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灰脸𫛭鹰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灰脸𫛭鹰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鹰形目 Accipitriformes
科: 鹰科 Accipitridae
属: 𫛭鹰属 Butastur
种:
灰脸𫛭鹰 B. indicus
双名法
Butastur indicus
(Gmelin, 1788)

灰脸𫛭鹰(台湾作灰面𫛭鹰学名Butastur indicus),又称灰面鹫,是鹰科𫛭鹰属猛禽台湾彰化一带称为南路鹰台湾话lâm-lōo-ing[2],台湾屏东满州当地称为山后鸟台湾话suann-āu-tsiáu[3],而在台湾屏东小琉球则叫做飞乌鸟台湾话pue-oo-tsiáu[4]。灰脸𫛭鹰于每年10月10日前后约5日,自北至南过冬,其中重要过境停栖点为台湾的八卦台地恒春半岛。因10月10日为中华民国国庆日,而又有国庆鸟之称。[5]台湾彰化县县鸟。[6]

灰脸𫛭鹰 是一种亚洲猛禽。它的身长通常为41—46 cm(16—18英寸),属于小型猛禽。它在满洲韩国日本繁殖;冬季迁徙到东南亚

这是一种生活在开阔地区的鸟类。它以蜥蜴、小型哺乳动物和大型昆虫为食。

成鸟具有灰色的头部、胸部和颈部,白色的喉部,黑色的胡须和正中条纹,棕色的背部和上翼,以及棕色条纹的白色下部和下翼。幼鸟的上部为棕色并有斑点,下部为浅色并带有棕色条纹,并且有一条宽广的白色眉纹和棕色的脸部。

分类

灰脸𫛭鹰最早由德国自然学家约翰·弗里德里希·格梅林于1788年在他修订和扩展的卡尔·林奈Systema Naturae正式描述。他将灰脸𫛭鹰归入隼属(Falco),并创造了双名Falco indicus[7] 格梅林根据约翰·拉瑟姆于1781年描述的“爪哇鹰”进行了描述,该标本来自利维尔收藏,于1780年2月在爪哇最西端的王子岛詹姆斯·库克船长的第三次航行期间获得。[8][9] 现在,灰脸𫛭鹰是被归入由英国自然学家布赖恩·霍顿·霍奇森于1843年引入的𫛭鹰属(Butastur)中的四个物种之一。[10][11] 该属名称是属Buteo和属Astur合并词,分别由贝尔纳·热尔曼·德·拉塞佩德为𫛭鹰和苍鹰引入。种加词indicus拉丁文的“印度的”意思。[12] 灰脸𫛭鹰没有已知的亚种[11]

描述

灰脸𫛭鹰的雄性和雌性在颜色上相同。成鸟的上胸部为红棕色,而胸部为棕色或深棕色。胸部有深色条纹横穿腹部。最罕见的颜色方案是全棕色鸟,也称为深变型颜色。这种小型猛禽[13]通常长41—46 cm(16—18英寸)。翅膀尖而窄;羽毛很薄,飞行时看起来透明。尾巴为灰棕色,尾部有水平条纹,虹膜呈亮黄色。 幼鸟的颜色通常较少红色,腹部有深棕色条纹。此外,脸部和眼睛颜色为棕色并带有棕黄色调。[14]

分布与栖地

大部分灰脸𫛭鹰分布于日本,特别是里山。该地区包括多种环境;如林地、稻田、溪流和草地。在繁殖区,灰脸𫛭鹰生活在山区的针叶林和混合常绿森林,还有林缘、田野、草地、沼泽和农地周围。[14]

迁徙

灰脸𫛭鹰利用全球唯一的海洋性猛禽迁徙路线。风力支持和地理特征(如岛屿)使得这些鸟类能够在海洋性飞行路线上迁徙。[15] 灰脸𫛭鹰通常在三月底到四月初抵达日本的繁殖地。据推测,雄鸟先抵达繁殖地并等待雌鸟到来,同时保护其领地。当雌鸟抵达后,筑巢和交配开始。灰脸𫛭鹰在九月底至十月中旬成群向南迁徙。在台湾,它们是常见的春夏候鸟,少数会留在兰屿过冬。

与大多数𫛭鹰一样,这些鸟类利用上升的气流来增加高度,并在迁徙期间通过滑翔来覆盖较长距离。台湾位于灰脸𫛭鹰的重要迁徙路线上,十月时可见大量灰脸𫛭鹰沿着恒春半岛向南迁徙,三月底和四月初可见它们沿着台中彰化县的梯田山脉向北迁徙。[16]

行为与生态

食物与觅食

在繁殖季节,雄性𫛭鹰会花费多达90%的时间停栖在树上搜索猎物。它们的狩猎栖木通常位于距离巢穴约500米的地方。它们捕食青蛙、甲壳类、蜥蜴、昆虫、小型啮齿动物,有时也会捕食其他鸟类。它们停栖在树上或电线杆上,这些栖木通常位于相邻的开放栖地,如稻田、农田和空地,并迅速俯冲下来用爪子抓住发现于里山的小动物。它们采用搜索和伏击的狩猎方式,以节省时间和精力,但仍然获得足够的食物以维持生存。[17]

这些鸟类会根据不同季节的觅食地点积极改变其饮食。𫛭鹰的觅食区域的主要植被类型在繁殖季节中从稻田转变为堤坝和草原农田,最终转向林地。随着这种转变,𫛭鹰的主要猎物也从青蛙变为昆虫。[14] 在稻田中,青蛙和小型哺乳动物经常被捕获。在堤坝和草原农田中,捕获的猎物包括青蛙、小型哺乳动物、蜥蜴、蛇和昆虫。在林地中,它们捕捉昆虫和青蛙。[18]

繁殖

在繁殖季节,灰脸𫛭鹰会在树上筑起一个由树枝构成的小巢。这棵树通常是日本特有的树木。在中国,巢穴通常位于茂密的针叶林或阔叶林地带,这些地带有茂密的灌木、陡坡和朝北的坡向。巢穴内衬有草和树叶。一次产卵量为3到4颗带有铁锈色或红棕色斑点的白色蛋。它们在中国东部、俄罗斯东部、日本繁殖,冬季主要迁徙至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和菲律宾。[19]

同一个巢有时会每年重复使用,直到需要重建。雌鸟主要负责孵化蛋和照顾雏鸟。雄鸟每天会短暂替换雌鸟几次。蛋在五月底至六月初孵化,约一个月后雏鸟孵出。雏鸟在六月底至七月初离巢,孵化后约35天。离巢的雏鸟会在巢附近由亲鸟喂养约两周,之后开始独立,并开始迁徙较远的距离。[14]

与人类的关系

在台湾,历史上对灰脸𫛭鹰的最大威胁是八卦山和恒春半岛地区不受控制的捕猎。这些地区的捕猎和捕捉行为已经持续了数代。日本野鸟学会及其他相关组织成功促成了日本的立法,有效制止了猛禽皮的进口,从而使台湾灰脸𫛭鹰皮的需求减少。[16]

保育状况

2006年12月,灰脸𫛭鹰在日本被列为“易危”物种。然而,具体的保护措施很少,部分原因是约90%的繁殖地为私人所有,且75%未受到法律保护。爱知县丰田市的“创造灰脸𫛭鹰栖息的林地”基本计划相当值得关注。在丰田市自然观察林中,该地包括具有谷津田的里山景观,丰田市率先创建了青蛙的栖地,这些青蛙是灰脸𫛭鹰的猎物,并通过清除私人撂荒稻田的杂草和水源管理来维护它们的觅食区域。通过地方和区域政府的积极参与,维护包括私人土地在内的整个地方生态系统,将有助于推动灰脸𫛭鹰等大范围猛禽的保育。[16]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1.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Butastur indic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8. [2009年3月7日]. 
  2. ^ 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教育部《台湾闽南语常用词辞典》编辑委员会. 南路鷹《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中华民国教育部. 2011年07月 [2021-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7) (中文(台湾)). 
  3. ^ 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教育部《台湾闽南语常用词辞典》编辑委员会. 山後鳥《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中华民国教育部. 2011年07月 [2021-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7) (中文(台湾)). 
  4. ^ 社团法人彰化县野鸟学会. Q:灰面鵟鷹有多少的俗名?. 社团法人彰化县野鸟学会. [2021-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5) (中文(台湾)). 
  5. ^ 公共电视-我们的岛, 我們的島 第231集 末路狂鷹 (2003-11-17), 2013-05-12 [2017-10-18] 
  6. ^ 彰化縣全球資訊網.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9). 
  7. ^ Gmelin, Johann Friedrich. Systema naturae per regna tria naturae : secundum classes, ordines, genera, species, cum characteribus, differentiis, synonymis, locis. 1, Part 1 13th. Lipsiae [Leipzig]: Georg. Emanuel. Beer. 1788: 264 (Latin). 
  8. ^ Latham, John. A General Synopsis of Birds. 1, Part 1. London: Printed for Leigh and Sotheby. 1781: 34*, No. 7d. 
  9. ^ Stresemann, Erwin. Birds collected during Capt. James Cook's last expedition (1776–1780). Auk. 1950, 67 (1): 66–88 [82]. JSTOR 4080770. doi:10.2307/4080770. 
  10. ^ Hodgson, Brian Houghton. Catalogue of Nepâlese birds presented to the Asiatic Society, duly named and classified by the donor, Mr. Hodgson. Journal of the Asiatic Society of Bengal. 1843,. 12, Part 1 (136): 301–313 [311]. 
  11. ^ 11.0 11.1 Gill, Frank; Donsker, David; Rasmussen, Pamela (编). Hoatzin, New World vultures, Secretarybird, raptors. IOC World Bird List Version 12.2. International Ornithologists' Union. August 2022 [6 December 2022]. 
  12. ^ Jobling, James A. The Helm 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Bird Names. London: Christopher Helm. 2010: 81, 204. ISBN 978-1-4081-2501-4. 
  13. ^ James Ferguson-Lees; David A. Christie; Kim Franklin; Philip Burton; David Mead. Raptors of the World: An Identification Guide to the Birds of Prey of the World. HMCo Field Guides. 2001: 84. ISBN 978-0-618-12762-7. 
  14. ^ 14.0 14.1 14.2 14.3 Sashiba. Grey-faced Buzzard (PDF). Bird Research News. 
  15. ^ Nourani, Elham; Safi, Kamran; Yamaguchi, Noriyuki M; Higuchi, Hiroyoshi. Raptor migration in an oceanic flyway: wind and geography shape the migratory route of grey-faced buzzards in East Asia. 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 2018, 5 (3): 171555. PMC 5882689可免费查阅. PMID 29657765. doi:10.1098/rsos.171555. 
  16. ^ 16.0 16.1 16.2 Birding In Taiwan. Gray-faced Buzzard. Birding In Taiwan. [14 Decem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3 September 2015). 
  17. ^ Kadowaki, Seishi; et al. Differences in the Utilization of Cultivated and Uncultivated Paddy Fields as Hunting Grounds by the Grey-faced Buzzard-eagle, Butastur indicus. Journal of the Yamashina Institute for Ornithology 39:19-26. 
  18. ^ Sakai, Sumire; et al. Seasonal shifts in foraging site and prey of Grey-faced. The Ornithological Society. Ornithol Sci 10: 51–60 (2011). 
  19. ^ Grey-faced Buzzard. Global Raptor Information Network. [14 Decem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 July 2021).