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村文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眷村文學臺灣文學中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代表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隨著政府遷來的「老唐山」(即俗稱的外省人、外省仔)中的文學家所編著的有關眷村大小事之文學。嚴格來說眷村文學不全然僅是軍眷或其後代所記所思,曾經搬遷到眷村居住的閩客族群所留下來文字、文章也是「眷村文學」的一部分。


通常,是由外省第二代作家將眷村經驗寫成文學作品(有別於大陸出生的第一代外省作家以逃難、懷鄉、反共做為創作來源,形成懷鄉文學),對於外省第二代與眷村居住的閩客族群作家,眷村更是切身的故鄉與鄉土。[1]


外省第二代開始寫作,已經是長成後的1970年代了,眷村題材文學作品也是1970年代才真正出現,至1980年代才真逐漸形成一脈。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的結尾歷數「眷村人」名單,明星、政治人物、耳熟能詳的作家,他們成長環境特殊,散居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彼此卻有著靈敏的嗅覺可以辨認同類:「噢,原來你在這裡......。」[2]

涵蓋內容

眷村文學所記述的文章對象,從老兵榮民榮眷軍人農民到與其互動的閩客族群都有記載,範圍大致是環繞有關在眷村中和周遭發生的大小事都有。只要是有關眷村的,大都會被這些作者紀錄,進而集結成文章後編次造冊。這些文章可以是作、小品文論文、短篇小說散文札記到長篇小說回憶錄都有,交由出版社付梓成帶有作者風格的作品集。

眷村文學雖然都以眷村為主題,或者同樣替人物安置眷村背景,他們傳達的意涵不盡相同,在同一個作家身上,年輕時和中年以後書寫眷村,也會有所改變。有的時候,眷村是大觀園,兄弟姊妹,相親相愛,天真爛漫,有時候是理想國,寄託著過往一切美好,有時候卻是一滯悶的所在,隱藏著無數裂痕,令人亟欲逃離。[1]

白先勇回憶1960年代學院文藝刊物《現代文學》創刊成員時,曾寫道:「......我們雖然背景各異,但卻有一個重要的共同點,我們都是戰後長成的一代,面臨著一個大亂之後曙光未明充滿了變數的新世界。外省子弟的困境在於:大陸上的歷史功過,我們不負任何責任,因為我們都尚在童年,而大陸失敗的悲劇後果,我們卻必須與我們的父兄輩共同擔當。事實上我們父兄輩在大陸建立的那個舊世界早已瓦解崩潰了,我們跟那個早已消失只存在記憶與傳說中的舊世界已經無法認同。」[3] 這裡呈現的「世代差異」既是六十年代「現代主義」文學的核心,也是後來外省族群凝聚「眷村文學」創作的重要根源。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四四南村中展出的眷村餐桌

文學

影視

舞台劇

資料來源

  1. ^ 1.0 1.1 楊, 佳嫻. 方舟上的日子:臺灣眷村文學. 台南: 台灣文學館. 2012: 10. 
  2. ^ 朱, 天心. 想我眷村的兄弟們. 台北: 麥田. 1992: 82. 
  3. ^ 白, 先勇. 現文因緣. 台北: 現文. 1991: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