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子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稀子蕨
稀子蕨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纲: 真蕨綱 Polypodiopsida
目: 水龍骨目 Polypodiales
科: 碗蕨科 Dennstaedtiaceae
属: 稀子蕨属 Monachosorum
种:
稀子蕨 M. henryi
二名法
Monachosorum henryi
Christ

稀子蕨(學名:Monachosorum henryi Christ),為碗蕨科稀子蕨屬的植物。由於稀子蕨屬家族全球只有3種,也有學者將其獨立為稀子蕨科。[1][2]

別稱

佛子蕨、觀音蓮、零餘子蕨。[3]

習性

地生,生長在林下遮蔭且腐植質豐富的環境。[4]

分布

中國大陸西南部、喜馬拉雅山區、中南半島、臺灣低、中海拔山區(約海拔1000到2000公尺)之闊葉樹林陰濕地可見。[4][5]

稀子蕨的分布狀況和臺灣多種裸子植物類似,產於喜馬拉雅山東部一帶和臺灣,這個範圍是200萬至1萬年前冰河期之際全球最大的避難所,因此稀子蕨可能是冰河期當時生物避難所遺留下來的物種。[2][4]

特徵

稀子蕨的不定芽

多年生蕨類植物;根莖短且斜生(ascending);葉叢生,葉柄長25~50cm,基部暗褐色,密被腺毛;葉片卵形至三角形,長30~60cm,寬20~35cm,三到四回羽狀複葉,草質,先端銳尖(acute),末羽片橢圓形,葉軸表面常有拳頭狀不定芽,羽軸表面有時也有,落地後可萌出新株,葉近軸面與遠軸面相似;孢子囊群無孢膜、圓形,著生於側脈頂端。[4][6]

有些蕨類的不定芽成熟後會被風或水帶走,如東方狗脊蕨,然而稀子蕨的芽太大太重,無法乘風離去,且長在林下遮蔭處、不靠水邊,很難藉著水離開。那麼,花了比別人更多的能量來生長比其他蕨類都顯得龐大的不定芽,似乎不是明智之舉,幸好這種在冰河時期於臺灣避難的蕨類,於中海拔找到了適合它的環境,所以族群不少。[7]

應用

稀子蕨的不定芽可以食用,不但是許多野生動物的美食,也有紀錄表示原住民族會食用稀子蕨的不定芽[8],烤熟後味道如帶有草味的花生。

參考資料

  1. ^ Tropicos | Name - !Monachosorum henryi Christ. www.tropicos.org. [2017-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9). 
  2. ^ 2.0 2.1 郭, 城孟. 蕨類圖鑑2. 台北市南昌路2段81號6樓: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7月1日 初版一刷 2015年4月15日 初版三刷: 382. ISBN 978-957-32-4573-5. 
  3. ^ 中華民國科學普及教育推廣協會. www.facebook.com. [2017-03-29] (中文(简体)). 
  4. ^ 4.0 4.1 4.2 4.3 郭, 城孟. 蕨類圖鑑1. 台北市南昌路2段81號6樓: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11月30日 初版一刷 2013年9月15日 三版三刷: 421. ISBN 957-32-4520-5. 
  5. ^ Monachosorum henryi Christ, 1898 稀子蕨 | 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入口網. taibif.tw. [2017-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9) (中文(繁體)). 
  6. ^ FLORA OF TAIWAN SECOND EDITION VOLUME ONE. 中華民國 臺灣 臺北: 臺灣植物誌第二版編輯委員會. 1994: 648. ISBN 957-9019-52-5. 
  7. ^ 「蕨」對有趣:觀察蕨類的「不定芽」.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中心. [2017-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9) (中文(繁體)). 
  8. ^ 劉炯錫. 台東縣卑南鄉魯凱族達魯瑪克部落傳統有用植物之調查研究 (PDF). 台東師院學報. 民國89年, 1 (11): p.29-60 [2017-03-2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