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殯儀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殯儀業,簡稱殯儀(英語:Funeral Industry,主指以喪事圖利的經濟活動,是服務行業一種。社會人口老化,死的人有增無減而帶動了裙帶經濟,將會引申道德問題、法律漏洞、同埋體制議題。

分類

撒灰服務

撒灰是環保葬一種,原為逝者骨灰回歸自然。香港撒灰服務主要分為「紀念花園撒灰」和「海上撒灰」兩種:

  • 大海撒灰——港人可選搭乘食環署之免費渡輪服務到指定海域進行海上撒灰,或自費出海。這些指定海域包括東龍洲以東,西博寮海峽以南。
  • 紀念牌匾——在紀念花園撒灰,還得申請設置紀念牌匾來紀念先人。現時行政費是90港元,未連買和裝牌匾費用。

跨境運屍服務

跨境運送屍體可能要特殊文件許可,常見往來地有中國大陸香港台灣,同全球。

  • 使用情況:

跨境運送屍體的需求主要來自希望將先人葬返理由。出於文化傳統,中國家庭選擇將遺體運送回大陸或台灣進行安葬。

團體善終服務

在香港有許多非牟利團體、各宗教、或慈善團體名義,提供或援助善終服務。部份基金會只批出殮葬費,不插手殯儀事項。公共支援有「綜援殮葬津貼」。

特區政府消費者委員會已關注到有不少收費問題:

  • 濫收費索公帑——2024年初,社會福利署將有關津貼增加到17180元時,就有殯儀公司將自己最低質服務,標價跟貼公共津貼。甚至有「慈善基金」名義之有限公司都如此索價,客戶可自行向私人基金或綜援申請津貼,或自感所得「免費午餐」,即義葬錯覺。消委會指出,個別機構看準社會福利署綜援殮葬津貼,但事實是質素不值此價,消費者要留意。
  • 殯儀服務,及補貼條款要清楚,千萬不要輕易簽署「授權代理書」。當出現問題要中途換人接手,或所謂「全包套餐」但儀式中途發現用品不足(例如變相有附加費),保證會很麻煩。譬如有時教會友自己出來做殯儀生意,可能不成文幫人有條件如只用賺來的錢幫「自己人」。未確實自己可得「資助」前,所談之津貼都不存在。

喪親輔導

喪親輔導,也叫哀傷輔導,是心理上支援服務一種,旨在幫失去親人的人度過悲傷期。這些輔導可以幫助喪親者處理複雜情緒,由傷痛失落憤怒、罪惡感,並協助他們重新適應社會。

輔導形式有個別輔導、團體輔導、家族治療。即一對一會談,專注於喪親者的個人經歷和情感表達;或一群人分享和支持來幫助彼此;還有約家族各員一起對話。

爭議

壟斷

濫收費,欠透明

據2019年消費者委員會調查,香港殯儀服務收費落差大,透明度低。殯儀服務費由7980蚊至56800元都有。這些費用包括各種套餐服務如道教佛教、無宗教儀式等,具體收費因服務內容、儀式的繁簡而異,「套餐」只屬營銷手段。有的院出或直出服務,可能一萬港元已可辦妥,但會按殮葬費津貼之最高金額收取服務費。[1][2]某些殯儀佬會將最下價套餐加價到補助金額上限,收費問題不分私營公司,或教會人士成立機構,甚至打住慈善團體的旗號而行此活動。2024年初,社會福利署綜援殮葬津貼已調整到17180元。[3]

2018年時有報導指,殯儀服務的收費問題存在已久。當年平均殮葬花費約三萬港元,而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相關津貼只有14910元,甚至有業界向家屬轉介高利貸(借財仔)。[4]政府會調整綜援計劃殮葬費津貼,有港幣16790元記錄。[5]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出面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