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第六混合聯隊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空軍第六混合聯隊
6th mixed Wing

存在時期民國26年(1937年)至今
國家或地區 中華民國
效忠於 中華民國
軍種 中華民國空軍
功能空降、空投、空運、反潛
規模聯隊
隸屬於國防部空軍司令部
駐地神鷗基地金門機場
裝備C-130運輸機E-2K預警機P-3C反潛機
參與戰役
指挥官
聯隊長 楊炳申空軍少將

空軍第六混合聯隊簡稱第六聯隊,最初由空軍第十大隊和第二十大隊組成。目前駐守屏東基地,負責空降、空投、空運及反潛等任務。[1]

歷史

  • 1954年(民國43年)2月1日空軍總司令部於水湳機場成立空軍第六作戰聯隊。下轄空軍第二十大隊,主要任務為空降、空投與空運。[2]
  • 1958年(民國47年)11月增設C-119運輸機獨立中隊。[3]
  • 1959年(民國48年)11月移駐屏東基地,第十空運大隊同時改隸屬本聯隊。C-119型空運機獨立中隊更改番號為第二中隊,並隸屬二十大隊。
  • 1960年(民國49年)6月番號更改為為空軍第六聯隊。
  • 1966年(民國55年)11月成立反潛中隊,使用S-2A型反潛機。[4]後於1976年(民國65年)4月換裝S-2E型機。[5]
  • 1976年(民國65年)8月,聯隊更改番號為第439運兵反潛混合聯隊。
  • 1979年(民國68年)2月,反潛中隊擴編為反潛機大隊,並於1992年(民國81年)10月15日開始換裝S-2T機。
  • 1999年(民國88年),反潛機移編中華民國海軍反潛航空大隊
  • 2013年(民國102年)7月1日,S-2T及向美方購買12架P-3C等定翼機全數由海軍移轉回中華民國空軍第六聯隊。
  • 2017年(民國106年),第六聯隊舉辦P-3C反潛機成軍典禮。[6]同年S-2反潛機全數除役。聯隊番號更改回「空軍第6混合聯隊」。[7]
反潛大隊操作的P-3C反潛巡邏機

第十大隊

  • 1937年(民國26年)11月,因應盧溝橋事件,航空委員會成立空軍特務大隊。[8]
  • 1941年(民國30年)空軍特務大隊裁撤,空運任務交由「空軍轟炸總隊航行訓練班」執行。
  • 1942年(民國31年)12月航委會以航訓班為基礎成立「空運隊」。
  • 1945年(民國34年)10月1日擴編為「空運大隊」,下轄空運第1、2、3、4等四個中隊,裝備C-47型機;分駐重慶九龍坡、白市驛、成都太平寺及南京明故宮機場,大隊長由衣復恩擔任。
  • 1946年(民國35年)初,為避免中隊番號混淆,4個中隊分別更改番號為第一O一、一O二、一O三及第一O四中隊。空運大隊亦更銜「空運第一大隊」。
  • 1947年(民國36年),空運第一大隊一O一及一O三中隊開始換裝C-46型機。
  • 1948年(民國37年)1月更銜為空軍第10空運大隊,以避免與第一大隊混淆。
  • 1949年(民國38年)8月15日,第一O二中隊開始接收C-46型機,除部署松山基地的一O四中隊仍裝備C-47型機外,均配賦C-46型機。
  • 1950年(民國39年),國軍主動撤離西昌及海南島,第十大隊改駐防嘉義基地。同年增編直升機分隊
  • 1953年(民國42年)1月8日,空軍成立聯隊編制,第十大隊和第四大隊隸屬第四聯隊。
  • 1954年(民國43年)7月1日,第十大隊改隸第三聯隊。而空軍救護中隊編制到第四聯隊下。同年8月1日,第十大隊移防至屏南機場
  • 1955年(民國44年)3月1日駐松山基地的第一O四中隊撤銷,原先機隊改隸松山基地指揮部
  • 1959年(民國48年)11月16日第十大隊改隸第六聯隊。
  • 1966年(民國55年)4月1日至1970年(民國59年)年4月30日,完成「天鵝一、二及三號」計畫,完成C-119型機換裝,C-46型機汰除。
  • 1980年(民國69年)10月,一O一中隊自34中隊接收4架C-123K機。
  • 1985年(民國74年)11月,空軍實施「太武山換裝計畫」,人員赴美換訓C-130運輸機。同年C-123K機除役。
  • 1997年(民國86年)12月19日C-119機在屏東基地舉行除役典禮。[9]
  • 2008年(民國97年)7月1日第一O三中隊裁撤。
第十大隊操作的C-130運輸機

第二十大隊(原第二大隊)

  • 1936年(民國25年),空軍第二轟炸大隊成立,轄下第9、11、14中隊。裝備諾斯羅普-伽瑪2E輕型轟炸機
  • 1938年(民國27年),第二大隊換裝SB轟炸機
  • 1942年(民國31年),第二大隊換裝透過租借法案得到的A-29轟炸機
  • 1943年(民國32年),第二大隊開始接收B-25轟炸機
  • 抗戰勝利後,航委會因戰後復原及補給需求,將第二轟炸大隊派赴美國接收C-46型機。
  • 1946年(民國35年)5月1日,航委會將派赴美國換裝的第二大隊改番號為「空運第二大隊」,大隊部設於上海江灣,成為下轄2、6、11及30等四個中隊的空運大隊。
  • 1948年(民國37年)1月1日,「空運第二大隊」 改番號為「第二十大隊」,避免與作戰部隊番號混淆。
  • 1950年(民國39年),第二十大隊自海南島移防新竹基地
  • 1953年(民國42年)1月8日,第二十空運大隊與第八轟炸大隊於新竹擴編成第二聯隊
  • 1954年(民國43年),第六空運聯隊於水湳機場成立,轄下第二十空運大隊。
  • 1969年(民國58年),第二十空運大隊完成換裝C-119型空運機,汰換C-46型運輸機。
  • 1984年(民國73年)2月二十大隊裁撤,第2中隊改隸十大隊。
  • 2000年(民國89年)1月1日,第二十大隊復編,接收C-130HEE-2T。番號為第二十電戰大隊。
  • 2006年(民國95年),第二十大隊再接收2架E-2K預警機。並在2013年將全數機體升級至E-2K等級。[10]
第二十大隊操作的E-2K預警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