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滅戰理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殲滅戰理論(德語:Vernichtungsgedanke)為普魯士的一種軍事理論。本理論的起源可追溯自腓特烈大帝時期,由於普魯士位置處於歐洲大陸之中心,強敵環伺,且並無有著英國海島環境可守、俄羅斯廣闊幅員可退等進行持久戰的條件,故為了防止眾敵集結起來對付普魯士,其軍事思想轉化為使國家全無後顧之憂、免除戰事陷入僵局,且盡可能只一次僅面對單一戰爭的作法,即遂行將敵人軍事力量徹底消滅的「殲滅戰」。為執行殲滅戰,普魯士軍對其部隊進行了非常嚴格的訓練與指揮管理,在著名軍事思想家卡爾·馮·克勞塞維茨的著作《戰爭論》中亦可看到相當的殲滅戰理論。

殲滅戰的應用可於普魯士數次戰爭中見得,諸如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七年戰爭拿破崙戰爭普奧戰爭普法戰爭皆有所為。然而隨著軍事科技之進步,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防守火力遠較進攻火力強大許多,尤其是機關槍或是長距離火砲等武器。繼承普魯士的德意志帝國在戰爭爆發前就已擬定了典型殲滅戰的《施里芬計畫》,在戰爭爆發後初期便以相當驚人的速度快速進擊,兵臨法國首都巴黎鄰近的馬恩河之下,之後德軍被迅速集結而來的英法聯軍合防,這場「馬恩河奇蹟」即以德軍的失敗坐收。隨後,德軍一直嘗試聯軍的防守,以進行包圍殲滅戰,但不斷被圍堵,最終形成西線的壕溝戰僵局,令德軍無從執行大規模的殲滅戰,最終在1918年發動「皇帝會戰」失敗後,德軍西線崩潰而戰敗。

到了1939年,戰車飛機等新武器使攻擊方火力再度上升,德軍在戰間期時對其失敗原因進行分析檢討,將新武器結合其舊有的軍事理論,包括殲滅戰、機動戰與側翼打擊等,形成一種新式的戰爭學說,西方盟國將其稱之「閃擊戰」。1939年9月的波蘭戰役、1940年的法國戰役、1941年的巴巴羅薩行動和1943年的衛城作戰皆是德軍融入殲滅戰思想而策劃的軍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