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性
羅性(生年不詳—卒年不詳),字子理,江西等處行中書省吉安路太和州(今江西泰和)人,明朝初期政治人物。內閣首輔楊士奇的繼父。
生平
洪武四年,中舉人,任德安同知,任官時娶了楊士奇的母親陳氏,楊士奇遂改姓羅。一次羅家祭祖,年幼的士奇居然挖泥土,作了生父「楊子將」的像加以祭祀,羅性得知後,非但沒有生氣,反而稱讚士奇不忘本,復其楊姓。
當時德安有大盜,通緝很久都捉不到,大盜的親友鄰居等幾百人被連坐而坐牢。羅性抵達郡治之後,就讓所有人先出獄,請大家幫忙在十日內破案,就赦免大家的罪。眾人叩拜,并大力協助,居然在七日內抓到了大盜。
羅性曾經在菜園種菜,挖到了一萬多斤的窖藏鐵。當時公家要製造兵器,向民眾課徵「鐵」。民眾得知之後,紛紛來向他買鐵,羅性說:「這是上天用來救濟百姓的,不是我的。」於是直接把那些鐵繳給公家,民眾因而不用繳稅。
德安任滿後,入朝廷當官,因得罪權貴,被以「棗木染軍衣案」連坐,發配到西安。
在西安時,因博學多聞,受到被流放到西安的幾十個老學者們敬重,其中一個吳縣人鄒奕說:「我們讀過的書,加起來,差不多是羅先生的一半。」羅性七十歲時去世[1]。
参考文献
这是一篇关于明朝人物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