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罗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挤满游客的亚罗街
亚罗街白天的境况
亚罗街聚集许多的水果摊贩
亚罗街各摊贩的招牌

亚罗街马来语Jalan Alor)位于吉隆坡武吉免登的西部,是吉隆坡最有名的观光小吃街。街上汇集20多家餐厅及200家以上的摊档,售卖马来西亚华人传统美食及粤式美食,因为在武吉免登商圈内,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许多游客到亚罗街寻找烧鸡翼烤魔鬼鱼炒粿条沙爹福建炒面等美食,虽然价位与其他美食中心或美食街相比是稍高,但无损游客们的兴致。

各国游客挤满路旁座椅吃香喝辣的盛况,成了亚罗街最大的特色一大特色,因为每天晚上这里都人潮汹涌,除了茶餐室内的摊档外,街上也有一些路边摊摆卖马来串烧、碌碌、炸物、水果、肉干等。亚罗街大部分店家的营业时间为24小时,但摊贩的营业时间通常是从下午3点至凌晨3点。除了餐厅和茶餐食外,亚罗街也聚集了许多的便宜宾馆及酒店,许多游客在这里用餐后,都会移步到旁边的章卡武吉免登续摊。

发展脉络

亚罗街的历史可追寻至二战之前,当时亚罗街一带的山坡分布着许多的非法木屋。在1940年代起,开始有三层楼的店屋在这里建起来,接着陆续兴建更多的高楼层店屋,逐渐形成亚罗街。在50年代的亚罗街是有名的龙蛇混杂、黄色架步处处的红灯区,也是贫困阶级的聚集地,是一处三不管地带。这时开始有小贩在街边拜档营业,而当时光顾的熟客多为来自风月场所的顾客和当地的居民。在1970年至1980年代,亚罗街遍布酒吧、按摩中心、歌厅、舞厅、咖啡厅等,人流复杂,因此得到“小台北”的称号。当时的舞厅犹如世界地图,取名为“丹麦”、“东京”、“巴黎”等,艳旗高张,正经人家很少,流氓横行,生面孔走进这条街,多数都会被劫财。

在1980年代,随着武吉免登商圈的转型,许多大型购物中心陆续营业,由于亚罗街距离金河广场武吉免登购物中心不远,开始有市民及外地游客到这里用餐,但摊位数量仍不多。1990年代,这里的治安好转,摊贩的数量也从从初期的数档增加至目前的数百档,小吃街开始成形,吸引许多外地游客的到来,小贩的生意蒸蒸日上,也成为吉隆坡著名的观光景点。

从2002年杪起,吉隆坡市政局也曾多次进行美化工程,提升街道排水系统,以打造美食天堂。目前除了传统的华人美食外,许多马来人及外劳也开始在亚罗街摆摊做生意,卖起马来西亚各地及东南亚各国的料理,使得亚罗街的食物选择更多样化。但非法外劳打工和经营生意也成为亚罗街的另一个大问题。

更名争议

2008年,吉隆坡市政府为打造武吉免登商圈的品牌化,计划将武吉免登的道路改采用太阳系行星名称,为此区制造新气氛。当时亚罗街被建议改称为“可佐拉路(Jalan Kejora)”,其名称的中文意义为“金星路”而亚罗街在马来文则有槽或巷弄的意思。在无预警的情况下,在2008年10月,亚罗街的路牌被更换成“可佐拉路”的路牌。此举引起许多的民众和商家的不满,收集许多的反对意见及签名呈交至市长办公室,指出亚罗街这名称以深刻烙印在市民及旅客的身上,贸然换名会让游客找不到亚罗街,且亚罗街这名称有其历史意涵,更名政策并不妥当。在10月29日,市长宣布保留亚罗街的原名,且将路牌置换后,才使风波落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