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唐玄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唐玄宗
(唐明皇)
唐朝皇帝
唐朝第7位(第9任)皇帝
天可汗
统治712年9月8日接受禅位-756年8月12日被迫禅位(43年339天)
前任唐睿宗李旦
继任唐肃宗李亨
太上皇唐睿宗李旦(712年-716年[1]
唐朝太上皇
统治756年8月12日-762年5月3日(5年275天)
君主唐肃宗李亨
平王
统治710年7月21日-712年9月8日(2年49天)
君主唐睿宗李旦
临淄郡王
统治693年4月9日-710年7月21日(17年103天)
君主武则天
唐中宗李显
唐殇帝李重茂
楚王
统治687年-693年
君主武则天
出生唐睿宗垂拱元年八月初五日
(685-09-08)685年9月8日
东都洛阳城
(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洛阳市
逝世唐肃宗宝应元年四月初五日
762年5月3日(762岁—05—03)(76岁)
长安城太极宫甘露殿
(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西安市
安葬
泰陵(今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东北15公里处)
皇后元配皇后王氏被废
子嗣唐奉天帝李琮
废太子李瑛
唐肃宗李亨
李琰
李瑶
全名
李隆基
年号
先天(712年8月-713年11月)
开元(713年12月-741年)
天宝(742年-756年7月)
尊号
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上皇天帝(肃宗尊上)
唐明皇
谥号
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庙号
玄宗
元宗(清代所用)
王朝唐朝
父亲生父唐睿宗李旦
嗣父唐义宗李弘(追封皇帝)
母亲生母窦德妃窦氏
嗣母哀皇后裴氏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朝第9任皇帝,为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为睿宗窦德妃,是唐朝及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帝王之一,其前后共在位近44年(公元712年-756年),使用年号3个(先天开元天宝),后退居太上皇6年,享寿77岁,是唐朝在位最久与最长寿的皇帝,庙号玄宗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由于后世的宋、清两朝皆有帝王名讳包含“玄”字,故改称其为唐明皇唐元宗[注 1]等,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唐玄宗是一位经历、政绩与评价较为复杂矛盾的皇帝。其早年在武则天统治时期出生成长,生母窦氏因被卷入巫蛊之术案件遭武则天处死。其父唐睿宗再次登基后,于公元710年册封其为皇太子。712年,唐睿宗将皇位禅让,李隆基即位为皇帝,在此前后,其通过发动两次大型政变[2]铲除了危及自己统治的韦后太平公主等人及其势力,重新巩固了皇室权力。在位前期任用武则天统治时期被提拔的一些贤相[3],被认为是唐朝乃至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亦称为开元之治[4]、开元之隆[5][6],此时期乃唐朝国力的最巅峰;但其在中晚年逐渐怠于国事、倒行逆施、耽于逸乐美色,大肆任用奸臣佞相,甚至听信谗言残害骨肉忠良,使得国家发展局面逐渐恶化,最终致使祸国殃民的安史之乱爆发。其间皇室仓皇出逃,百姓生灵涂炭,唐朝国势自此急转直下,再未看涨。李隆基亦丧权下台,在孤苦忧郁中了却残生。其逝世后被葬于唐泰陵,其子唐肃宗李亨亦于不久后驾崩。

生平

早年

唐朝垂拱元年秋八月五日戊寅(公元685年9月8日),李隆基出生于东都(即今河南省洛阳市),其生日后来成为千秋节、天长节[7]。出生时,其父唐睿宗李旦为皇帝,母窦氏为德妃,但此时国家已被其祖母武则天实际统治。垂拱三年(687年)闰七月丁卯,被封为楚王。永昌元年(689年),武则天命令李隆基过继孝敬帝李弘为,继其香火载初二年(690年),武则天废除其父帝位,自行登基称帝并改唐为周,李隆基随之迁居东宫

天授三年(692年)十月戊戌,李隆基出阁,开府置官属。李隆基英俊多艺,仪表堂堂,少年时代就显出了极有胆识的性格。当他七岁时,正是武周时期,武懿宗自认为是武则天的侄子,趾高气扬,根本不把李氏宗室放在眼里。有一次,武氏诸王到朝堂参加每月朔望的两次会见时,他看到李隆基的车骑仪仗威严而整齐,心中不悦,便利用自己金吾将军纠察风纪的权力横加阻挠。李隆基却理直气壮地责问:“我家的朝堂,干你什么事?竟敢挟迫我的车骑随从!”[8]祖母武则天知道此事后,不仅未加罪于他,反而更加宠爱他。虽然李隆基获得了祖母的宠爱,但在长寿二年(693年)正月,其母窦氏与嫡母皇嗣妃刘氏被武则天秘密杀害,尸骨无踪。根据史料可知,李旦的另一位妾室豆卢氏和李隆基的姨妈窦氏[9]抚养、照料年幼丧母的李隆基。同年腊月丁卯,李隆基由楚王改封临淄郡王。根据《唐会要》的记载[10],就在长寿二年,李隆基娶王氏郡王妃

圣历元年(698年),李隆基再度出阁,赐第于东都洛阳的积善坊。大足元年(701年),随祖母回到西京长安,赐宅于兴庆坊。长安中,历右卫郎将、尚辇奉御。神龙政变后,伯父唐中宗复位。景龙二年四月(708年),李隆基兼潞州别驾

唐隆之变

景龙四年(710年),李隆基从潞州(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回到长安。他暗中聚结才勇之士,在皇帝的亲军万骑中发展势力。太宗时,选官户及蕃口中骁勇的武士穿虎纹衣,跨豹纹鞯,从游猎,于马前射禽兽,谓之百骑。武则天时增加为千骑,中宗时发展为万骑。李隆基非常重视万骑的作用。

韦后想效法武则天自称皇帝,但太平公主上官婉儿密谋,以中宗遗制,立温王李重茂(中宗少子)为皇太子,韦后知政事,父亲相王李旦参政。韦党宗楚客韦温纪处讷等人,极力反对相王参谋政事。相王不想卷入宫廷斗争,对事件采取回避的态度,于是李隆基就主动地策划了消灭韦党的宫廷政变。

当时韦后想称帝登基,对太平公主立李重茂为帝不满;李隆基又借助太平公主的力量壮大自己。正当双方剑拔弩张之际,原来亲近韦氏的兵部侍郎崔日用改变态度,暗中向李隆基告密,劝其立即发动攻势。于是,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简,苑总监锺绍京等,密谋策划,欲先发制人。

有人建议,把发动政变的事先向相王报告,李隆基胸有成竹地说:“我是为了拯救社稷,为君主父亲救急,成功了福祉归于宗庙社稷,失败了我因忠孝而死,不连累相王。怎可以报告,让相王担心呢!现在报告,相王若赞成,就是害他参与了危险的起事;若他不赞成,我计谋就失败了。”[11]于是,决定背着相王,立即行动。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等人穿便服进入禁苑,到苑总监锺绍京住处。这时,锺绍京反悔,拒绝参加这次政变。但其妻许氏却坚定地说:“忘身殉国,神必助之。既然参与同谋,即使不参加,势难免罪。”锺绍京明白,前往拜谒李隆基。入夜后,万骑果毅李仙凫葛福顺都先后来到,请李隆基发布命令。

二更时分,葛福顺拔剑直入羽林营,斩韦党掌握军队的韦璿韦播高嵩,然后宣布:“韦后毒死先帝,谋危社稷,今夕当共诛诸韦,身高有马鞭之长者皆杀之,立相王为帝以安天下。敢有反对者,罪及三族。”羽林军将士纷纷表示从命。李隆基率众出禁苑南门,进攻宫城。葛福顺率左万骑攻玄德门,李仙凫率右万骑攻白兽门,相约在凌烟阁会见。李隆基率兵直入玄武门。韦后惶恐逃入飞骑营,被飞骑斩首献于李隆基;安乐公主正在画眉,也被斩首,其夫武延秀同时被杀(一作夫妇皆在内堂力战而死)。天明后,关闭宫门及长安城门,凡是诸韦及韦后亲信均被逮捕斩首。对韦后一党的诛杀发展成为对长安城南杜曲地方(韦、杜二大姓的聚居地)韦氏的大肆屠杀,襁褓之中的婴儿也不能幸免,连同居此地的杜姓也有不少受池鱼之殃被杀[12]。史称唐隆之变

这时,李隆基才将唐隆之变的经过报告相王。相王抱着李隆基哭泣著说:“宗庙社稷的灾祸是你平定的,神明百姓也都仰赖你的力量了。”[13]当日,隆基被改封为平王,兼殿中监,同中书门下三品、兼押左右万骑。

太子时期

唐隆之变当月,李隆基与姑姑太平公主迫使李重茂禅让于相王李旦。李旦遂再次即位,是为睿宗。即位后,睿宗与大臣议立太子。按嫡长子继承制度,睿宗长子宋王李成器应成为太子,但李成器坚决辞让说:“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平王有功于国,自己决不居平王之上。”参与消灭韦党的功臣也多主张立李隆基为太子。睿宗顺水推舟,遂在秋七月己巳,册立平王李隆基为皇太子大赦天下,改元景云。九月庚戌,李隆基长子李嗣直封为许昌郡王,次子李嗣谦为真定郡王。

此后,太平公主自恃拥立睿宗有功,经常干预政事,为所欲为,禁止自己所不愿意的,或者废除所颁布的法令。李旦经常同她商量朝廷的大政方针,每次她入朝奏事,都要和李旦坐在一起谈上一段时间;有时她没去上朝谒见,李旦会派宰相到她的家中征求她对某些问题的处理意见。所以对她趋炎附势的人数不胜数。凡是太平公主想干的事,李旦没有不同意的,朝中文武百官自宰相以下,或升迁或降免,全在她的一句话,其余经过她的举荐而平步青云担任要职的士人更是不可胜数。同时,太平公主在后宫中,包括李隆基的身边大量安插耳目[10]。她又感到太子李隆基精明能干,妨碍自己参政,总想另易太子。李隆基十分清楚自身的处境和太平公主的图谋,其不愿任人摆布,亦想除掉太平公主。太平公主屡次散布流言,声称“太子并非皇帝的嫡长子,因此不应当被立为太子。” 公元710年(景云元年)己亥(二十二日),李旦颁下制书晓谕警告天下臣民,以平息各种流言蜚语。睿宗最初遇到困难先听太平公主的意见,再征求太子李隆基的意见,后来便愈发倾向李隆基。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嫌隙遂与日俱增。后来,皇帝试图平衡姐姐和儿子的派系,但没有成功。

此次兵败之后,太平公主亲自去找李旦,诬告太子,并提出要废黜太子,但是当皇帝此时与宰相谈话时,他却拒绝废黜太子。景云二年(711年)正月,太平公主竟把宰相邀截到宣政殿光范门内,明目张胆地劝宰相更易太子,遭到宋璟的严词拒绝,阴谋才未能得逞。景云二年(711年)二月,睿宗命太子监国,六品以下除官及徒罪以下,由太子处分。与此同时,太平公主正在大力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派系。九月,李隆基的妾室杨良媛生下他的第三子李嗣升,即日后的唐肃宗李亨。杨良媛怀孕时,东宫中依附于太平公主的耳目,“必阴伺察,事虽纤芥,皆闻于上[14]”,李隆基十分不安,甚至因太平公主之故试图令杨良媛堕胎

登上皇位

李隆基手书《鹡鸰颂》孤本(局部),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延和元年(712年)七月,苦于亲人明争暗斗的睿宗不顾太平公主的坚决反对将皇位禅让,太子李隆基遂正式登基,成为唐朝的第7位及第9任皇帝,改年号为“先天”,是为唐玄宗,睿宗则退居为太上皇。但在太平公主的坚持下,睿宗仍掌握着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命权以及重大刑案的裁决权。他每五日在太极殿接受群臣的朝贺,仍旧自称为“朕”。而已身为皇帝的玄宗则只能自称为“予”,这一切都是为了使太平公主保住权力,继续通过睿宗干政,以实现她的夺权阴谋。政府管理体制是,全国军队或国家事务,必须先呈请皇帝,皇帝所准许或作出的一切决定,都由太上皇批准或否决。太上皇在太极殿是, 总要听取大臣的议论, 分析皇帝的决策, 而太平公主则躲在殿后的帘子里参加议事, 不停地辱骂皇帝。在朝中仍拥有强大的势力,她公然提出要废掉皇帝,因宰相陆象先反对而未遂。后来,李旦有意遣皇帝李隆基出京巡边,但最终却因故延期,将日期改为明年八月。此时朝中宰相多是太平公主之党,文武大臣也多依附于她,而太平公主的党羽看到玄宗锐意亲政,就想废黜玄宗。太平公主还利用太上皇帝的权力支持和保护她的政党,并制定了推翻玄宗的计划,她决定要先消灭玄宗的大部分盟友。这使得玄宗及李氏皇族继韦后乱政后再一次面临紧张险恶的局势,他与太平公主的矛盾已不可调和,如果要掌握权力,除掉太平公主就成了玄宗的必选项。

先天元年(713年)七月,玄宗与岐王李范、薛王李业、兵部尚书郭元振龙武将军王毛仲等决定起事。玄宗命王毛仲到闲厩取出御马并调家兵三百余人,亲自率领太仆少卿李令向王守一,内侍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等亲信十多人,先杀左、右羽林大将军常元楷李慈,又擒获了太平公主的亲信右散骑常侍贾膺福及中书舍人李猷,接着诛杀了宰相岑羲萧至忠窦怀贞暂时走脱,最后自缢而死。太平公主目睹非常之变,惊恐万状,先逃入山寺,后被赐死于家,玄宗大获全胜,此即为先天政变。自此以后,玄宗完全获得了军国大事的主导权,太上皇睿宗也彻底放权,不再干预前朝政事。

先天元年十月,玄宗到新丰(今陕西临潼)阅兵于骊山下,调动二十万人马,旌旗连亘五十余里,声势浩大。但由于军容不整,欲斩兵部尚书郭元振,因宰相刘幽求、中书令张说求情,将其流于新州(今广东新兴)。接着,以制军礼不肃罪杀了给事中、知礼仪事唐绍。本来,玄宗只是为了整顿军纪,树立自己的威信,并无意杀唐绍,但由于金吾将军李邈仓促宣敕,无可挽回,故而玄宗罢了李邈的官。由于两位大臣得罪,诸军震动很大,秩序不稳,只有左军节度薛讷、朔方道大总管解琬二军稳定,玄宗赞叹不已。

开元时期

先天元年十二月,玄宗改元开元,开元时期的近三十年是唐朝的极盛时期。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重用姚崇,革新政治。姚崇建议:抑制权贵,重视爵赏,纳谏诤,禁贡献,他都采纳。无关大局的具体问题,他都放手让姚崇处理。有一次,姚崇奏请决定郎吏的任命问题,姚崇再三请求玄宗决定,玄宗只是仰视殿屋,置之不理。高力士提醒玄宗应置可否,他答曰:“朕委姚崇理政,大事应当与朕共议,郎吏小官的事,何须一一烦朕!”自此以后,群臣于是知道玄宗能尊重大臣的决定。

唐玄宗开元初年,京师中监察御史李嵩、李全交和殿中侍御史王旭,被人称为三豹。皆狠虐不轨,鸩毒无仪,体性狂疏,精神惨刻。当时人评为来俊臣乞为弟子,索元礼求作门生。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玄宗弟薛王李业母舅王仙童,凌辱百姓,被御史弹奏。薛王李业为其求情,玄宗命中书、门下复查。姚崇等奏曰:“王仙童罪状明白,御史所言正确,不可纵容。”玄宗同意姚崇的意见。从此,所有贵族都不敢放肆。

为了纠正奢华的风气,开元二年(714年)七月玄宗下令:“乘舆服御、金银器玩,宜令有司销毁,以供军国之用;其珠玉、锦绣,焚于殿前;后妃以下,皆毋得服珠玉锦绣。”又下欶:“百官所服带及酒器、马衔、镫,三品以上,听饰以玉,四品以金,五品以银,自余皆禁之;妇人服饰从其夫、子。其旧成锦绣,听染为皂。自今天下更毋得采珠玉,织锦绣等物,违者杖一百,工人减一等。”(《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一开元二年七月条)同时,还罢两京织锦坊。他还反对厚葬,他认为厚葬无益于死者,有损于生者。于是,要求丧葬务遵简俭,凡送终物品,均不得以金银器为饰。如有违者,杖一百。州县长官不能举察者,一律贬官。

为了从历史上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作为治理国家的借鉴,玄宗喜爱阅读史书,读到有关政事的问题,他特别留心。但常碰到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于是,他要宰相为他推荐侍读,帮助他读书。开元三年(715年)九月,马怀素褚无量被推荐为侍读。玄宗对侍读非常尊敬,亲自迎送,待以师傅之礼。开元三年(715年)正月,玄宗次子李瑛被立为皇太子。

开元前期,宋璟反对拓边,但从开元后期起,唐玄宗锐意军功,杨国忠、安禄山等迎合玄宗的骄奢心理,屡启边衅,拓边战争连年不断。皇甫惟明与王忠嗣都曾提过安边的建议,然而未被采纳。[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设置黑水府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唐朝在伯力(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设置黑水府,置黑水军,对黑水靺鞨地区实施有效的行政管辖,并勘探了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新唐书·北狄传》记载:“黑水西北又有思慕部,益北行十日得郡利部,东北行十日得窟说部,亦号屈设,稍东南行十日得莫曳皆部。”。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四月,玄宗与中书门下及礼官、学士宴于东都集仙殿。他说:“仙者凭虚之论,朕所不取。贤者能治理国家,朕与诸位合宴,宜更名曰:集贤殿。”“仙”、“贤”虽一字之差,却反映了玄宗重视人才的态度。

天宝时期

随着时间的流逝,玄宗自认为天下已经太平,逐渐丧失了积极进取的精神,以致生活奢华,减少过问政事。陈建平《中国通史一百讲》:“开元二十三年的时候,他觉得国家太平,要表现国家的欢乐盛况,于是大宴五凤楼,在五凤楼的殿前,开了一个盛大的同乐会,各种音乐、舞蹈、戏剧,百剧杂陈,让三百里之内的刺史县令,都要带领当地的乐舞伎人,集合到五凤楼之下来表演,这种欢乐表演,热闹喧天,连续了五日之久。”

玄宗因所宠武惠妃谗言,将三个儿子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废为庶人并杀害,改立三子忠王李玙为太子;武惠妃不久也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去世,后宫虽多美人,但没有一个能使他满意。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十月,玄宗以为逝世多年的母亲窦氏祈福的名义,敕书儿媳、第十四子寿王妃杨氏出家为女道士,道号“太真”。天宝四载(745年)八月,册杨氏为贵妃。

杨贵妃不仅个人受宠,其三个姐姐也均赐府邸于京师,宠贵赫然;其远堂兄杨国忠也因而飞黄腾达。杨贵妃每次乘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亲自执辔授鞭,贵妃院有织绣工七百人。岭南经略史张九章、广陵长史王翼,因所他们献给杨贵妃的贡品精美,二人均被升官。于是,官吏竞相仿效。杨贵妃喜爱岭南的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计急运新鲜荔枝到长安。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民间竟然流行歌谣日:“生男勿喜女勿悲,若今看女作门楣。”可见,玄宗宠爱杨贵妃的社会影响相当深远。

生活的奢靡,随之而来的是政治上的腐败。天宝初年,口蜜腹剑的李林甫被重用为宰相。李林甫为了掌握大权,反对谏官有益的建议。他训斥诸谏官道:“今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之不暇,何须多言!”补阙杜琎上书言事,次日即被降为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令。自此以后,没有人敢再有谏诤之言了。

在用人方面,李林甫认为凡在德才方面超过自己者,他都设法将其除去。玄宗想重用兵部侍郎卢绚,他就把卢绚调任华州(治所在今陕西华县刺史,并欺骗玄宗说卢绚因病不能理事而弃而不用。玄宗又欲重用绛州(治所在今山西新绛刺史严挺之,李林甫又欺骗玄宗说严挺之年老多病,宜授其散职,便于他养病。于是,严挺之又被送到东京(今河南洛阳)养病去了。李林甫虽然专权乱政,但其在位期间,政局尚稳。天宝十载,唐节度使高仙芝和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在西域中亚的怛罗斯发生怛罗斯战役

李林甫欺上压下并未引起玄宗注意,他反而仍然认为天下无事,把主要政事交由李林甫处理。高力士多次劝他不可使大权旁落以免失去君威,他还甚为不悦,致使高力士惶恐自责。天宝十一载(752年)李林甫死后,玄宗一方面重用擅权弄法的杨贵妃堂兄杨国忠接替李林甫任右相(中书令),一方面信任居心叵测的边将安禄山,以图左右平衡。

杨国忠的专权乱政比李林甫更甚,重用亲信,排斥异己。天宝十二载(753年),关中大饥,因京兆尹李岘不甚顺从,遂以灾气归罪于李岘,贬李岘为长沙(今湖南长沙)太守。后来霖雨成灾,玄宗过问灾情,杨国忠取最好的禾苗给玄宗看,掩盖灾情真象。扶风太守房琯反映了所管地区的灾情,杨国忠就派御史去追究他的责任。因此,天宝十三载(754年)虽然关中灾情严重,但无人敢如实上报。连玄宗身边的宦官高力士也说,杨国忠大权在握,赏罚不公,连他也不敢说话了。

范阳(今北京附近)节度使安禄山为了和杨国忠在玄宗面前争宠,二人互相诋毁。玄宗对此摇摆不定,认为主要政事交付宰相,边防事务交付诸将,无可忧虑。这样一来,蓄谋已久的安禄山终于发动了反唐的大叛乱。

唐玄宗虽然没有发动过像唐太宗唐高宗朝时那样的大规模的开边军事行动,但是他在位期间中原周边地区与邻近少数族吐蕃契丹南诏等的战事连绵不断。在边疆军事胜利的刺激下,玄宗日益滋长了他好大喜功的思想,宠爱有战功的边将。边将也因此不停对外族开战,以邀功赏。特别是李林甫为遏制政敌而拉边将牛仙客入相后,更开放了蕃将以边功为手段,窥伺中央政权的机会。

安史之乱

《明皇幸蜀图》描绘唐玄宗到四川避难场景,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兴平市马嵬镇杨贵妃墓

唐玄宗晚年骄奢淫逸,终日只顾与杨贵妃游乐。他罢免良相张九龄,任用奸臣李林甫中书令,朝政每况愈下。玄宗本不太相信鬼神之说,后来崇信方士张果,渐好神仙;并尊奉道教,企慕长生不老,以是朝野争言符瑞。李林甫死后,又以杨贵妃之从兄杨国忠担任右相(中书令),李林甫在位时尚可稳住朝政,杨国忠不仅没有李林甫的才干,反而纵容贪污腐败,局面遂不可收拾。不久,杨国忠与手握兵权的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发生冲突,安禄山决心先发制人,发动叛变。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发动兵变,于时承平日久,民不知战,河北州县,望风瓦解。史称安史之乱。玄宗决定逃往四川,途中至马嵬驿,士兵哗变,士兵砍杀杨国忠,又逼玄宗赐死杨贵妃,玄宗权衡轻重下后,为了保命及维持君威,不得已下令高力士把杨贵妃勒死。

对玄宗早有不满的太子李亨与玄宗分道扬镳;李亨率一部分禁军北趋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七月即位,改元至德,是为唐肃宗。李隆基与陈玄礼率另一部分禁军南逃成都,后被尊为太上皇,玄宗长达44年的统治告终。

晚年

至德二载(757年)十二月,随着安禄山被杀,郭子仪收复长安,玄宗由成都返回长安,肃宗表示将皇位还给父皇,自己仍然退居东宫。玄宗拒绝。玄宗居兴庆宫(南内),被肃宗奉为太上皇。乾元三年(760年)七月,宦官李辅国奉承肃宗,离间玄宗与肃宗的关系,迫使玄宗被软禁太极宫(西内)甘露殿。高力士、陈玄礼等人被贬谪,玄宗浸不自怿、忧郁寡欢。大限之时赋《傀儡吟》一首:

宝应元年农历四月初五日(762年5月3日),太上皇唐玄宗李隆基崩逝于长安城太极宫神龙殿内,享寿七十六岁,在位四十四年。仅仅半月后,同年四月十八日(762年5月16日),久病未愈的唐肃宗李亨亦驾崩于长生殿,享年五十一岁,在位仅短短的六年。广德元年(763年)三月,唐代宗将唐玄宗李隆基安葬于唐泰陵(今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东北15公里处)。庙号玄宗,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评价

开元年间,玄宗励精图治,任用贤臣,革除弊害,鼓励生产,经济发展,史称“开元盛世”。开元十四年(726年)杜甫《忆昔》有诗证:“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北佛罗里达大学教授罗汉认为玄宗是一位被大大过誉的皇帝,而且在玄宗在位时期,相比其祖母武则天统治时期,唐朝的进步速度变慢,开始从拥抱周围广阔世界的‘大天下’帝国形成将注意力转向国内的‘小天下’帝国,并且在安禄山之乱之后,迅速陷入衰弱。[15]

虽然玄宗后期怠政,但直到他在位四十三年的天宝十三载(754年),仍是唐代的极盛之世,全国有三百二十一,一千五百三十八,一万六千八百二十九乡,九百零六万九千一百五十四户,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口。史载:“户口之盛,极于此”[16]

爱情悲歌

颐和园长廊彩绘:唐玄宗游月宫

中国许多文学作品中的李隆基是感情专一的皇帝,民间习称他为“唐明皇”,《异闻录》载〈唐明皇游月宫〉一事。他和杨贵妃的故事,透过白居易《长恨歌》和陈鸿长恨歌传》千古传诵,例如:

...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诗圣杜甫《哀江头》一段: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唐皇室后裔李商隐的《马嵬》: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晚唐宰相郑畋的《马嵬坡》: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音乐造诣

唐玄宗号称音乐家皇帝,富有音乐才华与跳舞表演技能[17],对唐朝音乐发展有重大影响,他爱好亲自演奏琵琶[18]羯鼓[19],擅长作曲,作有《霓裳羽衣曲》,《小破阵乐》,《春光好》,《秋风高》等百余首乐曲。他曾选乐工,宫女在禁院梨园中歌舞,这是后来称戏班为“梨园”的由来。他还制定了《色俱腾》《乞婆娑》《曜日光》等九十二首羯鼓曲名,创作了多首羯鼓独奏曲。

家庭

家世

后妃

皇后

  • 王皇后(?-724),父王仁皎,双胞胎兄王守一。李隆基八岁时聘为临淄王妃,后册太子妃、皇后。皇后及其父对李隆基多有协助。无子失宠,因佩带符厌求子,被废为庶人,旋即去世。后宫众人对她相当思慕。唐代宗即位时,恢复其皇后封号。

  • 林昭仪,父林庭珉,生宜春公主万春公主。见于《元和姓纂》。
  • 武贤仪,父武周高平王武重规 。开元间入宫,封才人,进贤仪。生玄宗幼子凉王李璿,汴王李璥。又称小武妃。
  • 郭顺仪,父郑州刺史郭义,兄御史大夫郭虚己。入宫封顺仪。生永王李璘。郭顺仪早逝,李璘由兄李亨(唐肃宗)养大。
  • 郭婉仪,仅知刘长卿(709-780)有《故女道士婉仪太原郭氏挽歌词》,司空曙(720-790)有《故郭婉仪挽歌》一首,郭婉仪或为郭顺仪。
  • 董芳仪,生广宁公主。

世妇

情妇

  • 虢国夫人,杨贵妃之姐,排行第三,嫁裴氏为妻,生有一双儿女,裴氏早亡后,她成为唐玄宗的情妇,同时她还是宰相杨国忠的情妇,安史之乱后,杨贵妃杨国忠相继遇难,虢国夫人自刎未死,不久在狱中死去。

其他

  • 崔氏,崔湜长女,被父送给李隆基。
  • 崔氏,崔湜次女,被父送给李隆基。
  • 郝氏,父郝洽,被临淄王纳于潞州。
身世存疑人物
  • 江采𬞟,号梅妃,不见于正史。部分学者认为是传说人物。唐玄宗开元年间所设三妃为惠妃丽妃华妃[23]。且终唐一朝,始终没有梅妃这一封号。
  • 莫才人,《酉阳杂俎》所记,真伪不详,宁王李宪所献,善唱秦声,号“莫才人啭”。
  • 鸾儿,传说玄宗登基前爱妾,曾作“袖里香”[24]

子女

  1. 奉天皇帝(靖德太子,郯王)李琮(第一子,母刘华妃)
  2. 废太子(郢王)李瑛(第二子,母赵丽妃)
  3. 唐肃宗 李亨(第三子,母元献皇后杨贵嫔)
  4. 棣王李琰(第四子,母钱妃)
  5. 鄂王李瑶(第五子,母赠淑妃皇甫德仪)
  6. 靖恭太子(甄王)李琬(第六子,母刘华妃)
  7. 光王李琚(第八子,母刘才人)
  8. 夏悼王李一(第九子,母贞顺皇后武惠妃)
  9. 仪王李璲(第十二子,母刘华妃)
  10. 颍王李璬(第十三子,母高婕妤)
  11. 怀哀王李敏(第十五子,母贞顺皇后武惠妃)
  12. 永王李璘(第十六子,母郭顺仪)
  13. 寿王李琩(第十八子,母贞顺皇后武惠妃)
  14. 延王李玢(第二十子,母柳婕妤)
  15. 盛王李琦(第二十一子,母贞顺皇后武惠妃)
  16. 济王李环(第二十二子,母锺美人)
  17. 信王李瑝(第二十三子,母赠贤妃卢美人)
  18. 义王李玼(第二十四子,母阎才人)
  19. 陈王李珪(第二十五子,母王美人)
  20. 丰王李珙(第二十六子,母陈才人)
  21. 恒王李瑱(第二十七子,母郑才人)
  22. 凉王李璿(第二十九子,母武贤仪)
  23. 汴哀王李璥(第三十子,母武贤仪)

另有七人早夭,母亲名氏与地位失传。《代国公主碑》中记有在734年参加代国公主李华葬礼的安王李洵,为早夭七子之一。

唐玄宗共有29位女儿[25],如下:

  1. 永穆公主(长女,母柳婕妤,下嫁王繇
  2. 常芬公主(次女,下嫁张去奢
  3. 临晋公主(同记为次女,母皇甫德仪,下嫁郑潜曜
  4. 孝昌公主(第三女,夭折)
  5. 唐昌公主(第四女[26],下嫁薛锈
  6. 灵昌公主(第五女,夭折)
  7. 常山公主(第六女,下嫁薛谭,又嫁窦泽
  8. 齐国公主(母杨贵嫔,第八女,先封为兴信公主,又封为宁亲公主,下嫁张垍,又嫁裴颍,末嫁杨敷)
  9. 万安公主天宝年间出家做道士
  10. 上仙公主(母武惠妃,夭折)
  11. 晋国公主(第十一女,母高才人,先封为高都公主,下嫁崔惠童
  12. 怀思公主(号登真,夭折)
  13. 新昌公主(下嫁萧衡
  14. 卫国公主(先封为建平公主,下嫁豆卢建,又嫁杨说
  15. 真阳公主(下嫁源清,又嫁苏震
  16. 信成公主(母阎才人,下嫁独孤明
  17. 永宁公主(第十七女,下嫁裴齐丘
  18. 楚国公主(先封为寿春公主,下嫁吴澄江
  19. 宋国公主(第十九女,母皇甫淑妃,先封为平昌公主,下嫁温西华,又嫁杨徽
  20. 昌乐公主(母高才人,下嫁窦锷
  21. 太华公主(第二十一女,母贞顺皇后,下嫁杨锜)
  22. 寿光公主(第二十二女,母赵才人,下嫁郭液
  23. 乐城公主(第二十三女,下嫁薛履谦
  24. 咸宜公主(母贞顺皇后,下嫁杨洄,又嫁崔嵩
  25. 宜春公主(母林昭仪,夭折)
  26. 广宁公主(母董芳仪,下嫁程昌胤,又嫁苏克贞
  27. 万春公主(母杜美人,或为林昭仪,下嫁杨昢,又嫁杨锜
  28. 新平公主(母常才人,下嫁裴玪,又嫁姜庆初
  29. 寿安公主(母曹野那姬,名“虫娘”,下嫁苏发
记载有误的公主
  1. 高阳公主,第二十女。(《全唐文 卷二十四》记载了唐玄宗第二十女被封为高阳公主的一段册文[27]。《新唐书 诸帝公主传》中没有唐玄宗的女儿曾被封为高阳公主的记载。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太宗女高阳公主的册文,被误放至玄宗之列。但据《新唐书》的记载[28]唐高宗永淳之前公主的食邑为三百户。[29]唐玄宗时公主所获食邑曾从五百户增加到一千户。因此从食邑“一千户”判断,这位高阳公主应是唐玄宗的女儿。可能是《新唐书》漏记这位公主或某位公主曾经的封号。)
  2. 普康公主(夭折,疑为唐懿宗普康公主,资料误记于玄宗女之下。)[30]
  3. 乐成公主,第二十三女。与寿光公主同时册封,可能为乐城公主之笔误。记载于《全唐文 卷二十四》。

影视文学形象

影视形象

文学形象

相关戏剧

创作于2003年的大型交响京剧——大唐贵妃,即改编自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悲歌。而在其中以选段中的梨花颂最为脍炙人口。该戏曲讲述了杨玉环与李隆基的爱情故事,从杨玉环被册封为妃、风光旖旎的时候,到最后她在安史之乱中丧命。八年后,安史之乱平息,身为太上皇的李隆基日夜思念玉环,而在最后的幻觉中,李隆基来到蓬莱仙境,杨玉环翩如嫦娥,两人再续生死之缘的悲情故事。

脚注

  1. ^ 其陵墓唐泰陵处在清乾隆时期因避康熙皇帝名讳记为唐元宗。

参考文献

  1. ^ 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对立,睿宗本来也无心帝位,故传位予李隆基,睿宗为太上皇。

    不过睿宗于禅位后,仍掌握三品以上官员任免的实权直至玄宗于“先天之变”消灭太平公主势力,睿宗才真正下放实权。

  2. ^ 唐隆政变先天之变
  3. ^ 新唐书/卷152 李绛: 武后命官猥多,而开元中有名者皆出其选
  4. ^ 《东坡全集.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明皇开元之治,至于刑措,与夫三代何远。
  5. ^ 《全唐文/卷0352.胡交.修洛阳宫记》开元之隆,銮舆时巡。诏命儒臣宋璟、马惟白等,博汇群书于乾元殿。又即有福门外车集贤书院,置学士员,校雠其闲。而藏书之富,殆与长安大明宫集贤书院等,不其盛欤!
  6. ^ 《宋宰辅编年录.卷十三》姚崇应变,遂致开元之隆,玄龄善谋,几还贞观之盛。
  7. ^ 唐《明皇实录》云:“开元十七年秋八月,上降诞之日,大置酒合乐,燕百僚于华萼楼下。尚书左丞相源乾曜、右丞相张说率百僚上表,愿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著之甲令,布于天下,咸使燕乐,休假三日。诏从之。”诞日建节,盖肇于此。天宝七载八月己亥,诏改为天长节。
  8. ^ 《旧唐书》.玄宗纪“吾家朝堂,干汝何事?敢迫吾骑从!”
  9. ^ 窦氏,即唐肃宗皇后张氏的祖母。见于《旧唐书 列传第二 后妃下》肃宗张皇后......祖母窦氏......昭成为天后所杀,玄宗幼失所恃,为窦姨鞠养。
  10. ^ 10.0 10.1 唐会要·卷三》皇后......元宗皇后王氏。长寿二年。纳为妃。先天元年八月二十日。立为皇后......开元二年八月十日诏曰。古者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女。以备内职焉。朕恭膺大宝。颇修旧号......往缘太平公主取人入宫。朕以事虽顺从。未能拒抑。见不贤莫若自省。欲止谤莫若自修。改而更张。损之可也。妃嫔已下。朕当拣择。使还其家。宜令所司将车牛。今月十二日。赴崇明门待进止。
  11. ^ 《旧唐书》.玄宗纪“我拯社稷之危,赴君父之急,事成福归于宗社,不成身死于忠孝,安可先请,忧怖大王乎!若请而从,是王与危事;请而不从,则吾计失矣。”
  12. ^ 《通鉴·景云元年》“崔日用将兵诛诸韦于杜曲,襁褓儿无免者,诸杜滥死非一。”
  13. ^ 《旧唐书》.玄宗纪“宗社祸难,由汝安定,神祇万姓,赖汝之力也。”
  14. ^ 《旧唐书·卷五十二·列传第二》◎后妃下玄宗元献皇后杨氏
  15. ^ 【專訪】漢學家羅漢:范冰冰和劉曉慶證明了武曌一直是中國集體想像的一部分. 
  16. ^ 《资治通鉴》卷217胡三省注
  17. ^ 刘毓盘《词史》:“玄宗皇帝好诗歌,精音律,多御制曲。”
  18. ^ 李德裕《次柳氏旧闻》:“兴庆宫,上潜龙之地,圣历初五王宅也。上性友爱,及即位,立楼于宫之西南垣,署曰“花萼相辉”。朝退,亟与诸王游,或置酒为乐。时天下无事,号太平者垂五十年。及羯胡犯阙,乘传遽以告,上欲迁幸,复登楼置酒,四顾凄怆,乃命进玉环。玉环者,睿宗所御琵琶也。异时,上张乐宫殿中,每尝置之别榻,以黄帕覆之,不以杂他乐器,而未尝持用。至,俾乐工贺怀智取调之,又命禅定寺僧段师取弹之。时美人善歌从者三人,使其中一人歌《水调》。毕奏,上将去,复留眷眷,因使视楼下有工歌而善《水调》者乎?一少年心悟上意,自言颇工歌,亦善《水调》。使之登楼且歌,歌曰:“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上闻之,潸然出涕,顾侍者曰:“谁为此词?”或对曰:“宰相李峤。”上曰:“李峤真才子也!”不待曲终而去。”
  19. ^ 《羯鼓录》曰:“上洞晓音律,由之天纵,凡是丝管,必造其妙,若制作诸曲,随意而成。不立章度,取适短长,应指散声,皆中点拍;至于清浊变转,律吕呼召,君臣事物,迭相制使,虽古之夔、旷,不能过也。尤爱羯鼓玉笛,常云八音之领袖,诸乐不可为比。”
  20. ^ 20.0 20.1 20.2 唐睿宗《册封皇帝良娣董氏等诰》:《关雎》之化,始于国风;贯鱼之序,著于《大易》。用能辅助王道,叶宣阴教。皇帝良娣董氏、良娣杨氏、良媛武氏等,门袭锺鼎,训彰礼则,器识柔顺,质性幽闲。美誉光于六寝,令范成于四教。宜升徽号,穆兹朝典。董氏可贵妃,杨氏可淑妃。武氏可贤妃。
  21. ^ 见于《大唐故右威卫左中侯项君墓志铭》并序。墓主项承晖被描述为项贵妃之弟,公主之舅。
  22. ^ 專家稱唐玄宗有位「洋貴妃」 懷疑為粟特人進貢_cctv.com提供. [2013-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9). 
  23. ^ 旧唐书 卷五十一 列传第一》开元中,玄宗以皇后之下立四妃,法帝喾也。而后妃四星,一为正后;今既立正后,复有四妃,非典法也。乃于皇后之下立惠妃、丽妃、华妃等三位,以代三夫人,为正一品;又置芳仪六人,为正二品;美人四人,为正三品;才人七人,为正四品;尚宫、尚仪、尚服各二人,为正五品;自六品至九品,即诸司诸典职员品第而序之,后亦参用前号。
  24. ^ 冯贽 《云仙杂记·袖里春》:“ 玄宗 为太子时,爱妾号 鸾儿 ……以轻罗造梨花散蘂,裛以月麟香,号袖里春,所至暗遗之。”
  25. ^ 《新唐书·诸帝公主列传》[永久失效链接]
  26. ^ 新唐书》记载了大部分的公主,但没记录她们的排行。明确的排行主要出于《全唐文 卷二十四》。
  27. ^ 全唐文 卷二十四》封高阳公主制  用嘉成德,将及推恩,疏封锡号,礼典攸在。第二十女资身淑慎,禀训柔明。克备肃雍之仪,允彰图史之德。而方营鲁馆,宜启沁园,俾承宠于中闱,复增荣于列赋。仍食实封一千户。
  28. ^ 新唐书 卷八十三 列传第八》永淳之前,亲王食实户八百,增至千辄止;公主不过三百,而独加户五十。
  29. ^ 新唐书 卷八十三 列传第八》开元新制:长公主封户二千,帝妹户千,率以三丁为限;皇子王户二千,半之。左右以为薄。曰:“百姓租赋非我有,士出万死,赏不过束,女何功而享多户邪?使知俭啬,不亦可乎?”于是,公主所禀殆不给车服。后咸宜以母爱益封至千户,诸主皆增,自是著于令。主不下嫁,亦封千户,有司给奴婢如令。
  30. ^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云:“唐书公主传明皇帝二十九女,吴氏纠其谬,谓公主数多一人,然不言所多何人。予考……普康公主传不着其封年,乃悟咸通九年追封者必是懿宗女,非明皇女也。若去此一人,正合二十九之数。”

相关条目

延伸阅读

唐玄宗
出生于:685年逝世于:762年
统治者头衔
前任:
唐睿宗
李旦
唐朝皇帝
712年-756年
继任:
唐肃宗
李亨
中国君主
712年-75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