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宁山民会馆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福宁山民会馆
2023年8月的福宁山民会馆内景,可见馆内的文物保护单位碑记和传说中畲族祖先盘瓠的神位,依稀可以看出有人曾在此居住。
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所在霞浦县松城街道旗下街
坐标26°53′18.47″N 119°59′52.74″E / 26.8884639°N 119.9979833°E / 26.8884639; 119.9979833坐标26°53′18.47″N 119°59′52.74″E / 26.8884639°N 119.9979833°E / 26.8884639; 119.9979833
分类古建筑
时代[註 1]
编号7-141
登录2009年11月16日

福宁山民会馆,又称福宁三明[註 2]会馆,位于福建省霞浦县松城街道旗下街6号,是由福宁地区畲族民众自发组建、中国历史上唯一跨省、跨地区的畲族会馆,始建于1899年,现馆址落成开馆于1920年,鼎盛时期的会员多达2000多人,地域影响力横跨闽浙两省17县,集资一度达千余,在畲族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2009年11月16日,福宁山民会馆入选第七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类型为古建筑。[1][2]

历史

背景

福宁山民会馆的兴建缘于清朝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刑部主事钟大琨福宁府地区的考察。他发现福宁一带有一些装束与汉人不同的山民(即畲族族群),因不满汉人称他们为“畲”而常与汉人起争端,钟大琨遂向他们保证,如果他们能够改穿与平民相同的衣着便可免去此称谓,福建按察使司遂发布《告示》,一面呼吁大众停止称山民为“畲”,一面要求山民更改装束以消除人们的歧见。福宁府接到告示后,向山里各地散发通知,要求各地山民前来领取,这些山民因府城(霞浦县)没有畲族客栈而感到不便,遂筹资在霞浦西门外买下一座四扇瓦房,作为专门供畲人住宿的客栈,并设立“盘护忠勇王”神位,定期祭祀。[3]

清朝至民国时期

山民会馆建立后,该地成为畲民的议事场所,亦是来福宁府城落脚的畲民免费住宿、自理饮食的公益驿站。民国元年(1912年),霞浦西附城区乡农会在山民会馆成立[4],会馆逐渐成为福宁地区畲民民事纠纷的处理地。民国3年(1914年),蓝文蔚成为会馆领导人之一,他认为“山民”一词有些土俗,便将之取谐音改名为“福宁三民会馆”,随后为避免和三民主义混淆而再谐音为“福宁三明会馆”,取意日、月、星(或福、禄、寿)三星高照。蓝文蔚主事期间,浙江泰顺景宁等地兴办的学堂发生不准畲族人入学的事件,蓝以三明会馆董事律师的名义赴泰顺诉讼并胜诉,使得三明会馆名噪一时。至民国5年,来自闽浙两省十几个县[註 3]的畲族人纷纷请求加入会馆,会员一时达到两千余名。[3]

会馆的规模空前扩大后,为适应日渐增多的事务活动,会馆领导人决定将会馆迁到县城中心。民国8年(1919年),在当地乡绅王邦怀的帮助下,畲民在霞浦县城的旗下街买下一块地并进行装修,翌年正式落成迁址,该地址即为现今会馆所在地。民国16年(1927年),以林宝琦为首的“自治军”占领县城,蓝文蔚等会馆领导人逃离县城,后县城虽得以收复,会馆却因此元气大伤,活动逐渐停止。[3]

民国35年(1946年),闽东畲人筹资重建会馆,经时任霞浦县县长刘仇签署同意并呈报省政府登记,三明会馆正式成为登记在册的“苗夷民族”“公益团体组织”。修缮后的会馆竖立了畲族抗战阵亡将士的灵位,添置了一些新用具,元气有所恢复。[3]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动土地改革运动,山民会馆被当做公产处理,并未被没收、再分配,会馆的房产归老住户所有,除每年都有山民前来祭拜、寻根外,会馆的活动基本停止。1966年,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爆发,红卫兵以“破四旧”为名将会馆里的牌位等悉数焚毁、拆除,此后会馆的产权改归平民所有。拨乱反正后,有关部门开始关注山民会馆,不时会有畲族宗人、学界人士到此参访[3]。2005年,福宁山民会馆成为霞浦县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畲民召开“畲族三明会馆研讨会”,重新成立三明会馆董事会。2009年,福宁山民会馆入选第七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霞浦县文化体育出版局成立福宁三明会馆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三明会馆和董事会的管理。[5]

2010年代,畲族部分人士试图从当地居民手中回收会馆的产权,但由于资金不足,无法给原住户提供补偿,故始终未能成功,他们另选新址建立了会馆[6]。然而,自2010年代至2023年,畲族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几乎每年都会向霞浦相关部门提出回收旧会馆产权的申请。2020年,霞浦县文旅局组织了协调会试图解决该问题,明确产权人为文物保护的第一责任人,松城街道、松兴社区为管理责任,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和文化旅游局为监管责任,此后福建省文旅厅拨款20多万元人民币用以修缮山民会馆内文物[1]。翌年,霞浦制定了《2021年霞浦县文化遗产提升方案》,将山民会馆产权回收问题列入其中。2022年5月,霞浦县调拨18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用以回收山民会馆之产权[7],目前,相关产权处理行动仍在进行中。[8]

建筑

会馆原建筑为砖木结构,周身围以火墙,歇山顶六扇大瓦屋,前后两进格局,总面积741平方米。第一进建筑内有一个大厅,是山民祭祖和聚会的地方,面阔五间,进深七柱,屋顶为八角藻井。中庭中立有盘护忠勇王的神龛,该神龛中的神牌是自罗源大坝头分灵而来,神龛前有香炉、烛台等物件,大厅的立柱悬挂两幅金字楹联,两侧壁间则书写有当地畲族姓氏()。大厅之外,其他的房间大多是客房,前后两进之间的天井内有一个亭子,大门门额上立有蓝文蔚书写的“福宁三明会馆”横匾。[1][3]

1966年,会馆内的神牌被焚毁,神龛、匾额等物件被砸毁,文革结束后陆续修复。2020年,福建省文旅局拨款对福宁山民会馆进行维修,增添了大量消防设施,设置了文物制度牌、安全出口标识等,并将神龛改建为金属质地。2022年,山民会馆内有7户人仍然在住,2023年,霞浦县完成了对山民会馆内住户的清空工作。[8]

注释

  1. ^ 实际上,该建筑建于民国时期的1920年,而非清朝时期。
  2. ^ 此处的“三明”取“三星高照”之意,与今三明市没有任何关系。
  3. ^ 包括福建省霞浦县(含今柘荣县)、福安县宁德县(含今周宁县)、福鼎县寿宁县古田县罗源县连江县闽侯县福清县浙江省泰顺县平阳县(含今苍南县龙港市)、云和县景宁县丽水县文成县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390号建议的答复.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1-05-21 [2023-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5). 
  2. ^ 福建省人民政府.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及保护范围的通知》(闽政文〔2009〕375号). 2009-11-16 [2012-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4). 
  3. ^ 3.0 3.1 3.2 3.3 3.4 3.5 政协福建省霞浦县委员会. 霞浦文物(《霞浦文史资料》第二十七辑). 霞浦县: 宁德市文化与出版局. 2010: 35–40. 
  4. ^ 刘以臧; 徐友梧 (编). 实业志. 霞浦縣志. 福州洗馬橋公教印書館. 1929. 
  5. ^ 邱开玉; 廖梦雅; 余德华. 晚清民国畲族乡村政治的现代转向——以山民会馆为中心的察析.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04): 54-62. ISSN 2096-7586. 
  6. ^ 董思思. 闽东畲乡田野散记. 澎湃新闻. 2016-03-31 [2024-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22). 
  7. ^ 霞浦县民族与宗教事务局关于十八届县人大一次会议第227号建议的答复函. 霞浦县人民政府. 2022-05-18 [2024-01-03]. 
  8. ^ 8.0 8.1 霞浦县文体和旅游局关于县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第20232006号提案的复函. 霞浦县人民政府. 2023-07-06 [2024-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