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佩达地热示范发电厂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克莱佩达地热示范发电厂
地图
全称Klaipėdos parodomoji geoterminė jėgainėBaltų vienybės diena(立陶宛语)
国家/地区 立陶宛
位置克莱佩达
坐标55°41′2″N 21°12′4″E / 55.68389°N 21.20111°E / 55.68389; 21.20111坐标55°41′2″N 21°12′4″E / 55.68389°N 21.20111°E / 55.68389; 21.20111
现况已封存
地热发电厂
最低发电温度38 °C(100 °F)
水井2口生产井
2口注入井
最大井深1,100米(3,600英尺)
发电概况
热容量35 兆瓦·热
额定容量13.6 兆瓦

克莱佩达地热示范发电厂立陶宛语Klaipėdos parodomoji geoterminė jėgainė)是一座位于立陶宛共和国克莱佩达地热供暖英语Geothermal heating发电厂,建于1990年代末期及2000年代初期,2019年8月法院准许破产声请,此后克莱佩达地热发电厂闲置至今。它是波罗的地区第一座地热供暖发电厂[1],兴建目的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悬浮微粒排放,并降低立陶宛对外国能源的依赖程度,为立陶宛城市提供区域供暖热源。克莱佩达地热发电厂的建设资金来自世界银行贷款(590万美元)和全球环境基金补助款(690万美元),并由丹麦石油与天然气公司提供技术支援、地热能源公司(立陶宛语Enterprise Geoterma)负责营运。该厂的建设总成本为1,950万美元。[2]

背景

立陶宛宣布自苏联独立后,波罗的海国家立陶宛及拉脱维亚的能源仍严重倚赖天然气石油核燃料进口。[3][4]1996年评估建设克莱佩达地热发电厂时,立陶宛热能需求仅有2%由本国能源供应[1],政府因此考虑开发可再生能源。1992年至1994年间,丹麦政府英语Cabinet of Denmark赞助一项关于立陶宛及拉脱维亚地热能源潜力的研究计划,名为“波罗的地热能源专案”(Baltic Geothermal Energy Project),分析出两国的寒武纪泥盆纪地质层的区域含水层、12个城市地区[注 1]的能源需求与地热能开发潜力。根据这份专案及其他研究计划的成果,克莱佩达地区被选定为地热能源开发试验地点。[5]世界银行预估,若克莱佩达地热发电厂可取代天然气发电,每年将减少47,800吨二氧化碳与1吨氮氧化物排放量;若取代重油发电,则将减少51,940吨二氧化碳、11吨氮氧化物及1,160吨二氧化硫排放量。并且,世界银行也预估,该厂将满足克莱佩达市10%的热能需求。[1]

营运

克莱佩达地热发电厂于2001年启用。[5]该厂建有两口生产井、两口注入井,生产井从地表下1,100米(3,600英尺)的泥盆纪含水层,取得38 °C(100 °F)地热水,用吸收式热泵英语Absorption heat pump汲取热能,再传输到区域供暖系统,而使用过的地热水则透过注入井回灌含水层。[5]该厂的装置容量设计为每小时41兆瓦,其中18兆瓦来自地热、23兆瓦则是锅炉的发热量;而2004年6月立陶宛的国家委员会则确认,该厂的发电厂容量实际为每小时35兆瓦,其中地热能为13.6兆瓦。[5]

该厂的年发电量,2001年为10,300兆瓦时,2003年为21,500兆瓦时[5],2005年增至23,000兆瓦时,是产能最高的一年;[6]其后逐年下降,到了2008年时仅剩1,000兆瓦时,主因是地热源堵塞,造成地热水回灌能力减弱;该厂所在地层是由砂岩构成,其平均粒径只有0.10毫米,很容易被堵塞,科学家对具体的堵塞原因则有许多不同的见解。[6]

由于发电量减少,2008年时,克莱佩达地热发电厂的营运商,地热能源公司对发电厂进行大修,希望增加发电量。[7]2010年时,该厂每小时发电量回升至12,000兆瓦时,是2008年大修后表现最佳的一年,之后发电量就逐年减少。[6]

雪上加霜的是,营运商地热能源公司自身长期财务困难,2007年时一度濒临破产。[7]当时虽以增资方式度过难关[7],但到了2017年,该厂仍因地热水回灌问题被迫关闭,并计划要全面重建。[6]但到了2019年,地热能源公司向克莱佩达地方法院声请宣告破产,同年8月法院准许破产声请,此后克莱佩达地热发电厂持续闲置。[8]

2021年2月,克莱佩达市政府资产管理部门证实,已宣告破产的地热能源公司和立陶宛财政部(地热能源公司的最大债权人)都向市政府征询意愿,希望能由克莱佩达市政府接手营运地热发电厂,三方仍在协商。[9]

注释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Implementation Completion Report. The World Bank: 4. 2005 [2021-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英语). 
  2. ^ Newsletter of the International Geothermal Association (PDF). International Geothermal Association. 2005 [2008-05-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08-07) (英语). 
  3. ^ Sheeter, Laura. Baltic states in EU energy tie-up. BBC News. 2006-12-08 [2008-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5) (英语). 
  4. ^ Promo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in Baltic States (abstract). Science Direct. 2005 [2008-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01) (英语). 
  5. ^ 5.0 5.1 5.2 5.3 5.4 Inauguration of first geothermal plant in Lithuania. International Geothermal Association. 2005 [2008-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06) (英语). 
  6. ^ 6.0 6.1 6.2 6.3 Šliaupa, Saulius etc., Geothermal Energy Use, Country Update for Lithuania (PDF), European Geothermal Congress 2019, 2019-06-11 [2021-01-2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5-25) (英语) 
  7. ^ 7.0 7.1 7.2 Giedra, Anželika. Alternatyvios energijos ateitis - šakėmis ant vandens. delfi.lt. 2008-05-04 [2008-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8) (立陶宛语). 
  8. ^ Dykovienė, Asta. Keblus „Geotermos“ bankrotas. UAB Diena Media News. 2019-08-14 [2021-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4) (立陶宛语). 
  9. ^ Dykovienė, Asta. Nauji užmojai: planuose – „Geotermos“ gaivinimo planai. UAB Diena Media News. 2021-06-19 [2021-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9) (立陶宛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