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碧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陈碧兰
性别
出生1902年6月10日
 清朝湖北黄陂
逝世1987年
美国
活跃时期20世纪
政党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被开除)

陈碧兰(1902年6月10日—1987年),湖北黄陂人,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生平

1902年6月10日,陈碧兰出生于湖北黄陂的一个富裕家庭。1918年进入湖北省立女子师范学校读书。因逃婚而来到上海。1921年3月,陈碧兰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介绍人为陈潭秋。1924年随李大钊等人前往莫斯科,当年10月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a],1925年从莫斯科回国,最初在开封的中共河南省委工作。1925年秋,陈碧兰从河南回到上海工作。暂任中共上海区委书记的王一飞让她担任区委妇女书记,但她谢绝,而要求到上海曹家渡部委工作,担任妇女书记。但一个月后,她还是接受了王一飞原先的安排,从曹家渡搬到闸北三益北里的机关,担任《中国妇女》杂志的编辑(与杨之华共同担任)[2]:305,1925年8月起担任中共上海区执行委员会妇女运动委员会书记。担任杂志主编期间,陈碧兰曾撰有多篇妇女权益问题的稿件。[3]:38[4][1]:52

1927年4月,陈碧兰作为上海代表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由于参与党内托洛茨基派活动与彭述之被一并开除出党。1946年5月1日,陈碧兰在上海创办了托洛茨基主义的杂志《青年与妇女》[b],出版活动持续到1948年前往香港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碧兰被迫前往越南,之后前往第四国际驻地法国巴黎。1973年,陈碧兰定居美国。1987年去世。[3]:38[4][1]:52

个人生活

在上海期间,陈碧兰和罗亦农成为恋人。自苏联回国之后,在上海期间,陈碧兰的上司是中央宣传部主任彭述之。几个月后,与彭述之建立恋爱关系,并生活在一起[5]:455-456。1925年,陈碧兰和彭述之结婚,并育有一女陈映湘[4][6]:493。陈碧兰移居欧美后,曾撰写有关于其参与中国革命的回忆录[7]

注释

  1. ^ 前往苏联的时间有差异,有说法称为1923年[1]:52
  2. ^ 《青年与妇女》之后更名为《新声》。[1]:52

参考

  1. ^ 1.0 1.1 1.2 1.3 梁启超,胡适 等. 新女性. 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5-04-01: 295. ISBN 978-7-5638-2307-9. 
  2. ^ 刘福勤主编;汤淑敏,唐茂松,邹嘉南副主编. 瞿秋白研究文丛 第5辑.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11.11: 356. ISBN 978-7-5059-7263-6. 
  3. ^ 3.0 3.1 李蓉,张延忠 (编). 中国共产党第一至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名录 增订本. 北京: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4-06-01: 406. ISBN 978-7-5098-0330-1. 
  4. ^ 4.0 4.1 4.2 “二把手”彭述之:真正的布尔什维克是不怕开除党籍的(3). 人民网. 2011-08-05 [2015-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3) (中文(中国大陆)). 
  5. ^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四大纪念馆编. 力量之源 纪念中共四大9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01: 501. ISBN 978-7-208-12714-2. 
  6. ^ 刘维瑶主编. 古今中外宝庆人 上. 长沙:岳麓书社. 2005.10: 754. ISBN 7-80665-683-9. 
  7. ^ 唐小兵. 革命年代的私人记忆. 凤凰周刊. 2010-09,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