罨画池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罨画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所在四川省崇州市
坐标30°37′50.41″N 103°40′19.52″E / 30.6306694°N 103.6720889°E / 30.6306694; 103.6720889坐标30°37′50.41″N 103°40′19.52″E / 30.6306694°N 103.6720889°E / 30.6306694; 103.6720889
分类古建筑
时代
编号5-395
登录2001年6月25日
保护历史
1991年4月16日:第三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文廟(含陸游祠、罨畫池)]

罨画池[a]中国四川省成都市下辖的崇州市市中心的一处园林,是四川园林中川西园林的代表作之一。罨画池园林始建于唐朝,初名“东亭”,是一座衙署园林。时,江原知县赵抃在园中开凿罨画池,加之后来苏元老陆游等文人的经营,罨画池的园林格局大体奠定,并成为蜀中名胜。宋之后,官方对罨画池的修葺与重建大都以纪念陆游、赵抃两人为主题,罨画池因而逐渐演变成为现今的公共性纪念园林。

罨画池现存建筑群多为清朝重建,全园由罨画池、陆游祠和崇慶州文廟三部分组成,总占地34541平方米,其中水面14600平方米,建筑面积5946平方米,全园格局及建筑保存完好,是中国少数几处保存至今的唐宋衙署园林之一。罨画池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很高的艺术价值。

罨画池于1991年4月16日被列為四川省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1],于2001年6月25日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

沿革

清光绪年间绘制的罨画池地图

时,罨画池及其东南一带最初是蜀州(今崇州)州署的郡圃[b],同时兼有驿站功能,被称为“东亭”,当时此处并没有湖池存在。唐时蜀州风气“尚侈好文,俗好歌舞”,东亭也逐渐演变为蜀州地方官待客、游赏的衙署园林。唐上元元年(760年)冬,时任蜀州刺史的诗人裴迪杜甫一同在东亭送客,杜甫写下的《和裴迪登临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一诗是证明东亭具有园林性质的最早记载[4]。诗中有“东阁官梅动诗兴”一句,不仅说明了东亭作为官家衙署园林的事实,也使得园中的梅阁和梅园因杜诗而存留至今[5]

北宋庆历年间(1041年-1048年),赵抃(字阅道)入蜀任江原知县,并开始了较大规模的造园活动。赵抃在兴修水利以引水灌溉农田时,顺便将水引入郡圃并开凿湖池蓄水,作起居观游之用。园内此时已有“囿亭”、“东轩”等建筑,还将开凿湖池时所得的土石在池中堆成人工岛[6]。北宋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赵抃作《蜀杨瑜邀游罨画池》,诗中有“占胜芳菲地,标名罨画池”两句,不仅首次提到“罨画池”之名,而且也指出,罨画池得名于园中的缤纷花木[4]

北宋政和年间(1111年-1118年),苏东坡族孙苏元老在崇州任知县。他在任职期间对罨画池继续进行营建。在苏元老的经营之下,罨画池内造景已颇为丰富,拥有了溪、泉、湖、瀑等元素,同时园林建筑也初具规模,亭、台、楼、阁等一应俱全,成为一处带有浓郁人文气息的衙署园林[7]

南宋乾道九年(1173年)春,陆游出任蜀州通判,居住在罨画池南岸的恰斋。在蜀州期间,陆游写下了120余首描写当地风物的诗作,其中30余首都与罨画池相关,对罨画池的描写非常详致[8]。陆游在诗中提到了罨画池中小楼、朱阁、恰斋、萱房、放杯亭、重阁、画船、小桥等园林建筑,以及“三千官柳”、“百亩湖竹”等植物景观,同时还记录了在罨画池中发生的捉蝶、垂钓、观燕,戏鱼,瓶插、弹鸦护雀、饮酒赋诗等游园活动。陆游在离蜀后仍然对罨画池十分留恋,写下了“小阁东头罨画池,秋来长是忆幽期”等忆怀罨画池的诗句[9]

明清

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的崇慶州文廟一景

洪武元年(1368年),蜀地人士为了纪念曾在此地为官的陆游赵抃,在罨画池畔修建了赵陆二贤祠,祠门悬“琴鹤梅花”四宇匾额,其中“梅花”代表陆游的风骨气节,“琴鹤”代表赵抃的清正廉洁(相传赵抃入蜀为官时,随身仅带一琴一鹤)。从此之后罨画池园林便以陆游、赵抃两人为立意,建筑与景点多用陆赵两人的典故或诗文命名,逐步演变成为公共性纪念园林。同时,洪武年间在罨画池南又修建了崇庆州文廟建筑群[9]

在明末初的战乱中,罨画池损毁严重,只有罨画池、环湖道路和少量建筑存留。清康熙年间开始重建崇庆州文廟建筑群,并在罨画池南岸土台之上重建尊经阁。自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罨画池园林开始进行大规模的修葺与拓建,后继营建工作一直持续到光绪年间,罨画亭、琴鹤堂等建筑都建于此时。同时,此期间崇庆州知州有不少江南人士,在修葺过程中亦借鉴了一些江南园林的造园手法[4]

近现代

民国五年(1916年),罨画池被辟为公园。1955年,罨画池被更名为人民公园,同时新建大门并废除了原有的东门。新门位于西北角,面向较为繁华的大东街。1960年代,罨画池东北角新增建了一组兼有船埠功能的亭、廊、榭。1974年,罨画池东北角增建听诗观画亭与池北半亭,并在尊经阁西南增建了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为立意的比邻廊。1981年,人民公园复更名为罨画池。1982年,对二贤祠进行修复,并将其改为了陆游祠。2008年起,崇州市开始对罨画池及其周边进行整体打造,对罨画池水环境进行整治,同时保护周边特色民居,并对周边临街建筑进行风貌整治。罨画池在2008年5月的汶川大地震中受损严重,2009年修复。[10][11]

造园艺术

罨画池内池是罨画池全园的精华之处

格局

罨画池全园由罨画池、陆游祠和崇慶州文廟三部分组成,以罨画池水面为中心进行布局,总占地34541平方米,其中水面14600平方米,占42%;建筑面积5946平方米,仅占17%[12]。全园水面宽广、假山众多、花木繁茂,而建筑则多集中于罨画池东南两侧,且较为疏朗,具有四川园林崇尚自然,造园注重营造山水的普遍特点[13][14]。罨画池中陆游祠和崇慶州文廟是两组相对独立的建筑群,陆游祠轴线由罨画池向东延伸而成,崇慶州文廟轴线由罨画池向南延伸而成,使罨画池全园总平面呈“T”型[15]

建筑

现存罨画池建筑群大都重建于中后期,为典型的清代川西建筑风格[12],由环罨画池建筑群、崇慶州文廟建筑群和陆游祠建筑群三部分组成,其中崇慶州文廟和陆游祠建筑群相对独立,但又与园林其它部分巧妙连接[15]

环罨画池建筑群

环罨画池建筑群是园林建筑群的主体又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尊经阁与罨画亭,二是琴鹤堂庭院建筑群,三是近代以来增建的亭、廊、水榭等建筑。尊经阁与罨画亭位于崇慶州文廟建筑群轴线上,是崇慶州文廟建筑群的延续,将崇慶州文廟建筑群与罨画池紧密联系起来[16]。尊经阁建于罨画池南土台之上,是全园的制高点,同时崇慶州文廟建筑群轴线与陆游祠建筑群在其前的花园相交,让尊经阁也成为了罨画池全园的景观中心。尊经阁上视野极佳,可将罨画池、崇慶州文廟、陆游祠景色尽收眼底[17]

琴鹤堂庭院建筑群北临外池、东纳内池、西以云墙同尊经阁相接,南面为陆游祠入口甬道,其所在之处为陆游任蜀州通判时所居住的“怡斋”旧址。琴鹤堂之名源于曾任江原县令的赵抃“一琴一鹤”入蜀的典故。琴鹤堂庭院建筑群由琴鹤堂、琴鹤堂庭院、问槑山馆、瞑琴待鹤之轩、半潭秋水一房山、风送花香入酒卮、水面风来菡茗香(望月楼)、野趣亭、飞虹桥、云墙曲巷、荟萃园等组成。琴鹤堂庭院建筑群是罨画池全园的精华之处,在造园艺术上成就最高,此处景致虚实有秩、疏密得当、步移景易,游玩其中十分具有趣味性[8]

近代以来增建的建筑主要包括比邻廊、听诗观画亭、池北半亭和池东北兼作船埠的亭、廊、榭等,其中比邻廊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为立意。这些建筑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罨画池外池西岸、北岸的空旷之感,也使全园的建筑格局更加的平衡。[18]

陆游祠建筑群

陆游祠中的梅馨千代

陆游祠建筑群位于罨画池东南部,是一组有明确中轴线的左右对称的纪念性建筑,总占地2261m²,其中建筑面积754m²。陆游祠所在处原为纪念赵抃、陆游两人的赵陆公祠,1982年进行修复后改为纪念陆游一人的陆游祠。陆游祠纪念性流线起于尊经阁东南,建筑自西向东沿轴线进行布局,依次为大门、入口甬道、梅馨千代(过厅)、香如故堂(序馆)、两庑、放翁堂(正殿)。放翁堂后的花园为梅园,园内建有吊梅阁(信有亭)、同心亭、驿楼等建筑[15]。陆游祠形制与其它四川祠堂建筑差异不大,其入口甬道狭长,北为较矮的半透的花墙,南为较高的白墙,林木森森,较为特殊,但有助于建筑纪念性的营造[19]

崇慶州文廟建筑群

崇庆州文庙建筑群位于罨画池南部,是四川地区保存最完好的文庙建筑群之一,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后毁于战火,现存建筑大都为清康熙年间重建,总建筑面积2400m²。州文庙南起文庙街,北至罨画池南岸,建筑沿长约500m的南北轴线布置,由南到北依次为三牌坊、月儿池、照壁、仪门、棂星门、鼓乐亭、泮池、戟门、大成殿、钟鼓楼、启圣殿、尊经阁,另外罨画亭与池北半亭也位于此轴线上[12]

崇庆州文庙大成殿

理水

罨画池内水面面积14600平方米,占总面积的42%,是园内景观的主体。罨画池整体呈“L”型,分为较小的内池与较大的外池,外池呈东西方向为长边的长方形,从外池东南角向南延伸出内池,中间以三折廊桥作为分隔。另外园内还有一条水道联通罨画池与陆游祠、崇慶州文廟内水系。罨画池原仅有外池,光绪年间,对罨画池原有水系进行了梳理,开通了罨画池西北角五云溪入水口,又在外池东南角开凿内池,并导内池水进入琴鹤堂建筑群,并既而引出至陆游祠和崇慶州文廟建筑群,最终与崇慶州文廟的泮池、月儿池相通[8]。罨画池外池景色开阔疏朗,内池景色精致宜人,使用了水池尺度与建筑疏密进行双重对比的理水手法,丰富了空间层次[20]

堆山砌石

罨画池外池部分保留了较多唐宋时期四川园林的风格,多以土堆山,风格素朴,视野开阔[14],池中有一用土堆积而成的岛屿,上建有罨画亭。罨画池内池池岸均使用钟乳石砌筑而成,同时沿池岸分布有较多由钟乳石砌筑而成的假山,环池步道隐于假山之间,同时池畔的水面风来菡茗香(望月楼)、野趣亭等建筑均建于假山之上。内池以西的琴鹤堂庭院以假山为特色,该假山亦为钟乳石砌筑而成,是四川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园林假山之一,形式优美,游玩其中趣味十足。其山顶建有草亭,可俯瞰全园景色[15]

人文

罨画池作为衙署园林,从唐代兴建之初便一直由文人仕官经营,拥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是蜀中名胜之一。裴迪赵抃苏元老陆游等人由于在崇州为官而长期在罨画池居住,并亲自参与了罨画池的营建工作,从而留下了大量关于罨画池的文学作品。除主政崇州的仕官外,杜甫范成大张爱萍等名人亦与罨画池结缘[21]

注释

  1. ^ “罨”,(拼音yǎn注音ㄧㄢˇ),音同“眼”,捕鱼、捕鸟的网。
  2. ^ 郡圃,即郡县治所在地由官府兴办、管理和使用的花园蔬圃[3]

参考文献

  1. ^ 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發(1991)50號文件《關於公布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
  2.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的通知. 中国政府网. 2014-07-21 [2016-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5). 
  3. ^ 《宋代的城市与农业》. 曾雄生. 中国农业历史与文化网. [2009-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09). 
  4. ^ 4.0 4.1 4.2 陈其兵,杨玉培 (编). 罨画池. 《西蜀园林》.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0: 207–213. ISBN 9787503857676. 
  5. ^ 盛庆斌. 国学经典鉴赏手册(套装共10册). 青苹果数据中心. 2015-07-22 [2022-03-03]. ISBN 978720409739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2) (中文). 
  6. ^ 赵抃. 《引流联句》. 北宋.  ,查阅自(明)曹学著,刘知渐点校. 《蜀中名胜记》. 重庆: 重庆出版社. 1984: 97–98页. ISBN 17114-18. 
  7. ^ (元)孛兰肹等著,赵万里校辑. 《元一统志》. 北京: 中华书局. 1966: 492页. ISBN 12018-507. 
  8. ^ 8.0 8.1 8.2 廖嵘、侯维. 《唐代衙署园林——崇州罨画池》. 中国园林. 2004年10月: 12页. 
  9. ^ 9.0 9.1 罗哲文,柴福善. 四川崇州罨画池. 《中华名园大观》.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267. ISBN 978-7-111-29873-1. 
  10. ^ 王眉灵. 崇州整体打造罨画池公园片区. 成都日报. 2008-11-19. 
  11. ^ 罗哲文,柴福善. 《中华名园大观》.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265. ISBN 978-7-111-29873-1. 
  12. ^ 12.0 12.1 12.2 刘庭风. 《巴蜀园林赏析(七):罨画池》. 园林. 2008年7月: 27–28页. 
  13. ^ 张先进. 《四川古典园林初探》. 四川建筑. 1995年2月: 28–30页. 
  14. ^ 14.0 14.1 吴美霞、廖嵘. 《四川名人纪念园林与古代公共园林》. 广东园林. 2008年1月: 24–26页. 
  15. ^ 15.0 15.1 15.2 15.3 徐芸芸. 《城市格调鉴赏系列:中国园林鉴赏手册》. 长沙: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1: 149–152. ISBN 978-7-5356-4911-9. 
  16. ^ 曾宇、王乃香. 《巴蜀园林艺术》. 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0: 58–59页. ISBN 9787561813379. 
  17. ^ 陈其兵,杨玉培 (编). 建筑布局. 《西蜀园林》.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0: 106–107. ISBN 9787503857676. 
  18. ^ 四川省旅游局. 《四川省导游资格考试口试复习资料》. 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7. ISBN 978-7-5032-3257-2. 
  19. ^ 周啸天. 历代名人咏四川.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12-08-01 [2016-10-16]. ISBN 978754113333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4) (中文). 
  20. ^ 谢伟. 《川园子》. 成都: 成都时代出版社. 2007: 90页. ISBN 978-7-80705-489-4. 
  21. ^ 巴蜀文化大典编纂工作委员会 (编). 巴蜀文化大典:下.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 1334. ISBN 7-220-04111-X. 

参考资料

  • 廖嵘、侯维. 《唐代衙署园林——崇州罨画池》. 中国园林. 2004年10月. 
  • 刘庭风. 《巴蜀园林赏析(七):罨画池》. 园林. 2008年7月. 
  • 张先进. 《四川古典园林初探》. 四川建筑. 1995年2月. 
  • 吴美霞、廖嵘. 《四川名人纪念园林与古代公共园林》. 广东园林. 2008年1月. 
  • 曾宇、王乃香. 《巴蜀园林艺术》. 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0. ISBN 9787561813379. 
  • (明)曹学著,刘知渐点校. 《蜀中名胜记》. 重庆: 重庆出版社. 1984: 97–98页. ISBN 17114-18. 
  • 谢伟. 《川园子》. 成都: 成都时代出版社. 2007. ISBN 978-7-80705-489-4. 
  • 圣贤志向:崇崇慶州文廟感怀. 白鹿书院. [2009-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崇州市楹联集粹. 生态中国网. [2009-07-30]. [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