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尚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杨尚希(534年—590年),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北周隋朝官员,东汉太尉杨震的16代孙[1]

生平

杨尚希幼年丧父,十一岁就告别母亲到长安求学,受到涿郡卢辩的赏识,被送入太学为学生。他学业专精,同学都很推崇。十八岁时,宇文泰亲临太学举行释奠,杨尚希所讲述的《孝经》得到宇文泰的认可,被赐姓普六茹氏,擢为国子博士。累迁至舍人。

北周立国后,杨尚希历任太学博士、太子宫尹、计部中大夫,赐爵高都县侯,东京司宪中大夫。大象二年,580年),令杨尚希抚慰山东、河北,到相州时宣帝驾崩,他与相州总管尉迟迥一同在驿馆为皇帝发丧。出去后杨尚希认为尉迟迥哭丧时无心哀痛,神情不安,隐隐要发动大事的样子。自己作为与丞相杨坚同族的人,如果还待在这里,必将有祸事及身,遂连夜从捷径逃走。次日天明后,尉迟迥方才察觉,立即派数十骑兵去追赶,但已来不及。回到长安后,杨坚让他带领杨氏族兵三千人镇守潼关,不久授司会中大夫。

581年,杨坚即位为皇帝,杨尚希升任度支尚书,进爵位为高都县公。一年后,外任为河南道行台兵部尚书,加银青光禄大夫。他认为天下设置的州郡过多,上表请求合并裁减。皇帝接受了他的表章,将全国的改为州,不久任命他为瀛州刺史。还未上任,又派遣他巡视淮南。回京后,任兵部尚书,不久,改任礼部尚书,授勋上仪同。

杨尚希作为隋朝宗室族人,生性弘厚,甚有雅望,朝廷很看重他。杨坚作为开国皇帝,辛勤大小朝政,日夜不倦。杨尚希谏议皇帝捉大放小,将繁碎之务交给宰辅处理。杨坚很高兴,认为他是爱戴自己的忠臣。杨尚希腿脚有病,不良于行,杨坚就对他说:“蒲州盛产美酒,你脚有病,就委屈到那里养病,政务躺着处理就可以了。”于是出拜蒲州刺史,仍领本州宗团骠骑。在蒲州时,杨尚希治理水利,开发稻田数千顷,百姓得到了实惠。开皇十年(590年),杨尚希卒于任上,时年五十七。谥号平。

家庭

祖父

  • 杨真,北魏天水郡太守

父亲

  • 杨承宾,北周冠军将军、商浙直三州刺史

夫人

  • 元保宜,戎州刺史、河阴公元休祐第四女,大业十二年岁次丙子九月甲寅朔十一日庚午因病在河南郡河南县永丰乡永丰里住宅中去世,虚岁六十五,十月甲申朔二日乙酉葬于雒阳县三川乡原[2]

子女

  • 子:杨旻,袭封高都县公,后改封丹水县公,官至安定郡丞。
  • 子:杨涛运,随宗卫司功、相州临漳县令。
    • 孙:杨暕[3],字怀方,延州金城、荆州长林二县令。卒于唐显庆元年(656年)。夫人陇西李氏,有子元珪、元琰。
      • 曾孙:杨元珪
      • 曾孙:杨元琰(640年—718年),参与神龙政变,官至刑部尚书,封魏国公。
        • 玄孙:杨仲嗣,密州刺史。
        • 玄孙:杨仲昌,吏部郎中。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北史·卷075》,出自李延寿北史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隋書·卷46》,出自魏徵隋书

参考资料

  1. ^ 其玄孙《唐吏部尚书杨仲昌碑》,席豫撰,邬繇篆额。仲昌,汉太尉震二十代孙。
  2. ^ 江敏, 《新见两方隋代墓志小考》, 《洛阳考古》 (第2期), 2020年, (第2期): 62–64 [2022-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2) 
  3. ^ 《大唐故荆州长林县令杨府君墓志铭并序》:君讳暕,字怀方,弘农华阴人也。曾祖承宾,周冠军将军、商浙直三州刺史。祖尚希,随礼部尚书、蒲州刺史、高都公。父涛运,随宗卫司功、相州临漳县令。解褐益州新津县丞,寻除魏州司仓秩满,授延州金城县令。又转荆州长林县令。以显庆元年七月四日终於官舍。夫人陇西李氏,随朔州总管武阳公(李充)之孙,皇朝大理卿狄道公之妹。以大唐垂拱元年岁次乙酉十月癸酉朔十三日乙酉合葬於虢州閿乡县全节里之平原,礼也。子元珪、元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