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丝尾鼻鱼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丝尾鼻鱼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辐鳍鱼纲 Actinopteri
目: 刺尾鱼目 Acanthuriformes
科: 刺尾鱼科 Acanthuridae
属: 鼻鱼属 Naso
种:
丝尾鼻鱼 N. vlamingii
二名法
Naso vlamingii
Cuvier et Valenciennes, 1835[2]

丝尾鼻鱼学名Naso vlamingii),又名高鼻鱼丝条盾尾鱼,为刺尾鱼科鼻鱼属鱼类。分布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至太平洋中部夏威夷和波利尼西亚、南至澳大利亚东北部、北至日本、台湾岛以及西沙群岛等。[2]1835年,法国动物学家 Achille Valenciennes首次将Naso vlamingii正式描述为Naseus vlamingii,其模式产地为印尼摩鹿加群岛

特征

幼鱼

本鱼体长卵形,侧扁;口小,端位,上下颌各具一列齿,齿稍侧扁且尖锐,两侧或有锯状齿。体呈黑褐色,体侧上半部及腹部有许多蓝色小点散布,下半部则有许多断续的蓝色横纹分布,两眼间有一蓝带相连,尾柄部有2个深色骨质板,嘴唇蓝色,胸鳍基部后部有一个不规则的蓝色斑点,尾鳍基部为蓝色,中间为灰色,具有不明显的黄色边缘和蓝色外缘,并延伸到细丝上。而其最明显特征乃吻上方向前突出超过吻前端,尾鳍末端略突,上下叶延长如丝。雄性个体在生殖期体色会变得较淡,但尾鳍则为暗色。背鳍硬棘6枚、背鳍软条26至27枚、臀鳍硬棘3枚、臀鳍软条27至29枚。体长可达65公分。

生态

本鱼栖息于深度1至50米的礁湖或向海礁坡上,白天通常成群聚在中水层食动物性浮游生物。

经济利用

大鱼可食用,亦可为观赏用。鲜度差时,腥味重,可剥皮切片,沾芥末食之。

参考文献

  1. ^ Dominici-Arosemena, A., et al. 2012. Naso vlamingii.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IUCN 2012.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Version 2012.2. Downloaded on 02 June 2013.
  2. ^ 2.0 2.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丝尾鼻鱼.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扩展阅读

维基物种上的相关信息:丝尾鼻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