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汪德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汪德昭
(Ouang Te-Tchao)

汪德昭
出生(1905-12-20)1905年12月2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灌云
逝世1998年12月28日(1998歲—12—28)(93歲)
中国北京
国籍 中国
母校北京师范大学
巴黎高等物理化工学院(ESPCI)
知名于朗之万-汪-比卡尔理论(Langevin-Ouang-Biquard theory)
聲納研究
奖项于格奖(Prix Hughes) (法国科学院, 1945)
法国声学学会银质奖章 (1980)
法國榮譽軍團勳章 (1992)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Award (1982, 1989)
Prize for Importan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1982)
何梁何利基金 in Physics (1997)
科学生涯
机构巴黎高等物理化工学院, 居里研究所,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 原子能和替代能源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论文Electrisation des Particules en Suspension dans les Gaz(1940)
博士導師保罗·朗之万

汪德昭(1905年12月20日—1998年12月28日),男,江苏灌云人,中国物理学家,中国水声学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早年生活和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学生王德钊

汪德昭早年曾就读于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校。后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并于1928年毕业,此后留校任教。1934年他赴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学习法语,次年前往法国巴黎大学郎之万实验室就读,师从著名物理学家保罗·朗之万

在法国的职业生涯

Familles Ouang, Joliot-Curie et Biquard en été 1941
1941年夏天,汪、伊雷娜·约里奥-居里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和比卡尔一家

1940年获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后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任副研究员、专任研究员、研究指导主任等职。1945年他因对大气电学的研究获法国科学院于格奖(Prix Hughes)。

在中国的职业生涯

1956年汪德昭回到中国,并于次年被增补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此后先后担任过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等职,并开始国防水声学的研究。1964年起出任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所长,文革中年过花甲的汪德昭成了横扫对象,声学研究所曾经三次改变隶属关系。1981年他与学生尚尔昌一同编著出版了中国第一本水声学专著。同年获法国声学学会银质奖章。1983年获巴黎市政府荣誉奖章。1984年起任声学研究所名誉所长。1986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选举产生第三届全国委员会。6月28日,第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推举其为荣誉委员[1][2][3]。1991年他获得军官级法国荣誉军团勋章[4]。1998年逝世。

他还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5][6]

家庭

汪德昭之兄汪德耀为知名细胞生物学家,曾任厦门大学校长。其弟汪德熙为核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夫人李惠年为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教授。 汪德昭的儿子汪华曾为中国驻法外交官,他于2004年也获得了法国政府颁发的骑士荣誉军团勋章。[7] 汪华之子汪延则是新浪创始人之一、董事长(前首席执行官)。

参考资料

  1. ^ 中国科协研究室编.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 中国科协研究室. : 94–96. 
  2. ^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 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 附卷4 中华人民共和国群众团体组织 1949.10-1997.9. 北京: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0: 408. ISBN 7-80136-318-3. 
  3. ^ 陈建新等主编. 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4.10: 609. ISBN 7-5351-1355-9. 
  4. ^ 著名物理学家汪德昭逝世. 人民日报. 1999年1月8日: 第4版. 
  5. ^ 汪德昭院士生平简介和主要研究成果简介. 新浪. 2005-12-18 [2011-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3). 
  6. ^ 汪德昭院士.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22). 
  7. ^ 连云港日报:父子共植中法友谊之花. 新浪. 2005-12-18 [2011-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