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群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遊群,或称为游团(band society,舊稱horde),有時也稱(camp),是人類社會最簡單的形式。遊群通常由小型的親屬群體組成,不超過一個家族氏族。現代人類學的普遍共識認為,一個遊群的平均成員數處於覓食社會中最簡單的級別,其規模一般最大為30至50人。[1]

人類學的用法起源

遊群是早期的現代民族學在分析以狩獵採集作為覓食方式的社會時,所使用的三個術語之一。這三個術語分別是「horde」、「band」和「tribe」。[2]horde一詞是在土耳其/韃靼語的úrdú(意為 「營隊」)基礎上形成的,由阿爾弗雷德·威廉·霍伊特(Alfred William Howitt)和洛里默·費森(Lorimer Fison)在1880年代中期從約翰·弗格森·麥肯南(J. F. McLennan)的作品中歸納而來,用來描述從地理上或地方上對一個更大的部落集團中的劃分,部落集團被定義為按血統分類的社會劃分。他們的想法隨後被阿弗烈·芮克里夫-布朗發揚,用於描述所有澳大利亞原住民社會的模式,horde被定義為一群雙親家庭的組合,這些家庭的已婚男性皆屬於同一個父系氏族。[3]「horde」從一開始就帶有澳大利亞原住民社會原始、封閉、僵化和簡單的刻板印象,後來該詞被捨棄,不僅因為它含有「蜂擁而至的野蠻人 」的意思,還因為它暗示了一個固定的部落-領土實體,這違背了實際的田野資料,田野資料顯示出這種群體有遠超於此的流動概念。[4]

1936年,朱利安·斯圖爾德提出遊群社會在狩獵採集者級別上可能是父系、母系或兩者兼有的構想,重新制訂了芮克里夫-布朗所高度限制的定義[5]。久而久之,「band」一詞逐漸取代早前的「horde」,因為對狩獵採集者社會作更廣泛的比較後表明,它們不能簡單地歸類為封閉的父系群體,按照以下概念會是更佳的提議:靈活、非排他性的社會遊群,為了通婚和其它目的,與限定領域內的類似群體有雙邊關係。[6]

1962年,萊斯·希亞特否定了芮克里夫-布朗的遊群理論,證明來自原住民社會的經驗證據與芮克里夫-布朗的歸納相衝突。[7]

「遊群」(band)一詞也用於北美,比如用於大盆地的土著。對於像哈扎族的非洲狩獵採集者則傾向於使用「營」(camp)一詞。[8]

特徵

遊群的組織鬆散。他們可以像伊努特人一樣,視季節而定而分裂(在春夏)或組合(冬季營),或者其成員家庭可以脫離加入其他遊群。[9]他們的權力結構通常是平等的。最好的獵人的能力會得到承認,但這種承認並不會使其掌權,因自負而去控制他人的行為會遭致抵抗。[9]判決是由年長老集體討論決定,根據習俗作出,而不是由一個專門機構的法治和強制性機構作出的,這是隨定居農業建立後所興起的更複雜社會而發生。

定義和區別

阿弗烈·芮克里夫-布朗根據以下5個標準將遊群(horde)定義為澳大利亞社會性組織的基本單位:

  1. 它表示習慣上擁有相同陣營和生活方式的人。
  2. 它是特定領土的主要土地所有者。
  3. 每個遊群都是獨立和自治的,由一個營地會議管理其社會生活,通常由一個首領領導。
  4. 後裔屬於父親的遊群。
  5. 在所有與外部部落的關係中,皆被認同為一體的遊群。 [10]

莫頓·弗里德1975年的研究《部落的概念》中,他將遊群定義為小型、機動的和流動性強的社會組織,領導力弱,無法產生盈餘、稅收或維持常備軍隊。[11]

遊群與部落(tribes)的區別在於,部落通常更大,由許多家庭組成。部落有更多的社會機構,如酋長大人物長老。部落維持時間也比遊群更加持久;遊群只要有一小群人脫離或死亡就可能不復存在。許多部落被再細分為多個遊群。有時,具有共同背景和利益的遊群會聯合起來形成部落集團。例如桑人為了發動戰爭而聯合起來,或者可能為了集體性的宗教儀式而聯合,如入會儀式(initiation rites),又或者像澳大利亞原住民社會中常見的那樣,季節性地聚在一起享用豐富的資源。在美國的原住民和加拿大的第一民族中,有些部落是由居住在特定地點的官方遊群組成,如歐及布威族部落的各個遊群。

例子

在歷史上世界各地各種氣候皆發現過遊群社會,但一般而言在文明興起之後,他們被限縮在人口稀少的地區,像是熱帶雨林、苔原和沙漠[12]。隨著現代民族國家在全球的傳播,現代幾乎沒有真正的遊群社會。一些過去的例子包括美國大盆地休休尼人非洲南部的桑人,非洲的伊圖里雨林俾格米人姆巴提人)和多種澳大利亞原住民

參見

筆記

引文

  1. ^ Zatrev 2014,第260頁.
  2. ^ Helm 2000,第2頁.
  3. ^ Helm 2000,第3–4頁.
  4. ^ Denham 2014,第115–116頁.
  5. ^ Kelly 2013,第7–8頁.
  6. ^ Kelly 2013,第2ff.頁.
  7. ^ Peterson 2006,第16頁.
  8. ^ Marlowe, F. W. The Hadza: Hunter-Gatherers of Tanzania. Berkeley: Univ. California Press. 2010. ISBN 978-0-520-25342-1. 
  9. ^ 9.0 9.1 Briggs 1982,第111頁.
  10. ^ Radcliffe-Brown 1918,第222–223頁.
  11. ^ Fried 1975,第8–9頁.
  12. ^ Berdichewsky 1979,第5頁.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