的,一点都不是”。[27]

在主流媒體中,《獨立報》的汤姆·萨特克利夫稱讚本集“別具匠心,且十分深刻”,但他覺得節目可增加些可使它更具內涵的情節。他觉得Krafayis的情节是“冷酷無情”的。[28]《衛報》的山姆·沃拉斯顿喜歡本集,認為寇蒂斯寫的對話“詼諧聰明”,而且本集觸動了他:剧中一部分对于人心善的一面、美好的一面的描写感性地几乎有些过于甜腻、过于夸张了,但是即使观众知道这不真实,仍然会被逼哭。[29]影音俱樂部的基思·菲普斯給本集評分B-,認為本集“不是很通”,而且被梵高的口音折磨。[30]IGN的马特·威尔士也給了混合的評價,10分中給了7.5分。他認為本集中,“库兰和吉蘭的演出表現出了真實的艾米·邦德”,但覺得史密斯演的不如往常好。[31]他覺得Krafayis的隱喻是個“好主意”,但此怪物不可怕。他認為煽情的結尾是“自作多情”的。[31]

在《衛報》電影博客中,彼得·布拉德肖評論道,“《文森特與博士》是“極為聰明、有趣、超現實情節的瘋狂使它成為令人喜愛的一集”。[32]他稱讚了“不可錯過的寇蒂斯對白”,“這種有噱头的動人結局只有李察·寇蒂斯才能寫出”。[32]《衛報》上《神秘博士》評論博客專欄的丹·马丁不那麼肯定本集,寫道“主要問題是,這集不太像《神秘博士》故事”,如果“刪除怪物情節”故事會更好。[3]他也批評劇本,“過多武器級的多愁善感”,而且“提出完成不了的可能”,怪物“寫完後加的東西,不令人害怕”。[3] 而他稱讚了库兰的“精彩演出”, 以及本集對抑鬱症的治療。總結道,他總體上喜歡本集。[3]

每日电讯报》的加文·富勒給予了最負面的評價之一,他批評本集“沒意思、不合邏輯、虎頭蛇尾”。[33]他認為本集與第三季《勇救莎翁》相比,本集缺少“主線”,沒有敘述梵高能看到隱形怪物的原因是“嚴重的情節漏洞”,認為Krafayis是“此節目悠久歷史中最傻的怪物”。[33]他也批評了史密斯對博士的扮演,并認為梵高在去現代後仍然自殺是“荒謬的”。[33]但他稱讚了“博士關於好事和壞事的訓誡”(但《衛報》的山姆·沃拉斯顿批評了這段言論[29]),以及對寇蒂斯“避免把博士寫成他愛情喜劇電影中休·格兰特的性格”。總結道,“無論博士怎麼做,最後都會以失望透頂為結局”。[33]

獎項與提名

在2010年星雲獎中,《文森特與博士》入选布拉德伯里獎傑出戲劇呈現獎提名[34];在2011年的雨果獎中,本集入选最佳戲劇呈現(短片)獎。[35]但都輸了:布拉德伯里獎輸給了電影《盜夢空間》,[36]雨果獎輸給了本節目第五季的最後兩集《潘多拉魔盒開啟》/《大爆炸[37]。庫蘭與史密斯都在加拿大的星座獎中被提名為最佳演員,寇蒂斯的劇本被提名為最佳劇本;庫蘭獲得了10%的投票,得了第六名,寇蒂斯得了第二名,以百分之一投票的差距輸給了《盜夢空間》的編劇克里斯多福·諾蘭[38]

參考來源

  1. ^ More cast members confirmed for Series One. Doctor Who Magazine (Royal Tunbridge Wells, Kent: Panini Comics). 2010-04-29, (421): 12. 
  2. ^ 2.0 2.1 2.2 2.3 2.4 Golder, Dave. TV REVIEW Doctor Who 5.10 “Vincent And The Doctor”. SFX. 2010-06-05 [2011-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24). 
  3. ^ 3.0 3.1 3.2 3.3 3.4 Martin, Dan. Doctor Who: Vincent and the Doctor – series 31, episode 10. 衛報. 2010-06-05 [2010-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08). 
  4. ^ Chris Chibnall (編劇)、Ashley Way(導演)、Peter Bennett (製作人). Cold Blood. 《神秘博士》. 第5系列. 第9集. 2010年5月29日. 英国广播公司. 英國廣播公司第一台. 
  5. ^ 5.0 5.1 5.2 5.3 5.4 Setchfield, Nick. Doctor Who Interview: Richard Curtis. SFX. 2010-06-03 [2011-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6). 
  6. ^ 6.0 6.1 Vincent and the Doctor — The Fourth Dimension. BBC. 2010年6月 [2010-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4). 
  7. ^ 7.0 7.1 7.2 7.3 Martin, Daniel. Doctor Who: art imitates life (視頻). 衛報. 2010-06-04 [2011-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08). 
  8. ^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Allen, Chris. Curtis, Gillan on 'Vincent and the Doctor' (視頻). Digital Spy. 2010-06-02 [2011-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20). 
  9. ^ 9.0 9.1 9.2 A Brush with Genius. 《神秘博士解密》. 第5系列. 第10集. 2010年6月5日. 英国广播公司. 英國廣播公司第三台. 
  10. ^ Miller, Paul. Curtis: 'I redrafted Doctor Who episode'. Digital Spy. 2010-06-02 [2011-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3). 
  11. ^ Nissim, Mayer. Curtis reveals 'Who' episode details. Digital Spy. 2009-10-09 [2011-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31). 
  12. ^ Jeffery, Morgan. Curtis wrote 'Who' with children. Digital Spy. 2010-06-02 [2011-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20). 
  13. ^ Jeffery, Morgan. Curtis avoids van Gogh jokes in 'Who'. Digital Spy. 2010-06-01 [2011-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31). 
  14. ^ 14.0 14.1 Harris, Will. A chat with Richard Curtis of Pirate Radio. Bullz-eye. 2009-10-19 [2011-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04). 
  15. ^ Nighy favoured as Doctor?. BBC. 2003-10-06 [2011-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08). 
  16. ^ Network TV BBC Week 23: Saturday 5 June 2010 (新闻稿). BBC. [2011-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02). 
  17. ^ Vincent and the Doctor — Overnight Ratings. 《神秘博士》新聞頁. 2010-06-06 [2011-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8. ^ Weekly Top 10 Programmes. Broadcasters' Audience Research Board. [2011-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14). 
  19. ^ Vincent and the Doctor — AI. 《神秘博士》新聞頁. 2011-06-07 [2011-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3). 
  20. ^ Carroll, Sue. You have to admire the BBC’s concern for our mental health.... 每日镜报. 2010-06-08 [2010-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11). 
  21. ^ Doctor Who: Series 5 Volume 4 (DVD). BBC商店. [201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1). 
  22. ^ Doctor Who: Series 5 Volume 4 (Blu-Ray). BBC商店. [201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1). 
  23. ^ Doctor Who: The Complete Series 5 (DVD). BBC商店. [2011-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08). 
  24. ^ Moore, John. Doctor Who series 5 episode 10 review: Vincent and the Doctor. Den of Geek. 2010-06-05 [2010-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08). 
  25. ^ Watson, Keith. Doctor Who time travels into surprising territory. Metro. 2010-06-07 [2010-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10). 
  26. ^ Lawson, Mark. TV matters: Doctor Who and Junior Apprentice. 衛報. 2010-06-10 [2010-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13). 
  27. ^ Orr, Deborah. Doctor Who made me cry. 衛報. 2010-06-10 [2010-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13). 
  28. ^ Sutcliffe, Tom. The Weekend's TV: Doctor Who, Sat, BBC1 24, Sun, Sky 1 An African Journey with Jonathan Dimbleby, Sun, BBC2. The Independent. 2010-06-07 [2010-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08). 
  29. ^ 29.0 29.1 Wollaston, Sam. Doctor Who and Cameron's Black Tory. 衛報. 2010-06-07 [2010-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09). 
  30. ^ Phipps, Keith. Vincent and the Doctor. 影音俱樂部. 2010-06-26 [2011-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01). 
  31. ^ 31.0 31.1 Wales, Matt. Doctor Who: "Vincent and the Doctor" review. IGN. 2010-06-09 [2011-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15). 
  32. ^ 32.0 32.1 Bradshaw, Peter. How Doctor Who gave Richard Curtis a shot in the arm. 衛報. 2010-06-08 [2010-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11). 
  33. ^ 33.0 33.1 33.2 33.3 Fuller, Gavin. Doctor Who review: Vincent and the Doctor. 每日电讯报. 2010-06-05 [2010-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09). 
  34. ^ 2010 SFWA Final Nebula Awards Ballot. Science Fiction and Fantasy Writers of America Inc. [2011-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14). 
  35. ^ Hayden, Patrick Nielsen. 2011 Hugo Finalists. TOR.com. 2011-04-24 [2011-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07). 
  36. ^ 2010 Nebula Awards Announced. Science Fiction and Fantasy Writers of America Inc. 2011-05-21 [2011-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13). 
  37. ^ Golder, Dave. Doctor Who Wins Fifth Hugo Award. SFX. 2011-08-22 [2011-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13). 
  38. ^ The 2011 results!. The Constallation Awards. [2011-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7). 

外部連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