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君侧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清君側

清君侧是古代汉字文化圈的一個政治性名詞,其主要涵義為肃清君主身边的奸臣,多为拥护君主,反对权臣之意,但多被叛臣藉機用來篡奪君位。[1][2][3]

歷史上的清君側

中國古代

西汉初年的七国之乱,当时起事的七国提出要“诛晁错,清君侧”,以晁錯為強化正當性的「亂臣賊子」。但事後晁錯被殺後,戰事並未停止。[4]

东晋时的王恭在讨伐朝臣王国宝前表奏王国宝的罪行时提及了“昔趙鞅興甲,誅君側之惡,臣雖駑劣,敢忘斯義”。

後唐閔帝時,李從珂鳳翔節度使石敬瑭河東節度使,均擁重兵。宰相朱弘昭馮贇本以調動節度使的方式來分離軍權,但反而激起叛變。934年李從珂以清君側為由攻入洛陽,後唐閔帝在逃往魏博途中被石敬瑭俘虜,最後被從珂所殺。

侯景之乱安史之乱后周代汉等最初也是以清君侧名义发起。

另外,元朝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孛罗帖木儿也以“清君侧”的名义,攻入大都

明朝初年的靖难之役,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殺齊泰黃子澄的旗号攻入國都應天府,最终自己夺取了皇位。

1645年(順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南明寧南侯左良玉以“清君側”(针对弘光朝大臣馬士英阮大鋮)為名,率部向南明都城应天府进军,因左良玉在途中病死而未遂。

中華民國

1964年1月21日,中华民国陆军装甲兵副司令(时任代理司令)赵志华少将在台湾新竹县湖口乡装甲兵基地試圖发动兵變“清君側”,未遂。

越南

1799年,舊阮君主阮福映北伐攻打歸仁,陳光耀與武文勇率軍前去救援,但戰敗,歸仁被舊阮攻破,陳光耀與武文勇退往廣南。陳文紀非常討厭陳光耀,聯合陳曰結胡公曜等人,以歸仁失守、救援無功為罪名,矯詔武文勇誅殺陳光耀。但武文勇卻將詔書拿給陳光耀看,陳光耀因此以清君側為名回師富春。陳文紀等人歸罪於胡公曜,將胡公曜執送陳光耀軍中,才得以自保。

日本

日本明治十年(1877年)的西南戰爭中,西鄉隆盛亦使用清君側的名義起兵對抗明治維新後的新政府。

昭和十一年(1936年)的二二六兵变,起事官兵的口号亦是讨灭“君侧之奸”。

津巴布韋

2017年11月15日津巴布韦执政党辛巴威非洲民族聯盟-愛國陣線消息称,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已被军方扣留,软禁在家。执政党发文强调,津巴布韦没有发生政变,只是经历了一场“没有流血的政权更迭”,前副总统姆南加古瓦将接任该党主席。津巴布韦军队负责人在国家电视台进行现场直播讲话时表示,军队的目标并非总统穆加贝,而是威胁总统的犯罪分子,这些“犯罪分子”造成了社会和经济方面的损害。此次事件也被中文媒体视为打着“清君侧”旗号的政变。[5]

俄罗斯

2023年瓦格纳集团叛乱被不少中国网民形容是“清君侧”。由于该词的搜索结果在新浪微博上一度遭到屏蔽[6],不少网民开始用“清君之侧”、“清君策”等表述代指。[7]

参见

參考文獻

  1. ^ 黄一鹤编著,懒人历史书 关于中国历史,了解这些就够了,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05,第76页
  2. ^ 景元祥著,三晋典故,山西人民出版社,2013.12,第145页
  3. ^ 刘路编,中国人必备的历史常识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古吴轩出版社,2010.12,第116页
  4. ^ 晃錯. 教育百科. 臺灣: 中華民國教育部. [2020-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8) (中文). 前154年,吳王劉濞會七國,以「誅晁錯,清君側」為名,起兵叛亂,史稱七國之亂。 
  5. ^ 津巴布韦政权更迭:一场早有伏笔的“清君侧”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浪網.[2017-11-15]
  6. ^ 华尔街日报. 俄罗斯兵变让中国陷入不确定一刻. [2023-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2) (中文(中国大陆)). 在微博上,所有提到‘清君侧’的帖子都无法访问。清君侧是一个常用中文短语,指势力强大的官员发动政变,以肃清皇帝身边的奸佞和贪官。 
  7. ^ 中国数字时代. 【敏感词库】清君侧. 中国数字时代. 2023-06-24 [2023-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31) (中文(中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