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挽叻昭应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昭应庙
远眺侧门为琼州公所
近观侧门为琼州公所

挽叻昭应庙(又名琼州公所)位于泰国首都曼谷挽叻县石龙军路420号。

源流

  • 清朝的咸丰元年(1851年)之夏季,当时中国广东省海南岛的清栏港猛头商船一号在1851年6月10日开行,因风在6月20日在越南广义省之孟早港停泊,在6月21日的黎明,两位越南文官及两位越南武将登船查询,见运载甚丰,遂杀人夺财,割耳蔑良为海盗,捆十人为一环,溺毙海中,并在顺化港外分赃后焚船。并把耳朵上呈报功。当时越南阮朝之第四代君主嗣德帝(1829-1883)正拟赏奖之际,突然心动手摇,笔落于地,头眩体倦,神昏座中,在梦里惊见那108位罹难义士来鸣冤,惊醒后令刑部密究其事。那时一位涉案兵丁在阴差阳错下,到了其中一位罹难义士的家人所开设的酒店买醉,并以赃物作酒资,家人惊见亲人财物,追问来源,该醉酒兵丁亦和盘托出,竟又被刑部密探全部听见。于是,杀人夺财之冤案得以大白,罪者判处极刑诛凌示众,妻儿拏发充军。余下赃物发还家属。传说这108位冤魂日后成神,经常显灵保护出洋者平安。因此,当时的琼籍清朝户部主事,著名教育家书法家潘孺初先生还专此拟会安埠昭应祠联:“气至而伸者为神,从古英灵,多由冤魂;德施于人则宜祀,况同桑梓,又在他乡。”现在侨居各地的琼府侨胞都有祭祀‘昭应公’(兄弟公)的习俗。
  • 泰国海南会馆的前身可追溯至清朝的同治年间,海南岛的桥胞先贤云策臣、陈元国、韩连翼、杨日茂、吴安修诸位先生,基于互助合作,以求发展的宗旨,集合同乡,成立“琼州公所”,藉以联络感情,致力公益事业,并以此曼谷“挽叻昭应庙”为集合办公的处所。

建筑

  • 后山门的对联:长留英气昭前烈;多种福田荫后人。
  • 殿门的对联:灵通海国;庙祀南天。
  • 主祀:清昭应英烈百有八灵位
  • 左祀:水尾圣娘、本头爷爷(土地公
  • 右祀:观音财神

公共交通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